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31日讯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扬州实施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农产品“安全身份证”监管模式取得实效。近日,全省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结果显示:我市报送的近200个瓜果菜农产品样品,经对农药残留等安全指标专业检测,综合合格率排全省前列,其中,江都区45个样品检测合格率100%,在全省100多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位。
江都区如何做到农产品省抽检合格率百分之百?本报记者昨赴江都探访农家田头和城镇集贸市场。
还不到上午7点,江都丁伙镇农产品质监站站长张建华已经将青菜、韭菜、花菜等9个样品选好,随后熟练地打开电脑,启动测定仪,码齐试管、配试剂。“小张啊,来帮我看看这黄瓜能不能吃?”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来到检测台前。
“15分钟就好,您稍等。”买菜的大爷大妈们早已习惯了先对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没问题就买,不行就拜拜”,这位老太笑着说,镇里搞了这个现场查安全的仪器,大家吃菜放心多了。
张建华取出小烧杯和电子秤,一边将黄瓜剪碎放进烧杯,一边盯着电子秤,当电子秤显示的数字停在“1g”时,她拿起小烧杯,在里面滴入5ml的提取液,放入振荡器振荡。接着提取2.5ml样品溶液滴入试管,同时加入一系列试剂后将试管放在一边静置。
“15分钟就能知道结果。”张建华解释:“农药残留有一个标准值,只要检测结果不超过50%,就是安全、能吃的蔬菜。”过了一会儿,她将试管里的溶液倒进专用器皿,并将器皿放入残留农药测定仪,不一会儿,检测结果出现在与测定仪相连的电脑显示屏上。张建华仔细查看一番数据,笑着对老太说:“检测结果是‘合格’,您就放心吃吧。”
菜场检测把守的是农产品上餐桌前的最后一道关,生产源头如何控制质量安全?上午10时,记者来到吴桥蔬菜产业园。菜农华班全正组织工人将采摘下的茄子和西红柿往田埂边的大棚式加工车间搬运。老华在蔬菜产业园承包了130亩大棚,以种植茄子、辣椒、西红柿等为主。
“包装严实一些,别忘了贴上二维码。”老华的话引起记者注意,只见工人们分拣、过秤、包装、贴商标(由条形码+二维码组成),流水线作业有条不紊。
“你这个菜贴二维码,是不是能卖上更好的价钱?”老华一听大声笑了。他说,“所有茄果菜上市前,都要先接受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的在上市时贴一张二维码,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查到这箱茄子所有的生产流程等信息。”
据了解,江都区现有全部蔬菜基地所生产的瓜果菜上市前全部必过检测关。“每棵菜产于哪块地,都有生产记录,包括种子来源,化肥、农药的使用品牌和用量等,都做好详细记录,以备随时检查。”区农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江都现有约25万亩蔬菜种植基地,每一亩地、每一棵菜都有完备的“身份信息”,消费者通过网络一键查询、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