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早稻生产的关键季节,我国早稻生产形势如何?国家今年又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早稻生产?近日,记者采访了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
记者:早稻在我国粮食品种处于什么地位?当前正是早稻播种、育秧和移栽的季节,目前的生产形势如何?
危朝安:早稻是我国重要的一季粮食品种,尽管产量仅占粮食总产比重的7%左右,但是稳定早稻面积,就稳定了双季晚稻面积,进而就能增强全年水稻生产稳定发展的主动性。另外,早稻除直接食用外,还可作为食品、化工、饲料等加工原料,早稻产量年际间比较稳定,特别是早稻在收获期间气温高,原粮含水量低,不易霉变,是南方水稻产区储备粮的主要品种。
目前早稻的生产面临不少困难,部分双季稻主产区有“双改单”和季节性撂荒趋向,稳定面积的任务艰巨。有的生产技术到位率低,影响稳产高产。特别是今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滞后影响,均对早稻生产构成威胁。
记者:针对存在的问题,国家将采取什么措施来稳定早稻生产?
危朝安:农业部近期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早稻生产稳定发展的紧急通知》,决定把落实早稻播种面积作为今年水稻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力争比上年有所扩大,达到8800万亩以上水平。
我部将按照“行政人员分工分片督导落实面积,技术人员分工分区指导培训技术”的办法,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狠抓落实。要求农业部门坚决遏制季节性撂荒,坚决制止占用优质稻田和“占优补劣”搞建设;湖南、江西、安徽、湖北和广西等早稻生产大省要强化国家良种补贴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行政推动和生产技术服务。
为了防止耕地撂荒,农业部要求充分利用早稻市场价格好、销售旺的信息,引导农民多种、种好早稻;开展代耕、代育、代栽、代管和代收等生产服务,解决劳力短缺农户的实际困难;培育农村合作组织,大力开展统播、统育、统种、统管、统收、统售,提高早稻生产组织化水平;发展机械化生产,促进适应不同生态类型农业机械发展,推进农机农艺措施结合,提高早稻生产效率。
记者:农业部门将重点推广哪些技术措施,促进早稻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危朝安:与一季中稻相比,目前早稻单产还不高,各地生产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农业技术部门将通过进一步扩大良种的应用面积,加大旱育秧、软盘抛秧、直播、免耕栽培等技术的推广力度,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促进早稻单产提高。
一是搞好播种育秧。这是水稻高产的基础。根据不同品种类型、不同稻田质量和移栽面积,精确计算播种量,育足秧苗,搞好秧田管理,提高秧苗素质;二是科学运筹肥水。在水分管理上,主要做到干湿交替,以水调氮,适时晒田,及时复水。在用肥上,实现平衡施肥,促进分蘖成穗和大穗发育,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三是做好防灾减灾。重点做好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两迁”害虫,纹枯病、稻瘟病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预案,加强预测预报,做到适时用药和对症下药。同时,密切关注低温、高温、干旱、洪涝等灾害性天气,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各级农业技术部门以及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将组织专家分区包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对早稻田间管理技术落实得好的地区,将通过组织召开观摩会、现场会等方式,总结推广经验。
记者:农业部将今年确定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年,在水稻上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高产创建活动开展?
危朝安:我部已把今年作为粮食高产创建年,在落实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着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全国将建立150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点,其中,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安徽、湖北等6个早稻主产省共建立81个高产创建示范点,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
目前各早稻主产省已经按照我部总体部署,抓紧制定细化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方案,筛选确定并上报了创建示范点,全面推进高产创建年活动。在落实万亩连片高产示范区的基础上,集成组装一套成熟技术,组织开展示范区内稻农技术培训;建立一支集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等各方面力量的高产创建活动专家指导组,切实做好生产跟踪和技术指导;树立高产创建示范标牌,接受群众监督,方便农民观摩学习;组织生产、科教、技术、统计、企业等部门和行业专家以及稻农代表开展测产验收,对成效突出的予以重点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