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我国转基因研发和安全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农业部办公厅决定近期在全国集中开展转基因科普宣传活动。“转基因是一项中性的技术,有益还是有害取决于转的基因是什么,不可一概而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在由华中农业大学承办、北京科技记者协会主办的全国科技记者转基因科普研修班上说。同期,由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也在华中农大举行,共有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的生物科学专家参加会议,并对民众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国际共识:通过安全评价的转基因产品没问题
目前,转基因已经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运用于医药、工业、环保、能源等领域,但引起最多关注的是它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韬表示,转基因的话题要回归科学,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科学是非常可靠的,因为实验的结果是唯一的。对于转基因实验的结果,全球已经达成共识,它是安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不应该由公众辩论决定、由谁声音高决定,而应该由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决定。”姜韬说。
其实比民众更关注研究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人是现代生物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彭于发说过:“一旦证明转基因食品有危害,那绝对是能获得世界关注的巨大科研成果,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意义非凡,不过我们至今尚未发现。”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转基因和传统常规技术一样安全。
研讨会上,美国科学院院士皮特·雷文也表示,目前全球食用过转基因食品的人数超过几十亿,尚没有出现一例人畜食用转基因食品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
农业部科教司转基因安全管理与知识产权处处长寇建平介绍,要获得农业部的转基因安全证书,需要通过专业的权威机构检测和评审,这些机构包括部际联席会12个成员单位;由成员单位推荐组成的安委会(目前第四届共有64名委员,其中农业领域25人,环境领域19人,质检领域11人,卫生食品领域18人);标准委员会及目前40个双认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通过多项检测评审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转基因目前虽没有问题,但是否会影响生育,影响子孙后代?对此吴孔明回应,食用转基因食品不会改变人的遗传物质,无论是普通食品还是转基因食品,外源基因进入人体体内,是不会对人类自身的基因组成产生影响的。“现代科学没有发现一例通过食物传递遗传物质整合进入人体遗传物质的现象。”吴孔明说。
网络热议转基因影响生育主要源于一篇文章,意为广西男性大学生由于食用了“迪卡”系列转基因玉米,体检结果显示“精液异常”。实际上,“迪卡”玉米是传统常规杂交玉米,并不是转基因玉米。而且,精液异常与食用过玉米有关,本身就是一个简单推测。无独有偶,另一篇引起人们恐慌的《“先玉335”玉米导致老鼠减少和母猪流产》的文章也已被评为当年十大科学谣言,因为“先玉335”也并不是转基因玉米。其实,要判断文章真假并不难,因为所有获得生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都会公布在农业部网站上,公众很容易找到。
公开透明:哪些是转基因食品有章可循
在农业部官方网站上,有一个“转基因权威关注”的专题页面,里面公开了所有相关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审批信息,还包括科普知识问答,民众也可以在网页上对具体转基因管理问题申请信息公开。
目前,农业部共批准发放了7种转基因植物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已经实现商业化种植的只有棉花和番木瓜。批准从国外进口的共有包括大豆、玉米、油菜、甜菜、棉花五种农作物,但仅用于加工原料,并未允许在国内种植。
原北京大学校长、生物学家许智宏在研讨会上说:“央视规范非转基因广告一事,是带了‘好头’。根本就没有转基因花生、转基因葵花籽,宣传花生油、葵花籽油非转基因,就会引起公众的误解。”他同时也呼吁媒体和公共团体应客观报道转基因安全问题,不要断章取义,公众也应该增强对信息的研判能力,在了解一项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再进行判断。
“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中国目前对转基因产品实行按目录强制标识。”寇建平说。据悉,目录包括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番茄等5类作物共17种产品,针对以上产品采用定性标识的办法,意味着只要含有以上转基因作物成分的产品,无论计量多少都必须进行标识。而欧盟、韩国等国家都采用的是定量标识,含有量分别达到0.9%、3%以上才进行标识,美国实行自愿标识制度。从此角度而言,中国是标识制度最为严格的国家,对其他国家不标识的大豆油和菜籽油都规定进行标识。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朱桢表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采用定性标识的国家,是因为2001年法规出台时,中国能做定量检测的机构只有一家,不足以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定量标识,而做定性检测比较简单,但定量标识肯定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针对“转基因水稻是否存在违法种植”的担心,吴孔明认为,我国对于转基因生物依法管理有一个过程,在2001年出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之前,我国的转基因水稻研发工作早在1986年的“863”计划支持下已经开始,已经有部分地区接触到转基因水稻技术。“以河北省为例,1997年就已经开始尝试种植转基因的棉花,制度健全之后,这种行为才是违法的,才开始进行监管,以前就是按照常规技术进行管理,但由于转基因棉花具有防病虫害的一些特性,深受农民欢迎,并不排除会有农民留种的可能。”吴孔明解释到。寇建平表示,农业部对转基因的监管工作是常态化的,态度是坚决的,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目前,违规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的情况不可能发生。
加强沟通:勿因误解错失发展机遇
在研讨会上,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马丁娜教授备受关注,因为她曾出现在崔永元制作的转基因纪录片中。她在研讨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她的一些回答可能由于翻译的问题造成了一些误解。
“我去年接受过他约一个半小时的采访,我没有看过中国版本,但是通过朋友的转述,我想翻译可能误解了我的原意。我认为转基因技术非常重要,从科学的角度也进行过严谨的安全、环境测评。”马丁娜说。
同时她举例,“崔永元曾说,有很多转基因产品在美国生产,但是并不在美国消费,而是出口到了中国。那并不是事实。在美国90%的加工产品,以及大豆、甘蔗、玉米等都是转基因的,因此美国消费者也在食用这些产品,事实上目前美国有一万亿的食用人次,另外十亿家畜会使用转基因作物,我们并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但由于语言问题,我并不知道翻译是如何表述的。”
马丁娜表示,她接触的一些项目,由于民众的质疑,要承担高昂的测试成本,所以对于小公司和小农田拥有者来讲,这是无法承受的,长此以往,技术就会垄断在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中,这对农户、对发展中国家都是不公平的。
皮特·雷文也表示,在转基因普及和应用之前,他们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通过科技提高产量的机会,应该甄别绿色和平组织的一些言论,不要因为不了解,剥夺了中国人以及全球很多人本应享有的进步和文明。
研讨会后,许智宏代表各国科学家宣读了会议共达成的8点共识。共识表示,全球食用过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达数十亿,其中数亿人已大量食用超过10年。转基因作物保障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食物安全性,并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影响。针对中国当前的现状,共识建议中国政府抓住机遇,尽快制定转基因水稻和玉米产业化日程,推进生产应用。
就中国而言,2008年,国务院批准启动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并连续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开发、促进产业化。“发展转基因技术是国家战略,现在的关键是要对公众进行知识普及,消除些认识误区,澄清谣言。”寇建平说。对此,农业部也一直致力于开展科普宣讲活动,为了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对待转基因技术,今年由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和中国科协科普部共同编辑出版了《理性看待转基因》,可通过农业部官网免费下载阅读。目前,转基因集中培训已经在广西、福建、四川等省陆续展开,按照计划,农业部将继续在全国组织广泛的科普宣传和培训活动,使更多的人能科学理性地认识和对待转基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