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 正文 返回 打印

甘肃省省长徐守盛就甘肃循环经济发展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5-20  互联网

  编者按: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甘肃整体列为全国唯一循环经济示范区。近日,就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取得成绩和未来规划,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人民网甘肃频道记者专访了甘肃省省长徐守盛。“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徐省长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全面、深刻地阐释循环经济之于甘肃的同时,更给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奋斗方向。下面,将专访内容呈现给大家:

  问:中央将唯一的循环经济省级示范区放在甘肃意味着什么?

  答:去年12月24日,国务院批准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把我省整体列为全国唯一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区。这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个重大的机遇,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总体规划》的批准,既是国家着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促进节能减排,扎实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不但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我省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肯定,更体现了国务院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和殷切期望,开启了我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阶段,标志着我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问: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对于甘肃有什么意义?

  答: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是一个关乎我省长远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对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新的理念,也是全人类面临的紧迫任务;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我省当前发展中存在各种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大事。

  第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创新发展。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面对我国虽然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战略目标,但经济发展方式还未从根本上发生转变,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发展循环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促进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延伸产业链,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减轻环境压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客观要求。我省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但人均拥有量相对不足,一些重要资源非常短缺,大大低于全国人均水平。金昌、白银、嘉峪关、玉门、窑街等重点资源型城市和矿区,都面临着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局面,主要矿区矿石资源的服务年限仅为5~40年。我省土地人均面积虽然比较高,但可利用面积少,耕地质量差,土地承载力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全省人均GDP跨上l000美元台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资源需求将持续扩大,资源供需矛盾也会越来越突出。如果我们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仅资源供给将难以为继,而且要耗费大量资金进口资源,这在自然资源稀缺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的今天,又好又快发展是无法实现的。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以最小的资源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产出,从而缓解资源供需矛盾,是我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今后五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尤其是在我省工业结构中,有色、冶金、石化、火电、建材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行业比重较大,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特征仍很突出。这种粗放型模式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强烈冲击。粗放型发展模式,不仅加剧了煤、电、油、水、交通等方面的供需矛盾,也形成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因此,实施工业强省必须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发展循环经济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战略任务。近年来,我省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但形势依然严峻,排污总量大与环境容量小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面临更加严峻的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草场超载和退化等问题。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过大,农业面源污染比较突出,城市机动车增长迅速,尾气污染加大,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民的身心健康,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摒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努力实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问:总体规划批复以来,我们在循环经济试点方面开局如何?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我们着眼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全力实施好《总体规划》,实现由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型的旧“两高一资”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资源永续利用的新“两高一资”转变,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决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实施 “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解放思想、破解难题,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加大《总体规划》的实施力度,努力实现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开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徐守盛省长为组长,常务副省长冯健身、副省长石军为副组长的全省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各个市州县区和相关企业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省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先后对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设立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强化政策支持等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决策部署,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循环经济发展。

  二是出台法规政策。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甘肃省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限额指导目录》、《甘肃省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和《甘肃省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目前,《甘肃省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办法》正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即将出台。

  三是全面部署动员。通过下达目标任务实现责任制,动员相关部门立足发展循环经济,多办实事,快解难题,搞好协调服务。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扎实,特别是完不成任务的,责令限期整改,年终实行一票否决。配合国家发改委组织院士专家,对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展开实地调研,提出指导意见。动员32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100户骨干企业,挖掘潜力,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是实行激励约束。一方面我们积极落实国家以及省里各种政策,着力推进技术进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另外一方面,普遍实行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2006年以来,省上每年都完成任务目标较好的市州和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对完不成目标的市州和企业进行通报批评,对完成目标任务很差的实行了一票否决。2009年对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五是加强监督管理。在对污染减排实行目标责任管理的基础上,省政府又将节能目标任务纳入了目标责任书。年初,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工作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年终进行评价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加强日常督查,在对各级政府实行目标责任制的同时,对试点单位也实行了年度考评,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有关领导的政绩考核范围。

  六是强化宣传教育。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通知》,对循环经济宣传工作做出具体安排部署。编制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专项宣传方案》,采取专题研讨、实地调研、座谈等形式,对省直有关部门、市州主管部门和试点单位负责人进行培训。充分应用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深化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夯实发展循环经济基础。

