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光: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在国民经济各方面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高东升: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从五个方面来推动工业的循环经济发展
李俊峰:目前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走创新之路,必须发展和培育一批新兴产业
齐建国:解决经济高强度增长与资源环境高强度消耗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要有新路径
程会强:关注以废旧家电、废旧电池为代表的“城市矿山”,以废旧塑料、废旧橡胶为代表的“城市油田”,以废旧纸张、废旧家具为代表的“城市森林”……
最近,作为北京科博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线,着重从理论与实践、目标与方法上为发展循环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新的视角,探寻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趋势。与此同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指导,中国经济导报社和中国社科院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循环经济十大新闻评选结果出炉。其中,《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和节能环保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网民投票评选过程中得票率最高。
记者发现,无论是在科博会的高峰论坛上,还是在首届循环经济新闻评选发布会上,循环经济领域中的“中国模式”以及如何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与会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官员说——何炳光:扩大循环经济规模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巡视员何炳光在2010年循环经济政策聚焦暨首届中国循环经济十大新闻评选结果发布会上说,未来我国将进一步突出循环经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其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坚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在国民经济各方面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现代产业体系和绿色消费模式,真正形成可循环、高效率、低消耗、少排放的发展之路。
重点在三个方面推进:
一是推动国民经济存量部分进行循环化改造。对于重点企业,要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改造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推动企业实现内部的能源梯级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对于资源开发区、重化工业集中的重点产业园区,要按照企业集群、产业沉淀、资源循环园区管理的要求搞好上下游产业的连接,推动废弃物的循环使用和污染物的集中处理,促进产业集聚,物质循环。
二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量部分进行循环化构建。将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行管理等各环节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实现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
三是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包括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将以“城市矿产”、再制造、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等为重点领域,构建资源利用的社会循环体系,实现资源跨企业、跨产业、跨区域、跨国际的循环利用。
高东升:推动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上指出,“十二五”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推动工业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行业主管部门,将从五个方面来推动工业的循环经济发展:
一是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十二五”工业规划体系。突出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实现集约发展;以全面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核心,实现清洁发展;以工业固体废物再利用、再循环为核心,实现循环发展。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 重点行业,加快提升循环经济水平。“十二五”期间,下大力气通过能效对标、技术进步、标准引领等措施,抓住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全面提高工业节能水平。
三是积极组织试点,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产业链长、废物产生量大的行业开展试点;在已有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选择符合条件的园区开展试点;根据地方产业开展区域循环经济试点。
四是加大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力度,“十二五”期间,要分类分行业提出技术需求。
五是积极研究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等优惠政策。
专家说—— 李俊峰:创新才是硬道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上强调说,目前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走创新之路,这是我们中国所面临的一个很关键的选择。
李俊峰认为,当前必须发展和培育一批新兴产业,而不是一两件。好多人说发展低碳就是搞新能源,其实不是,新能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有好多东西要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环保产业、创意文化,甚至新兴的金融服务产业,都需要做到能循环,少排放,可持续,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能真正走向一个所谓的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道路。而这一切都将有赖于技术上的创新、产业上的创新以及机制上的创新。
齐建国:打造中国式循环经济
中国社科院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建国认为,循环经济在不同的国家因为处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特色,中国模式跟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
国外循环经济基本上都和废弃物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重点落在产生废弃物怎样循环利用掉或者完全处理。中国现在还在工业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用了200多年实现了工业化这样的过程,我们可能只用50年时间。从时间来说我们工业化高度压缩,带来问题就是我们资源消耗强度过大,单位国土面积消耗资源和排放的废弃物过多,这样我们就必须有新型道路,解决经济高强度增长与资源环境高强度消耗之间的矛盾。所以说中国的循环经济是从工业发展的初期就开始的,跟发达国家是不可能一样的。
此外,由于中国的国土面积很大,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我们呈现了很多种带有区域性、行业性的成功模式。丹麦卡伦堡只有4家企业,是基于市场自然形成并不是由政府设计。杜邦公司是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从一个企业内部清洁生产开始做起。那么在中国我们作为一种国家行为,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实施和推广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们工业化的一种发展模式,是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
程会强:向生活和流通领域延伸
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会强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我们的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应该从生态领域适当地向生活和流通领域延伸。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产业化,它是指循环经济要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柱性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要得益于我们国家相应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撑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产业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的领域。第一个是流程工业领域,这个主要包括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这些传统流程工业中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等,这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加大攻关的力度。二是制造和再制造领域,包括机械制造、装备制造以及汽车、交通工具制造、电子产品制造,其中的生态设计、集约制造以及废旧机电产品的再制造等等。三是建筑领域,主要包括建筑的生态设计,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的利用等。四是要关注城市大宗废弃物领域。这是我们国家下一步应该着力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这个领域主要包括以废旧家电、废旧电池为代表的“城市矿山”、以废旧塑料、废旧橡胶为代表的“城市油田”、以废旧纸张,废旧家具为代表的“城市森林”,另外大量的餐厨垃圾处理得当也可形成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