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西娃在大棚里查看食用菌的生长情况 如今在高陵,使用大型机械挖掘蔬菜大棚简单快捷 因为何村的大棚菜销路很好,很多人从三原来到何村进行择菜、包装的工作 高陵土地流转调查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被喻为中国“新土改”。60年前的第一次土改得到了广大农民的高度支持,如今的探索到底怎么样?作为西安市的土地流转试点县,高陵模式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农民的感受如何?
在高陵,农民正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这一切都源于当地正在实施的农村土地流转。
在高陵,农村土地正变为一座座“农业工厂”,农民也变成一个个“农业工人”。
在高陵,农民手中的土地不再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财富,通过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农民的腰包正渐渐鼓起来,而作为城市居民的我们,也在不经意间感受着土地流转带来的实惠。
■以前就知道种点口粮,现在“换地”建“大棚”,农民日子开始变了
今年8月的一天,高陵县通远镇何村,顶着正午发白的太阳,一些村民仍在忙碌着搭建县农林局推广的“厚墙体、半地下、大跨度”的新式蔬菜大棚。
“何村这几年发展,主要靠换地栽种大棚菜”,高陵县通远镇何村村委会会计李西平说。
以前做农民也不懂啥,就知道给自己种点口粮,一亩地能收下600斤麦子,折合成收入就600元钱。自打1992年村里有人开始种大棚菜的时候,有些人家慢慢地楼盖起来了,摩托车也买了。
有些人家的地并不适合种大棚,但有那么“大胆”的几家事先谈好条件,通过转包、互换等形式,将土地进行调整,面积保持各家不变,但就是更适合搭建质量更高的日光温室大棚栽种蔬菜,没想到这样一调整,各家蔬菜的产量不但增多了,收益也增加了。
现在的何村,全村栽种大棚菜,而且还出现了卖菜的经纪人、装菜的、制冰的、搞运输的、跑销售的人,还吸引了不少外村来打工的。
土地流转的政策明晰之后,何村人开始去外村包地建棚。
村民史安民称,有西安人、渭南人到何村来包地,每亩至少在650元左右,何村的村民也有到高陵县的药惠乡、安乐乡去包地的,有的甚至到三原县去包地,据说,地租有的300元就够了。
村民马大爷则更愿意把土地“拥”在自己的手里,他说:“咱自己现在种大棚菜,一年万把元的收入眼见着真真的。等到自己干不动那天,再说把地包出去的事情吧。”
■政府出资牵头,整合小块土地建起“农场”,带动农民发展产业
46岁的药惠村村民李文战,今年5月在位于药惠村建设的高陵县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园示范园里承包了7个棚,此前他还有2个棚。
他看好的是芹菜和黄瓜的大棚栽植,因为有同乡告诉他,今年芹菜的价“美得很”。李文战现在用他的2个棚育苗,余下的棚则种芹菜和黄瓜,他觉得今年菜价不会贱,咋样都比种庄稼划算得多。农民缺技术、缺信息,李文战看好的是在示范园里能有一份保障。
在示范园内照看食用菌大棚的袁西娃对此也颇有信心。54岁的他细算了一下一个大棚内5000多个菌棒的产值。一个菌棒一次产一斤蘑菇,每个菌棒要发三次蘑菇,一斤蘑菇的市场均价在2.5元左右,至少能带来近4万元的收入,他认为,这是辛苦种一年粮的好多倍,在示范园里种地赚了。
由于农民手中的小块土地很难发挥出适度规模的经济效益,为此,高陵县政府推出了另由政府部门出资搭建“农场”,加以科技指导和示范,用来带动当地农民发展农业产业。
据介绍,这个示范园的建设是按照高陵县的产业布局,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在高陵县农林局的指导带动下,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建起了示范园,在与当地群众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双方确定了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以每年每亩800元的价格与40余户群众签订了为期10年的土地流转合同。
■邀请城里人下乡当“地主”,西安多家公司与高陵签订“示范园”
城里人宋先生就和朋友“小试”了一下在农村做“地主”的感觉。
他说,一个人有那么两分地,可以种韭菜、黄瓜、西红柿等等,有农业专家在旁边指导着,拿着锄头和铁锹还那么像模像样地当农民,忙乎那么一上午,再过上两个礼拜就去田里看看,长苗了,开花了啥的。平时不在的时候,村民还能帮忙照顾着浇水、施肥。
“这实际上就跟玩开心网没啥两样,只是开心网上种地是在网上点鼠标,但你到了地里就要自己挥洒汗水了。等到你见到那果实刚刚挂上枝头的时候,那种久违的喜悦还是让人兴奋不已。最爽的要属果子熟了,刚从枝头摘下,上去就是一口,也不像当初想的脏啊啥的,因为是自己种的,放心大胆地吃。”
高陵县鹿苑镇的张家村村委会正在尝试着要让更多的城里人在乡下当“地主”的事。
首先,村委会以反包倒租的形式与村内群众以每年每亩650元(每5年递增8%)的价格签订了20年的流转合同。紧接着,村委会以同等条件将土地承包给城里的单位和个人。
在这样的模式中,不但农民能享受到土地流转的收益外,还能获得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城里人也额外地多了一份“卖菜”的收入。
目前,西安市已有多家公司在高陵县分别签订了鹿苑镇瓦盆张休闲农业体验园、张卜乡曹家乾景生态园林、通远镇和丰农业示范园、姬家罗家村高效农业示范园等建设项目,流转土地面积达5000余亩。
■起步阶段,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位在土地流转方面研究颇深的专业人士称,高陵的土地流转还处于起步阶段,一切还都在摸索进行,虽然“高陵模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但也遇到一些问题。
如土地流转后集体资产农业设施如何收益、村里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谁来投资管理、村里没有分到土地的人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整村整组土地流转涉及到的诸多方面的问题,如土地流转的规模控制在多少为宜,流转的期限多长时间最好,对于这些问题,他们仍在积极探索之中。不过,他对“高陵模式”依旧信心十足,因为他坚信土地流转的最终目的是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成商品、变成资本,进行流通后,农民从中才能获得最大化的收益。
解 读
土地流转只为帮农民增收
高陵县农林局有关负责人称:目前高陵县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1800亩,占农村承包耕地总面积的9.7%。其中转包2340亩,互换13670亩,出租等5790亩。无论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何种方式流转,“高陵模式”的原则一切都以有利于农民增收为标准。
为保证农民收到地租,高陵县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风险基金”,按照流转的面积,由政府出资以每亩200元的标准纳入政府建立的基金账户,当规模经营者因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无力支付承包费时,出让者可依法申请仲裁机构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根据仲裁结果报政府批准后,可从流转风险基金中给予农民适当补偿。
与此同时,高陵还设立农村居民进城购房基金,以20万元为最高额度,以1.5%的比例进行补贴,鼓励农民向城镇聚集。
对于流转之后农民生活的保障,高陵县率先启动了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凡年满18周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应征服兵役人员)、未参加各类社会养老保险的高陵县行政区户籍人员均可参加新型社会养老保险。政府对所有参保人员实行进、出口双向财政补贴。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只要儿女全部缴纳保险费,自己不用缴费也可每月领取养老金。农民也能领到政府补贴的养老金,这在高陵县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除此之外,高陵先期将28个行政村改为农民社区,让改制后的社区居民继续享受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并逐步享受城镇居民的各项优惠政策。
目前,作为西北五省首家县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高陵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已开始正常运作,并通过“高陵县土地流转网”建立信息发布平台。中国人民银行高陵县支行也正在积极酝酿出台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施办法。
名词解释
【土地流转】本文专指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使用权)通过转包、互换、出租或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