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的济源市,有4个镇地处山区。近年来,随着沼气建设的开展,截至2009年,山区已经有114个村累计建设沼气用户12677户。为了充分发挥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该市山区镇村结合本地实际,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因地制宜探索“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走农业小循环之路,“一气带二料”(燃料、肥料)、“二料促三业”(种植业、养殖业、林业)、“三业出四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循环生态农业新模式崭露头角。
“我家的养猪场从建成沼气池起,产生的沼气用来烧饭;沼渣成为果树的肥料;沼液喷洒到果树和蔬菜上,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病虫害少,果实色鲜味美。”8月3日,笔者走进王屋镇愚公村,该村养殖户乔会元一提起沼气,便神采飞扬。愚公村毗邻王屋山风景区,村里依托旅游业,大力发展林果业,大面积种植核桃、苹果、梨、桃等林果,养殖业发展也很红火。前年,村里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沼气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 -粮”等生态模式,形成了“农作物秸秆喂牲畜-人畜粪便变沼气-沼气做燃料-沼液沼渣还田-农作物秸秆再用来饲养牲畜或入沼池”的良性循环生态链。
“不用柴草,农民叫好。”村民赵钢锤指着自家院后的沼气池对笔者说,“用上沼气以后,再也不用操心上山砍柴,平时做饭也不再烟熏火燎啦,还保护了我们山上的树林。”据村民估计,1个10立方米的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气400立方米以上,节约的薪柴相当于5亩林木一年的生长量。愚公村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山区百姓的用能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保护了山区的森林植被,净化了旅游区环境。
山区村民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生态农业新模式的好处可概括为“一净、二少、三增”,即净化环境、减少投资、减少病虫害,增产、增收、增效。
下冶镇竹园村,背靠大山,地高沟深,森林资源丰富,薄皮核桃、红果、石榴等特色水果种植业发展迅速。结合本村实际,该村村干部引导村民积极走 “猪-沼-果”生态农业之路,100多农户同样尝到了做饭不用柴、照明少用电、种植少买肥,大部分由沼气这一能源取代的甜头。村委会主任曹道富很有感触地说:“过去发展农村沼气,我们追求的是‘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把眼光盯在了能源问题上。现在我们要的是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效益,让沼气建设带动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为农业增效、村民增收拓宽了空间。”
谈到沼气的综合效益,曹道富打了个比方。他说:“沼气可以称为农民的‘两个工厂’,既是‘小型发电厂’,又是‘小型化肥厂’。说它是‘小型发电厂’,是因为它大大缓解了山区农民用燃料难的问题,为山区农民提供了方便、清洁的能源;说它是‘小型化肥厂’,是因为沼气发酵的沼液、沼渣又是生产绿色食品的有机肥料,支撑着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他以自己的经历给笔者算了一笔细账:一口沼气池每年可节省煤、柴等能源燃料800到1000元,同时可提供 20余吨沼渣、沼液等无害优质有机肥料,沼渣用来培植果树,沼液可以喷洒在果树上,每年每亩可节约220元左右的化肥、农药。每亩果树的产量在2500公斤以上,比往年每亩2000公斤增加了25%。按每公斤水果2元计算,每亩可增收1000元。由于使用了有机肥料、农药,水果色泽好,个大,果肉鲜美,每公斤可多卖0.4元,每亩又增收1000元,为保障充足的发酵原料,每户再增加生猪存栏量1头至2头,年均增加出栏生猪3头,而再创增收。这样,燃料钱省了,农业增产了,村民增收了。竹园村有沼气130座,每年可节省10万元以上的能源;有果树500亩,每年可增收1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