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关于做好2009年油菜籽收购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国家托市收购的目的是,保证农民种植油菜籽能够获得基本收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国家食用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因而继续在主产区对油菜籽实行临时收储。
至于收购价格,以“略高于市价”的价格来进行收储,收购的油菜籽必须在收购期限截止后两个月内加工成菜籽油。由于收购期限自6月1日到9月底,因此,文件规定收购总量不应该超过该加工企业180天的加工能力。地方委托的企业加工成的菜籽油自行销售,受国家委托的中央直属企业加工成的菜籽油以成品油的形式转入国家临时储备,以后视市场情况择机销售。
收购政策是非之辩
“这样做的目的,国家不希望看到“国内收储导致大量进口”的局面。”安徽凯利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厂长郑之明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但在现实中,仍事与愿违。
“对于企业来说,现在国家采取最低收购价来托市,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价格扭曲,农民得不到正确的价格信号;国内外粮价倒挂,国内加工企业挣扎在生死线上。”郑之明解释说,虽然进口菜籽与国产菜籽的价格正在缩小,但问题依然没有缓解,由于国家收储价仍高于市场价,导致油菜籽进口源源不断。此外,由于食用油的价格随国际市场变化,即使没有进口菜籽冲击,单纯提高原料油菜籽的收购价格,下游市场的食用油价格较低,企业要么库存,要么亏损。
在安徽,去年暴跌行情中,安徽省油脂厂亏损面高达95%,中小型油厂普遍亏损500万—1000万元,大油厂有的亏损超过5000万元。而根据中国油菜籽网的统计,国内220家菜籽油加工企业亏损的有208家,盈利或保本的仅有12家。
“去年8月的时候,生产一吨菜油就亏2000多元,到年底,每吨的亏损在5000—6000元。”郑之明说。“去年到现在都没有翻身,如果有进口指标,手续、物流等方便的话,我们会考虑加工进口菜籽,我们不是反对保护价收购,只是这样抬高了市场价格预期。”
安徽省粮食局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如果这样下去,政府将逐渐把流通企业和加工企业挤出市场,中国将回到1998年之前的局面,最坏的可能是,油菜籽重走大豆老路,在政府托市价的扭曲政策下,从此形成“国产卖国家,进口卖企业”的怪圈。”
收购主体资格之争
“去年开始市场价格近3元一斤,后来一路下滑到1.6元,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采取2.2元的收储价,但由于收储量有限制,收购点也只有中储粮委托的企业才有资格,在截止前2天,收购点门口出现了少有的大量经纪人连夜排队现象。”安徽省粮食局办公室副主任尹成林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为防止类似情况发生,今年国家增加了收储主体和收购点数量。
按照文件规定,地方油脂加工企业参与收购的只有3至5家,安徽是油菜种植大省,经过申请特批了12家。对于农民卖油菜籽难现象,尹成林介绍说,虽然地方粮食收购网点健全且易于农民卖粮,但由于没有收购资格,粮食局也无能为力。一方面网点稀少;另一方面,收购主体资格也是记者调查中反映意见较多的一个问题。
首先,由于本次收购均由油脂厂代收代加工,而在安徽甚至全国,各地油脂厂均设在县城或县郊,对于农村农民来说,道路遥远。记者在安徽寿县许多乡镇采访时,许多农民告诉记者,他们甚至不知道有国家收购的政策。
其次,就安徽本次参与收购的中粮和中储粮收购点而言,国家明确规定是中央直属企业,但事实上,收购点的这些油脂加工企业多数均为本地民营企业和龙头加工企业,他们与两家央企的关系仅是委托与被委托关系,两大央企也不可能在一个省有如此多的加工企业布点,对于当地国有加工企业和其他民企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再次,部分油脂厂虽然被两大巨头“相中”,实际上仅靠加工费维持生计。而对企业而言,赚钱才是主要的,采访中,这些企业对前景也很忧虑,事实上他们对托市收购资格并未“感激涕零”。
“我们希望能把国储的政策给部分大型龙头企业,让企业参与到收储行列中来,既可解决国储仓容不足问题,又可以减少加工企业进口油菜籽的数量,减少进口冲击。”合肥市金汇公司总经理张正平接受采访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