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冷冻肉”,牵动多少消费者的心。近期,有关“僵尸肉”的话题纷纷扰扰,真假难辨。而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我们平时吃到的“冷冻肉”,从刚刚屠宰到烹饪完摆上餐桌,如何保证这个过程的食品安全?
7月13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冻肉冷库、超市和菜场,发现不管是在运输、入库,还是最终的销售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亟需完善。
专家提醒,在家中冷藏肉品,保存的时间要比冷库中来得更短。“家中冰箱的温度往往达不到零下18℃或者更低,而且冰箱门经常开关,温度波动比较大,因此建议,肉制品在冷冻柜内存储时间不要超过三个月。”
曾经在肉品冷库工作十多年的楚先生建议,肉品冷藏时间一长,肉质和味道都会发生变化。“摸上去如果软绵绵的,颜色发黄,就说明冷冻时间已经过长,这种肉肯定不能买。”如果要辨别放在家用冰箱内的肉类是否变质,可以通过闻有无异味,光泽度是否变化等情况来判断。
冰箱放肉不要超过三个月提醒 “冷冻肉”没生产日期也能发货
7月13日,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上一家位于山东临沂市的肉类加工厂。这家加工厂主要产品包括精肉、大排、肋排、龙骨、肘子等各种产品。
“我们1吨以上起批发,卖得不错。”一位自称是市场经理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客户主要集中在超市、餐馆以及农贸市场等。这些肉能保存多久呢?“零下18度保存的话,放一年没事,但是放在普通的冰柜就不知道了。”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按照规定,他们会在所有出厂的肉类产品上标注好生产日期,“但是客户要是要求不标注的话,也可以。”
面包车运输周转,生产日期存疑
7月13日下午2点多,南京的气温高达34℃。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京主城区的一家市场,看到一辆辆运输车停在院里,工作人员正把冷冻食品从车上搬下来,放到运输车上,再运往冷库。货品很多,包括冷冻的猪骨、鱿鱼、鸭中翅……在一批猪骨箱子上,写明必须在零下18℃的情况下保存。然而整个卸货的过程,却暴露在太阳下。
“我们的货是从下关那边直接运过来的,当时是装在冷库里面,但是运过来的一个小时路途,全都是在普通的面包车上进行。就几个小时而已,应该不会有影响吧。”一名正在搬运的工作人员说。在一旁的一辆平板车上,几十箱冰冻黄花鱼被“晾”在大太阳底下。
此后,现代快报记者进入冷库。冷库内低至-17℃,工人们忙着将食品搬运进来。在一批鱿鱼片的包装箱上,生产日期一栏为空白。“要生产日期干什么?当天杀当天冰,这就是生产日期。我们这里的东西很好卖,100箱鱿鱼片,3天就能卖完。一个仓库几万件货,2个月就能轮转清空一次。”老板说。
“零下18℃冷藏,不管摆多久都可以,摆三五年都没问题。”但是进入冷库以后,一位正在冷库内搬货的工人表示,即使在这种寒冷的环境中,肉类也就顶多保存12个月,“再放就坏了,没人要的。”
在整个入库的过程中,只有老板和他的几个帮工,并没有其他人监督或者登记。
当天卖不完的冷冻肉退给厂家
冷冻肉品进入冷库后,再分配给各个超市和菜场。
7月13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香铺营菜场,现场一些摊贩,正出售冷冻的鸡爪鸡翅等产品。由于是散装,外观看起来无法判定生产的时间。“这些都是当天产的,厂家早上送过来的。”售货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如果卖不完怎么办?“再送回给厂家,至于厂家怎么处理就不知道了。”
目前对冷库的监管“还是空白”
“说实话,目前对于冷库的监管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一位食品监管业内人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目前一些大型企业的冷库,在管理部门是有登记备案的,但更多存在问题隐患的私人冷库、“地下冷库”,却很难一一排查清楚,“不需要卫生许可证,不需要注册,办冷库不需要任何条件,管理起来很难。”
对于已经进入超市、菜市场的冷冻肉,食药监等部门对其主要进行索证索票的监督检查工作。
冷冻肉保质期何时能有明确规定?
在采访过程中,现代快报记者听到有关冷冻肉保质期的不同说法,有6到12个月的,有12个月到2年的,众说纷纭,而一位食药监人士认为,从出屠宰场到餐桌,一般不应该超过1年的时间。
在《SB/T 10408-2007 国家储备冻肉储存冷库资质条件》中,规定了各种入冷库肉品的环境设备要求,然而对于冷冻肉究竟能够摆放多长时间,却没有提及。在其他的食品标准中,也没有具体的规定。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郁志芳教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冷冻食品保存在2年以内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环境的变化不能明显。”郁志芳表示,像鱼、肉、虾、蛋这一类的食物,比起植物性的食品更加容易变质,如果包装并不完整,或者在保存的过程中温度发生较大的变化,使得冷冻品发生了部分融化,即便随后再次冷冻起来,也会容易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