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菜篮子,装着蔬菜、肉、蛋、奶,关系着千家万户。
为了让市民的“菜篮子”种类更丰富、质量更安全,市委、市政府以“保生产、保供应、保安全、保增收”为目标,加大对“菜篮子”工程的投入建设,转变种养生产方式,调整种养结构和产业布局。
2013年已经进入尾声,目前今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30个、实施标准化鱼塘改造3000亩已进入收尾阶段, 4000亩蔬菜基地建设已提前全部竣工,正进入验收阶段。
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30个项目
“主要作料”:
在全市生猪、家禽、奶牛、肉牛羊、罗非鱼、龟鳖等优势产区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30个,实施标准化鱼塘改造3000亩。通过项目示范带动,推进全市养殖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机构和布局调整,提升首府肉、蛋、奶及水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养殖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保证“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达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烹调过程”:
为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目标任务,市水产畜牧兽医局高度重视,以“保生产、保供应、保安全、保增收”为目标,以转变养殖业生产方式、调整养殖结构和产业布局为手段,强化养殖源头监管,狠抓动物防疫和产品质量安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早谋划、早准备、早布置。通过制定《南宁市2013年“菜篮子”惠民工程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及配套制定《市水产畜牧兽医局2013年“菜篮子”惠民工程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工作方案》,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工作保障措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端出大餐”:
截至11月28日,30个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已完工27个;横县、江南区、良庆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完工鱼塘改造项目。通过扶持建设,可稳定首府肉、蛋、奶供应,项目完成后预计可增加供应生态安全生猪10万头、家禽200万羽、草食动物2000头、蛋5000吨。
“餐饮品味”: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生,让老百姓闻“禽”色变,致使家禽业遭受重大冲击,养殖户损失巨大。在养殖户信心跌至谷底、家禽销售低迷的严峻形势下,市水产畜牧兽医局通过对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的支持以及争取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补贴家禽养殖企业等措施,补贴重点家禽企业“保种”和“公司+农户”企业回收家禽,鼓励养殖户重拾信心,以稳定家禽养殖业生产。
在标准化养殖建设中,生态标准化栏舍建设、粪污资源循环利用系统、防疫设施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为必备条件,这些标准化建设项目让养殖户在年初的禽流感疫情中尽可能降低了畜禽感染的风险。在伶俐镇独岭村一个普通的家禽养殖场中,记者看到每一个进场人员都要将鞋子在消毒盆里充分消毒后才可以进入,进场的道路上也撒满了用以消毒的石灰。养殖户陆登誉告诉记者,自3月底国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出现后,有关部门和公司的技术员两三天便来查看并指导如何防控禽流感,他也提高了警惕,做好个人卫生;加强鸡舍及周边环境的清洁消毒;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和操作规范对鸡群进行免疫;对残弱鸡和死鸡坚决进行无公害处理。
除了家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我市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十分迅猛。近年来,我市通过调整优化水产养殖业产业结构,培植发展罗非鱼优势产业,推动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南宁百洋罗非鱼加工厂为例,2012年该厂加工罗非鱼原料鱼3.4万吨,出口罗非鱼加工产品1.2万吨,创汇4700万美元,产品远销美国、以色列、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家。
在政策扶持和可观的效益推动下,我市淡水养殖进入新一轮增长阶段。目前,我市水产养殖面积41万亩,大水面养鱼网箱2.4万个,50.3万平方米。淡水产品产量及罗非鱼产量均居广西第一位。
位于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宁市桂兴罗非鱼养殖有限公司在今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中,按标准完成现代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250亩,建成高标准鱼塘10张,每张20—30亩。只见每张鱼塘均有标准的金水、排水管道、喂鱼台,工作人员站在台上操作机器,饵料便自动投放,一拨一拨的鱼儿立即游过来争抢鱼食。
该公司董事长梁文忠介绍,目前养殖场还在建设当中,边建边养,规划建设800亩连片鱼塘,目前已完成600多亩建设,其中250亩为为民办实事扶持项目。今年下半年养殖场已出售50多万公斤鱼,主要销往南宁市场,供不应求。
4000亩蔬菜基地建设项目
“主要作料”:
在武鸣、横县、隆安、西乡塘区等县区建设6个蔬菜基地,建设面积4000亩,其中武鸣县500亩、横县900亩、隆安1000亩、西乡塘区800亩、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800亩。主要内容是完成蔬菜基地的机耕路、生产用电设施、水利灌排系统、蔬菜种植大棚等设施建设。
“烹调过程”:
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市农业局早谋划、早部署,通过召开专项会议、每月进度通报制度和加强督促检查等方式,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一边着手抓好蔬菜基地设施建设,一边着手抓好蔬菜生产,确保蔬菜基地产生较好的效益。
“端出大餐”:
目前我市为民办实事建设项目中的4000亩蔬菜基地建设已全部竣工,其中横县项目已通过验收,其他项目计划12月20日前竣工验收。“菜篮子”惠民工程4000亩蔬菜基地建成后,每年可产蔬菜4万多吨,基地大力推行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统一生产,统一销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实行“订单”种植或农超对接的销售方式,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对接的矛盾,提高了我市蔬菜生产供应能力,满足了市民对蔬菜的市场需求。
“餐饮品味”:
12月初的冬季,市场上本地新鲜的番茄、玉米、荷兰豆、辣椒、西兰花、冬瓜等时令瓜菜开始陆续大量上市,这正是我市狠抓蔬菜基地建设的成果。今年“菜篮子”惠民工程4000亩蔬菜基地建设着重完善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喷滴灌、蔬菜种植大棚、杀虫灯等蔬菜生产现代实用技术。
在横县校椅镇木力蔬菜基地一期400亩的大棚里,早期种上的25亩青瓜在11月份已经以每公斤5元的价格销往深圳,现在种上的辣椒正在大棚里茁壮成长,番茄、西葫芦、荷兰豆、西兰花等新鲜时令瓜菜已经排着队等待收成。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蔬菜基地大多数由企业或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统一经营,基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灌溉、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有利于推行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高。其中武鸣县大梁村蔬菜基地通过了国家蔬菜标准园验收,武鸣县濑琶村蔬菜基地的丝瓜、苦瓜、毛节瓜、黑皮冬瓜等4个蔬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