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印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要求,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和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不得少于40小时,每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每年也要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集中专业培训。
笔者认为,在“从农田到餐桌”这个链条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食品安全问题。比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带来的各种生物性危害,农药残留、激素残留、重金属超标、添加剂与防腐剂的使用等化学性危害,还有违禁超标的各类恶意生产等,这在近些年的食品事件中都已得到证明。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监管的核心是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
我国当前食品生产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整体的农业和食品产业链的稳定性、协调性不够,而解决的关键则是以企业为主体,把食品生产的全涵盖的全产业链打通,形成有规模、有信誉、有品牌的全产业链集团,做到上下游协调参与,相互促进,进而,对监管体制进行改革。从这个角度讲,仅仅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意义有限,不能从根本上根治食品安全问题。因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分割严重,小生产者过多,食品质量的可追溯性难以实现;可是对所有的食品生产者进行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的培训又难以做到。
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打通食品生产的全产业链尽管需要时间和精力,但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唯一方向。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这也是最终实现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如瑞典的食品安全监管做得很好,这就得益于其打通全产业链的成功。芬兰则规定,所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注册登记,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体系进行生产和加工,并有完整记录;上市食品必须在标识中记录所有生产信息,这样一旦食品出现问题,就能立即查明其原因所在。就连食品包装材料,芬兰也有明确规定,要求生产者根据农产品的性质选择包装材料,以保证经过包装的产品能保持原有风味,便于贮存、运输和保质,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要真正实现食品安全,就应该从源头抓起,因地制宜,引导各地建设标准化农业示范区,积极扶持农业规模化经营,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提倡“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与农民确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推进农产品产业体系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建立、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并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同时,还要对敢于违法违规者施以重典,加大违法成本。制度完善再加上监管严格,就能最终编织成让百姓放心的食品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