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 正文 返回 打印

北京工商称食用菌抽检合格率为97% 可放心食用

网友投稿  2010-12-02  互联网

  本报讯 (记者杜丁)昨天,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北京市场销售食用菌荧光增白物质专项检测情况通报”,在抽取的132个样本中,有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合格率为97.73%。

  检测共抽取132个样本

  日前,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对市场上的鲜蘑菇调查发现,“鲜食用菌不同程度地使用过荧光增白剂浸泡”,以及“部分包装材料上残留的荧光增白剂较严重,沾染到食用菌上”等。

  对此,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组织了对北京市场销售的蘑菇产品荧光增白物质的专项检测。在东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昌平等区县的13家超市、市场共抽取132个样本,其中有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合格率为97.73%。

  市食品办表示,此次抽样,鲜食用菌46个样本,干制食用菌74个样本,食用菌罐头12个样本。

  菌体内部未检出增白物质

  据介绍,检测方法为《食用菌中荧光物质的检测》(NY/T 1257-2006)。判定依据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四批)。从检测情况看,3个样本均为表面有荧光增白物质污染,菌体内部均未检出,并且在包裹蘑菇的包装上均检出荧光物质,据专家分析,荧光增白物质来自包装污染。

  北京市工商局表示,2009年以来,该局共对北京市场上321个食用菌样本开展了荧光增白物质的检测,有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整体合格率为99.07%。

  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本次检测检出不合格样本的经营者,已责成工商部门对同批次产品依据相关程序开展下架退市并立案查处。

  ■ 链接

  抽检蘑菇种类

  香菇、滑子菇、金针菇、茶树菇、鸡腿菇、平菇、冬菇、黑木耳、蟹味菇、草菇、杏鲍菇、白灵菇、花菇、珍珠菇、白玉菇、双孢菇(口蘑)、秀珍菇、榛蘑、鲜味菇、秋木耳、猴头菇、鲍鱼菇、黄牛肝菌、高山老人头菌、美味牛肝菌、金钱菇、山榛菇、黄花菜等。

  抽样地点

  此次抽样地点包括锦绣大地、新发地、岳各庄、八里桥、大洋路、水屯等批发市场;首联、京客隆、物美、美廉美、超市发、家乐福、乐天等商场、超市。

  ■ 回应

  食品办:针对学生调查特地专项抽检

  回应“检测结果与学生调查出入很大”问题,称北京食用菌可放心消费

  昨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副主任王建华表示,北京食用菌合格率较高,市民可放心消费。

  新京报:此次市食品办公布的检测结果与阜外一小学生张皓的调查出入很大?

  王建华:我们一向欢迎和感谢社会各界对首都食品安全的关注。至于张皓同学的调查我还不是很了解,所以不好进行评论。市食品办此次公布的专项检测结果是客观和准确的。这次专项检测涉及了东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昌平等区县,涵盖了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和商场等不同业态,而且公布的数据是综合了日常抽检和此次专项抽检的结果,总合格率为99.07%。

  新京报:为什么会进行专项抽检?

  王建华:食品安全是大事,社会上有质疑,我们必须对社会有个交待,不能让公众对食品产生恐慌。北京市一直高度重视食品日常检测和风险监测,每年按照统一监测计划对65大类食品进行监测,样本达十万余个。食用菌也是其中的重点监测食品之一,之前在今年的日常检测中抽检了189个样本。这两天看了你们报纸报道的关于张皓同学做的调查,市食品办特地又组织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了专项抽检,共抽检了132个样本,合格率为97.73%。

  新京报:近日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向工商局申请信息公开,回复了吗?

  王建华:据市食品办掌握的情况,市工商局目前还没收到函件,收到了一定会给予回复。向社会公开和发布食品安全信息是政府的一项职责,我们每周都在北京市工商局网站、《北京晚报》、《晨报》和《首都食品安全周刊》上公布食品安全信息,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下一步还会进一步完善这项制度。

  新京报:目前北京市场的食用菌可以放心食用吗?

  王建华:从日常抽检和专项抽检的结果看,北京市场的食用菌合格率较高,市民可以放心消费。本报记者 杜丁

  新发地:问题鸡腿菇已清出市场

  昨日,新发地市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被检出有问题的鸡腿菇已被清理出市场。具体的做法是,由工作人员看着商户,将不合格产品搬出市场。因为市场没有没收、销毁不合格农产品(20.01,0.16,0.81%)的权力。

  除了工商部门检出的产品,新发地市场每天也会有常规的检测,发现问题的农产品也一律清理出市场,不得销售。本报记者 林文龙

  ■ 专家说法

  食品加工禁用荧光增白剂

  昨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荧光增白剂被广泛应用在纺织、造纸、塑料和颜料等方面,起到增白的作用。但国家明文规定,荧光增白剂严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但个别违规商贩还在偷偷使用。”

  董金狮说,荧光物质容易使人体细胞进行变异,当人的抵抗力下降后,进而产生癌症。荧光增白剂一般肉眼观察不出来,含有浓度高的荧光增白剂食品可在验钞机下检验,但浓度低的荧光增白剂市民肉眼无法分辨。

  他表示,此次工商查出个别商贩售卖的蘑菇包装上有荧光物质,一是有可能包装袋上本身携带荧光物质,还有一种可能是商贩为了使蘑菇好看、新鲜,故意在包装袋上撒了荧光物质,“直接在蘑菇上撒荧光增白剂属于故意投毒行为,撒在包装上把投毒行为减轻很多。”



http://farm.00-net.com/news/6/2010-12-02/85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