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正文 返回 打印

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8-10  互联网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近期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要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推进水利跨越式发展,投入是关键。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 2010年高出一倍。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本期“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联席评论”关注话题——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目前全国正值“七月下旬、八月上旬”的主汛期,以往这个时间段内,防汛抗洪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今年在贵州、湖南等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情,确保旱区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需要成为当务之急。

  近年来,受极端气候变化影响,洪涝、干旱、泥石流、局部暴雨、超强台风等灾害呈多发、重发趋势,旱涝交替和旱涝急转不时发生,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日渐突出,旱涝交织已经成为我国水情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我国水利面临的新形势更趋严峻、更为复杂,治水任务更加繁重、更为紧迫。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酿成“水危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的水利建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近期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要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推进水利跨越式发展,投入是关键。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要确保水利投入稳定增长,必须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投入。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强水利建设,提供公共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目前水利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还不高,水利公共服务的覆盖面还很低,这就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内,必须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投资的力度,把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多出真招实策,多拿真金白银,多办实事好事。逐年增加各级财政、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对水利的投入,确保总量和增幅都有明显提高,保证事关民生的水利工程、江河重点骨干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等建设投资稳步增长。落实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 10%用于农田水利的政策,积极化解土地出让收益与农田水利建设投资需求不匹配的矛盾,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延长水利建设基金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

  确保水利投入稳定增长,必须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任务重,资金需求规模大,迫切需要在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公共财政主渠道的同时,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重要支撑作用。在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稳步增长,金融资产供给环境不断改善,给水利建设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要大幅增加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对符合中央财政贴息规定的水利贷款给予财政贴息。通过长期限、低利息、高额度等优惠政策,发挥中长期政策性贷款对水利建设的扶持作用。推广以财政信用为基础的经营性水利项目市场融资,用于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公益性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和大型水利设备设施融资租赁政策。

  确保水利投入稳定增长,必须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共办水利。水利建设任务繁重,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要努力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水利投入保障机制,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形成全社会办水利的建设格局。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鼓励有实力的水利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组建基金,鼓励非公有制经济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方式进入农村水电开发、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鼓励水土流失地区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引导广大农民兴修水利,营造全社会大办水利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

  确保水利投入稳定增长,必须规范管理保证资金安全。要健全各级政府水利投资项目制,完善水利投资监管体系,规范投资资金管理,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各类投资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进度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和生产安全。坚决杜绝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完善水利建设与管理的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抓紧建立分级负责、环环相扣、密切配合、统筹协调的工作责任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http://farm.00-net.com/news/4/2011-08-10/10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