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金山区“种瓜状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蔡金龙却忙得不可开交,基地上一批工人每天都按照事先排好的订单紧张地摘瓜、分级、装箱、发货,即使如此,许多客户也必须在预订三四天后才能提到货。让客户们津津乐道的是,老蔡卖瓜全部实行“实名制”,在包装箱上亮出了出品人姓名、联系电话等一系列信息,对自己卖出的每一只西瓜负责到底。
老蔡“实名制”卖的,是一种黄瓤小型瓜。实际上,他的基地只是“金山小皇冠”西瓜的30多个供应基地之一。金山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陆保林昨天告诉记者,“金山小皇冠”上市10多天来,尽管卖到每千克10元到14元,仍供不应求,第一批1500千克瓜在端午期间售完,但还有50%的需求无法满足。
“金山小皇冠”是金山农业部门今年第一次正式打出的地区性西瓜品牌。它怎么就能在西瓜销售的逆势中赢得消费者认可?记者发现,这种西瓜相比于 8424西瓜,具有“差异化竞争”特点,个头较小,是黄瓤品种,尝过的人都夸它皮薄、汁多、爽甜,更有一种特别的“鲜”味。不久前,在全市西甜瓜评比中,它还获得了金奖。但不管是蔡金龙,还是当地农业专家,都认为“金山小皇冠”的优势更多在于当地严格推行的安全品质控制体系。
种子,只有一个源头。这一新品种,由市农科院育种专家陆水均育成,金山区农技推广中心花100万元买断了10年特许经营权,并注册了“金山小皇冠”的商标。当地农户要想种植,必须由农技中心统一供种,并严格执行规范化的操作规程,品质过关后,再统一打“金山小皇冠”的品牌。如果有农户被发现违规操作,第二年就无法再获得种子。
种植过程一丝不苟的要求,也让一般瓜农吃惊。陆保林介绍,为了保持“小皇冠”特殊的“鲜”味和甜度,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必须人工授粉,绝不能用“坐果灵”等化学药剂帮助授粉;二是一定用有机肥。人工授粉,就是瓜农亲手将一朵朵雄花的花粉抖到将会结果的雌花上,劳动力成本是用“坐果灵”的好几倍。 (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试种时,曾有瓜农图省力,偷用了“坐果灵”,后来又用了化肥,结果种出来的瓜少了那种“鲜”味。
为进一步保证安全,基地上不用化学农药,而主要采用生物农药。他们发明了一种“熏蒸法”,将大棚封闭,在里面把生物农药以烟熏的方式释放出来,既杀菌灭虫,又不直接喷洒到西瓜的藤和叶上,减少被吸收的程度。同时,他们还采取物理防治法,开深沟渠,降低水位,一方面降低棚中湿度,减少病虫害滋生机会,另一方面使西瓜根系扎得更深,生命力更强,抗病性也大大提高,减少了用药概率。
而老劳模蔡金龙,更将“安全法则”执行得彻底。他种瓜不走捷径,不仅坚持有机肥当家、运用人工和自然授粉,还坚持均匀坐瓜,反对无序提高产量,反对药物催熟、争早上市等做法。西瓜开花时,老蔡全家舍得投放加倍劳动力,硬是逐朵人工授粉,并逐一记好日记。老蔡说,“实名制”卖瓜是个双赢办法,逼着种瓜人一定要产好瓜,同时可让客户买个“放心”。他还承诺,凡客户发现西瓜不甜,可随时调换,发现一只损瓜赔一箱。
“金山小皇冠”是金山区全面实施农业品牌体系的一例。金山区农委主任张亚军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将整合区内400多个大小品牌,力争在每个产品领域培育一个龙头品牌,让每个品牌对自身品质负责。每一个品牌背后,都有一整套严格的生产控制体系。每个品种都分别有技术标准、操作规程、产品标准。
为实现这些,该区还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大品牌宣传和农超对接的力度。张亚军满怀信心地说,希望对于市民来说,今后看到那些“过得硬”的品牌,也就意味着“能够买到真正安全放心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