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中国注重从源头抓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国家和各省市先后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全面加强了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今年8月下旬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启动以来,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食品生产中的安全监管力度也得到明显加强。截至10月中旬,已经提前实现3个100%的目标:全国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监测范围;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了检验检疫标识;对非法进口敏感货物实施了100%退运或销毁处理。
国内市场合格率高
近年来,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目前,全国食品工业分为28大类525种,拥有企业44.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72%,产量和销售收入占主导地位。随着食品产业的发展,食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逐步向大中型企业集中,产品质量也不断提升。2006年,乳制品行业10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4.7%,肉制品50强企业的生产能力和销售量更是占到整个行业的70%。
2006年全国食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77.9%。2007年上半年,食品专项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了85.1%;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9.2%,其中有14个省达到90%以上。据部分省市最近刚刚抽检结果表明,一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合格率又有明显提高,像天津市畜产品,在最近一次农业部对全国畜产品抽检结果显示,全市1220批次送检样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9.7%,高于全国98.9%的平均水平,磺胺类药物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100%;江西省猪肉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98.43%,县级以上城市均开展了生猪定点屠宰,定点屠宰厂(场)实现机械化屠宰的比重达到80%以上;贵州省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检查结果表明,全省市中心城区、县城所有市场、超市销售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生猪受检率和病害猪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都达到100%;北京市养殖的猪、牛、羊都有了自己的专属“耳标”,全市养殖的猪、牛、羊已100%佩戴了新型二维码耳标,建成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监管系统。
以上是几个省市的最新抽检情况,就全国总体而言,2007年上半年的监测结果,蔬菜中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为93.6%;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和磺胺类药物残留监测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8.8%和99.0%;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的平均合格率为99.6%,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污染监测合格率为91.4%,产地药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近几年,中国加大了对获证后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的抽查力度,产品抽查覆盖面达30%以上。至2006年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4615家,产品总数达到了12868个,实物总量超过了7200万吨,产地环境监测面积1.5亿亩。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标志管理处李林涛介绍,总体上看,绿色食品质量控制体系是可靠的,按绿色食品标准检验,产品抽检合格率在96%以上。
出口食品安全可靠
多年来,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据统计,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出口到美国的食品合格率分别为99.2%和99.1%;出口到欧盟的食品合格率分别为99.9%和99.8%。日本是中国最大的食品进口国,2007年7月2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日本2006年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示,日本对中国食品的抽检率最高,达15.7%,但中国输日食品的抽检合格率也最高,达99.42%;其次是欧盟(99.38%);第三是美国(98.69%)。
中国的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品牌农产品占到出口农产品的90%。近5年来,绿色食品出口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得到40多个贸易国的认可。截至目前,全国有无公害农产品28600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4600个,面积2107万公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已接近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0%,“三品”实物总量也约占全国食用农产品商品总量的20%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11月8日说,中国出口产品的整体水平应该是比较高的。美、日等国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包括食品进行的检验显示,相比而言,中国产品的质量水平是高的,甚至高于很多发达国家。此前,日本朝日新闻时事周刊《AERA》发表文章,对各国出口日本的食品超标率进行排名。结果显示,中国(只包括大陆)以0.58%的超标率排在所列37个国家和地区的第23名,远远低于排在第11位的美国。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超标率也均高于中国。
在出口食品的监管上,近年来,中国按照“预防为主、源头监管、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为了加强监管,中国已发布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1800余项,食品行业标准2900余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634项。为解决食品安全标准之间存在的交叉重复、层次不清等问题,中国到“十一五”末,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食品通用检测技术分委员会将制修订600项食品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确保食品检测方法100%接轨国际标准。
食品是人类最直接、最重要的消费品。中国食品安全经过多年监管,特别是近些年采取的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的实施,有了明显的提升。从以上国内外的几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食品状况,不论内销产品,还是出口外销的产品,总体上是安全可靠的,消费者尽可放心的食用。只要是正规商家、市场的产品,就不必过于殚精竭虑。国内不少消费者,往往从网上和一些纸媒上看到一些事件和现象,就放大了对农产品质量缺陷的“焦距”。
几天前,国家动检总局邀请全球知名媒体的近两百名记者,来到北京市华都集团的肉鸡公司,实地观看考察了中国的食品加工企业,并品尝了华都肉鸡公司出口产品。不少境外的记者称赞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是过硬的,整个生产线和设备并不逊于欧美发达国家。
今年以来,国外一些媒体对中国出口到有些国家的一些产品和食品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炒作,有的地方还进行了歪曲性报道。中国政府今年4月就明确表示,反对不顾事实刻意炒作中国的产品质量。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11月8日又在北京表示,国外一些媒体认为中国现在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状况比过去还差,甚至对所谓“中国制造”产生怀疑的想法是有所偏颇的,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这其中,有些人是不清楚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的,也有些是站在贸易技术壁垒角度上,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中国食品安全质量的。其实,他们只要摘掉这层“有色眼镜”,再来看中国的食品安全质量,就会明了得多。如果再能来中国实地走一走,看一看,或许就会得出另一番结论。(作者:王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