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沉重而绕不开的话题。为了将威海打造成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最放心城市,市人大常委会将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大事,多措并举,强化监督,为保障食品安全筑牢了“防线”。
——全面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今年5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启动了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这次检查与以往任何一次检查都不同,由过去的一位分管副主任带队变为常委会五位副主任分别带队,深入市区及下辖4个县市区,全面了解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及畜禽养殖、屠宰情况,察看农资配送、农副产品质检、食品安全监管情况。每到一处,检查组都详细检查食品生产、加工、检验、销售各个环节的情况,并召开由卫生、农业、渔业、质监、工商、食品药品、贸易办等相关执法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取执法情况汇报,了解有关方面加强执法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这次检查持续进行了半个多月,涉及食品安全的企业、单位达100 多个,召开座谈会5次,为本届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范围最广、参加人员最多、督促整改力度最大的执法检查。在不久前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上,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执法情况汇报,针对无证经营较普遍、监督责任不到位、监管网络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并形成执法检查报告报市委,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目前,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正按市委领导批示及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要求抓紧整改落实。
——全力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在初级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滥用高残留剧毒农药、违禁兽药、饲料添加剂等现象,直接影响了食品安全。为此,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针对初级农产品生产、流通中的不安全因素,建议政府:一要抓源头,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管理,筑牢食品安全第一道屏障;二要抓生产,加强标准化基地管理;三要抓检测,加强农产品流通管理,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的农产品不定期进行抽样检测。市政府对人大审议意见高度重视,先后组织开展了违禁农药整治、兽药饲料市场整顿、水产苗种专项整治、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等执法活动32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1.3万个(次),查处案件465 起;全市建立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35万亩,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种达到952个,较大规模标准化养殖场2880家,占总数的 85%。
——全心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分散单干为主,凭经验生产,没有计划性,缺乏技术指导,抗风险能力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农残超标,品质不佳。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但威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农民增收及食品安全。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情况进行了深入检查,并听取审议了市政府执法情况汇报。针对合作社数量少、规模小、标准低等问题,提出了强化政策扶持、搞好“农超”对接、加强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的建议。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出台了《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意见》,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给予扶持,各市区财政按1:3配套;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种植、养殖环节进行科学指导,建立了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从根本上杜绝了剧毒、高残留农药及违禁品的使用;积极引导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实现“订单式”产销。目前,全市已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132家,涉及果品、蔬菜、药材、畜禽和水产养殖等产业,注册资金总额3亿元,辐射带动13万多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沿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