  问:在循环经济推进方面,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答:甘肃省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土地承载力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加重,局部生态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虽然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0%,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工业能源消耗量占全省能源消耗总量的75%。在甘肃这样一个内陆欠发达的省份发展循环经济,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经济实力弱,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缺乏。甘肃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显著低于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使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受到根本性制约;全省86个县市区中,国家级贫困县有44个,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低所形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发展的资金紧张,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就更加匮乏;同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较差,也难以吸引外部资金的投入。

  二是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目前,全省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的工作,管理职能隶属不同的部门,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生态建设间缺乏必要的整合与协调,没有统一的发展导向。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导向和科技创新的市场化配置作用还比较弱。

  三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发展的层次较低。甘肃省产业结构以传统的能源、原材料行业为主体,资源型、高耗能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工业企业以老国有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乡镇企业落后,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仍然较低,难以自筹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也难以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效对接,从而限制了产业链的延伸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是民生问题突出,劳动者素质较低。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提高缓慢,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全国的62.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薄弱;甘肃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04年,比全国少一年,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处于劣势,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素质结构改善缓慢。

  问:下一步,我们的主要着力点在哪里?主要思路和打算是什么?

  答: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发展循环经济对我省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我们要聚全省之智、集全省之力、借助国家政策的扶持,全力推进这项工作。各市州各部门和各个重点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落实《总体规划》的各项工作中,要有改革创新的勇气,要有敢闯敢试的胆略,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要有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干劲。

  一要加大循环经济政策落实的工作力度。国家为推动我省循环经济发展,明确批复了10个方面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到产业优化升级、重大项目布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基础实施建设、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产业基金、加快推广节能新技术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含金量。但这些政策在批复中比较原则,各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是认真研究和梳理政策内涵,按照我省的实际需要,细化分解具体的政策要求,并主动和国家相关部委沟通对接,把这些政策用活、用足、用好,落到实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尽快把这项工作落实到相关部门,并由部门落实到具体处室、具体人,力争在近期内有突破性的进展,使这些政策尽快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为加快我省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要加大循环经济法规层面的工作力度。要在认真执行《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已经出台的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甘肃省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办法》。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工农业生产领域和服务消费等生活领域的实际,加快建立围绕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经济定量考核、清洁生产、再生资源和废物回收综合利用、节水节地节材节能、政府绿色采购和居民绿色消费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一套涉及一二三产业、覆盖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政府、部门、企业、公民在生产、消费、回收使用和监管等方面的权利义务,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这项工作是一个打基础的工作,不能等,也不能拖,各市州和各有关部门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

  三要加大循环经济项目落实的工作力度。我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造16条产业循环链、培育100户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形成36个环境友好型开发区以及72大类重点支撑项目。这些项目的具体目标任务都有了,也都分解到各有关部门,现在的关键是要抓紧落实。规划中提出的72大类重点支撑项目,相当一部分还没有落到具体项目上,16条产业链延伸项目和36个循环经济园区项目,也需要进一步梳理和落实。特别是16条产业链,规划中是以重点企业为核心来提出产业链项目。我认为,这还不够,因为我们有些企业有这个能力,多数企业缺乏这个能力。必须整合社会资源,优化要素配置,组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业协会等方面的力量,围绕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出符合我省实际、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只要有了好项目,可以通过招商引资、企业扩张、联合重组等多种方式加快项目的建设。只有这样,产业链才能延长,产业集聚、企业集群才能形成,我们的循环经济开发区才真正有了发展的载体。

  四要加大市州和部门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力度。各市州、各部门从现在开始,要以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十二五”发展的需要,谋划思路,确定目标,明确任务,安排工作。要按照省政府分解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主要任务的要求,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明确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争取每年各市州、各县区和省上各个部门都能干成几件循环经济发展的实事,经过几年的努力,总体规划才有可能落到实处。我还是那句话,落实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必须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紧抓不放,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盯住落实,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实现突破。

  五要加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力度。各个企业特别是省内的重点企业,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上要一如既往地加大工作力度,抓紧落实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产业链延伸等项目。要落实这些项目,必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外资和银行信贷资金,积极发挥证券市场的融资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在产品的精深加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强产学研联合,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使企业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的发展路子。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各项服务工作,特别是要围绕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中确定的重点支撑项目,配合企业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加快重点支撑项目的落实。

  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全面落实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http://farm.00-net.com/news/7/2010-05-20/79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