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正文 返回 打印

财政部将用四项措施实现教育财政投入占GDP4%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3-01  互联网

  《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在经费保障内容中明确提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据了解,我国1993年教育规划纲要曾提出20世纪末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不过这个目标至今未能实现。

  教育列财政支出首位

  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介绍,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从4000多亿元增加到9700多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4.9%提高到16.3%,这一比重已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目前,教育支出在我国财政支出当中,按比重算,它是第一大项。”

  丁学东介绍,自2004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完成这几件大事都是要花钱的,而且这几年是我国教育经费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教育经费年均增长23.7%

  2006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规定,“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丁学东表示,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23.7%,占GDP的比重从2.79%提高到3.48%,年平均提高0.17个百分点。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既取决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同时也取决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我国2009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20.4%,这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

  丁学东认为衡量财政是否对教育投入重视和努力的指标,并不是占GDP的比重,而应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更为合理。

  对于两年后实现的4%目标,在财政部看来,并非易事。“我们对实现4%的目标信心很大,同时感到难度不小。”丁学东表示,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求财政重点保障的不仅仅是教育,还有农业、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项目,实现4%的目标还需要各级政府作出艰苦的努力。

  亮点

  1●逐步提高学校经费标准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完善投入机制。各地根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尽快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

  【解读】

  实现4%仍落后世界二十年

  新京报:听说《规划纲要》写作过程中,202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5%一度写进了文本,但最终出来的文本却没有了这个目标,仍然强调的是要到2012年达到占GDP的4%。

  张力:这种争论仍是处于专家层面的争论,关于文本的内容现在还在征求意见,比如说切实打造节约型政府,各地公共财政制度安排更加刚性,就有更多财政经费用于教育,特别是如果服务型政府尽快到位的话,努一把力,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比例到2020年达到5%,也不是说没有可能,但首先要有个制度作为保证。有个预测,到2020年全球这一指标平均水平应在5%上下,4%已经是1990年前后全球平均水平,也就是说4%的目标即使今年实现了,我们比世界滞后20年。

  虽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曾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但其中也只是强调“逐步达到”,就是说到2010年这一指标还是个指导性指标。由于涉及各方面因素很复杂,真正能在2012年实现这一目标就很不容易了。

  新京报:但这不能说民众的期望值高吧?

  张力:社会和教育系统期望政府对教育增大投入的愿望一直非常强烈,所提的4%的目标其实通过努力应该可以达到。但是大家知道,中国不可能走福利化道路,我们毕竟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非义务教育还要实行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在个人回报率比较高的教育领域,个人分担比例要不要有所提高?也就涉及现有公办学校学费水平提升问题。义务教育当然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但是非义务教育,政府如果财力不足,又要对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完全买单或维持低收费水平,只能在较低水平上运行,这就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调整学费标准。

  2●高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

  在高等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强化重大建设项目和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

  【解读】

  总会计师向政府负责

  新京报:在花好钱方面,《规划纲要》有哪些新的制度设计?

  张力:强化多方面监管,确保公共经费收支状况置于阳光下运行。《规划纲要》对“加强经费管理”专门论述中提到了要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机制,设置高等学校拨款咨询委员会,还要试行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这是许多国家公办大学的通例。

  新京报:在债务化解和防止新的债务上,《规划纲要》着墨不多,但现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有债务问题,高校有债务问题,高中阶段也有债务问题。

  张力:义务教育阶段债务解决现在是最后一年,有望如期完成。公办学校化债的前提是锁定工作,现在有关部门对高中阶段学校、高等学校化债问题很重视,需要先把基本情况摸清,然后再寻求恰当对策。

  3●消除对民办学校歧视政策

  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对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的民办学校,按规定程序予以审批。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开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

  【解读】

  公立学校转制需研究

  新京报:此前有媒体报道说文本要提出,公立学校可以进行混合所有制的创新,比如“国有民营”、“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改革。

  张力:媒体报道的那只是一些专家个人观点。现在的文本提出的公办学校的多种形式办学还是公办学校啊,这样的提法还是不能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有些专家设想的转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的体改校不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因为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转制,现在政策收回来是依法办事。

  但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体改校就有一个问题。以前进行的“国有民营”的试点将来怎么做?新的口子没有开,但原有试点是不是一下子全退够,可能要根据各地情况来定,也要纳入今后的办学体制改革试点。

  公办高校办的独立学院,有人分析说,将来面临着两种可能。一种可能就是变成彻底的民办学校,有很好的声望就自己独立运转起来,估计目前300多所独立学院中至少三分之一可以做到。还有一些经营一般甚至不善的,也不能完全推给民办合作者,可能会收归母体学校,变成了非独立设置下设学院,成为内设机构,当然会面临产权明晰的问题。这都需要稳妥和长期的探索和试验。

  财政部四措施保4%

  ■举措

  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昨日指出,为实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财政部将采取四项措施。

  ●增强公共财政有效财力。今后几年要加强税收征管,推进税费改革,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较快增长,为实现4%的目标打下坚实的财力基础。

  ●进一步协调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丁学东说,在年初财政预算安排中,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都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要根据财政超收的情况增加教育经费,要向教育等民生领域倾斜。

  ●大力筹措其他财政性教育资金。通过采取足额增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等措施,逐步建立政府多渠道筹措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

  ●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坚持开源节流并重,一手抓增加投入,一手抓资金管理,勤俭办教育,反对铺张浪费。要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增加的投入发挥出最大效益。(本版采写/本报记者杨华云郭少峰新京报制图/林军明)
 



http://farm.00-net.com/news/4/2010-03-01/9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