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不负华屋十七棵松

零零社区网友  2019-04-19  互联网

    本报记者文洪瑛李鹏

    每至清明,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祭祖别有一番景象。村后山蛤蟆岭上十七棵松树是主祭点,这个传统从解放后一直延续至今。苏区时期仅有43户人家的华屋子弟,在参军前相约来到后山,17位英雄栽下17棵松树,奔赴沙场,从此一去不复还,只余青松在山间。英雄临别去、栽下一棵松,是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是对子孙的美好祝福,更是对新社会新生活的期盼。

    “苦的时候看看松”,一种不屈不挠、不向命运低头的信念始终在华屋人血管里流淌。如今树已成林,华屋已繁衍生息100多户人家,并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远近闻名致富村。

    一份强心剂,党的关怀使华屋翻天覆地

    从瑞金市出发,沿着319国道走10多公里路程,就可看到坐落在国道边的华屋村。穿过一条钢筋混凝土大桥,刚下过雨的马路一尘不染,路的左边是一排排蓝瓦白墙的客家风格小洋楼,右边是一栋栋精心维护的温室大棚。村中心是一洼小池塘,广场、健身场、篮球场应有尽有。看着现在的华屋,你很难想象出“老华屋”的样子。

    “这些年华屋的变化只能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瑞金市文明办主任黄娜说。作为“老华屋”的亲历者,2011年她第一次进华屋时穿着平底鞋,下了公路一脚下去泥没到小腿,脚拔出来鞋子却留了下来。“那时全村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进村的桥是用木板搭建的,村里全是经久失修的土坯房,更别说道路了,都是踩出来的泥水路。”

    短短几年间,为何一个村子能有如此大的变化?众多村民不约而同给出了答案:源于党的好政策,“若干意见”带来了福音。虽然很多村民现在仍说不出《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全称,但对生活的变化确是深受感触、充满感激的。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得知消息的村民们激动不已,据当时在华屋工作的黄沙村干部杨青山回忆:村民们纷纷进城买国旗悬挂,很多人专门跑到蛤蟆岭上告诉那些红军烈士。    

    从此,华屋改造加速度,村容村貌大变样:土坯房开始改造,第一户村民乔迁新居;蔬菜大棚基地开工建设,第一批大棚辣椒丰收;华屋振兴桥竣工通车;自来水通水……

    一剂催化剂,村容村貌改善带来蝶变效应

    整村改造不是“穿衣戴帽”,华屋的改造,要留得住乡愁,体现出美好;改善的是生活质量,摒弃的是陈规陋习;甚至改变了一家三代人的命运。

    2018年,红军烈属胡东娣老人离世。曾经的胡东娣是寡母带孤儿、孤儿携幼子,一家三代3口人直到2012年还只有半间房子、一间厨房。孙子华祺出生4年后,不堪忍受贫困的儿媳外出打工后一去不回,儿子华海生深受打击、消沉颓废。华祺初中没毕业就被迫外出打工,听说孙子谈了对象,老人家暗自抹泪,连邀请女方来家里的勇气都没有。

    后来村舍改造,政府多方筹资帮她建起了新房,一家人住进小洋楼,孙子的婚事也办得热热闹闹。新房带来新希望,华祺没了后顾之忧,勤奋努力工作,做到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华海生也对生活重新拾起了信心,和儿子一起到广州打工。

    华屋的整洁不只是表象,更是内在的。在这里,边边角角都很难看到有杂物堆放,用完的农具,村民都是仔细刮掉黏在上面的泥土,整齐地码放在家里仓库里;各家各户门口都放着一个塑料桶盛放垃圾,地上连纸片、烟蒂都看不到;窗明几净,就连马桶都刷得一尘不染。每家每户楼梯口都放着几双拖鞋,上楼是要换鞋的,64岁的村民华丕跃说:“谁不爱干净,以前是没条件,现在这么好的环境,住着大房子,干净整洁,任谁也不忍心糟蹋。”

    一个产业,鼓了钱袋,增了信心,聚了人气

    输血也要造血,盖了新房子不能只有空壳子。只有落地实实在在的产业,让村民得到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才能长远发展。依托靠近市区、交通便利的优势,华屋把目光聚集到蔬菜产业上。蔬菜大棚的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华屋人靠蔬菜致了富,也让越来越多的华屋人回乡创业。

    曾经因为人多房少,烈士遗腹子华从祁的众多儿女只能轮流回家陪老人过年,儿子华水林更是常年在外打工。2014年,华水林看到村里建起的蔬菜大棚,当即决定回来种大棚。经过几年发展,华水林已经租种25个大棚,并且对接电商,实行订单式销售,2018年纯收入就有近6万元。

    依托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华屋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华屋村红色旅游方兴未艾,村旅游公司应运而生,红色游、乡村游相结合,人人当起红色宣传员,个个能讲革命故事,家家户户开起家庭旅馆。可歌可泣17棵松的故事口耳相传,时代在变,华屋的信念永恒。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4-19/9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