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平安周例会化解矛盾“治未病”

零零社区网友  2019-04-18  互联网

    薛海波张腾孙欣

    “本来就是竹竿挡路的小事,但两个生产组互不相让,矛盾再激化就可能形成群体性事件。镇党委副书记召集服务区书记、信访办主任、村‘两委’成员开展平安周例会,研究化解方案,并积极上门化解,两个生产组互让一步,化解了矛盾。”山东省嘉祥县满硐镇综治办主任王贵礼感慨道。

    事情发生在嘉祥县满硐镇南岗村,第六生产组村民陈君开了洗车房,为方便晾晒毛巾,就在麦收季节的生产路上竖了几根竹竿,影响到第七生产组出行。第七生产组村民多次协商未果,一气之下在洗车房门口竖了几根棍子,阻碍汽车驶入。眼看矛盾激化,村里做不通工作,就在平安周例会时将问题上报,后经过周例会团队多次上门调解,双方拆除竹竿和棍子,握手言和。

    “此前经过调研发现,很多上访案件、恶性案件,追根溯源都是小问题、小矛盾,只因初期没人管或处理不利,导致矛盾激化,问题发生质变。很多‘民转刑’的案件往往是这样形成的。”嘉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宫磊介绍,尤其是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经济借贷、土地确权等看似“针头线脑”的小矛盾、小纠纷,“民不告官不究”,前期没有确切部门负责,等群众上访或闹上法院、派出所,问题已经恶化。

    “要在最小层级、花最小代价化解矛盾,得学中医‘治未病’。”宫磊深有感触地说。为此,2017年底,嘉祥县在全县各镇街推广“平安周例会”制度:每周镇党委副书记召集相关人员开会,一般由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和各服务区负责同志等参加,也会根据情况邀请有关村居负责人、村级警务助理、网格员、律师等其他人员参会,研究解决各村汇总上报的问题,由镇里明确包案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调处措施和化解时间,全程留痕,确保问题及时化解。

    同时,在各村建立起一支大调解队伍,由包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民警、治保员、法律工作者组成,每周排查各村矛盾,能化解的及时化解,无法化解的上报周例会,组成团队化解。

    “自从推行‘平安周例会’制度后,我们镇没出现一起新上访事件,信访结案率也高达100%。”马村镇副镇长曹景聪告诉记者,马村镇是“平安周例会”在全县的首个试点镇,除在镇里推广周例会,每周村里也会召开“说事议事”,对每家每户深入细致排查,及时化解各类家庭邻里纠纷和不稳定苗头隐患、涉黑涉恶案件线索。“村、镇的例会,全程记录,纳入考核。这就要求村干部、警务助理真掌握情况,变被动为主动。”

    据了解,“平安周例会”目前共有三级,村居(社区)平安周例会即村民“说事议事”,镇街平安周例会即镇街“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例会”,县级平安周例会即县“综治联席会议”。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的要求,“平安周例会”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级管理、动态管理。村级有条件调处的,安排村“两委”通过“村民说事议事”等村民自治形式化解;属于镇街职责范围内的,在例会上明确包案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调处措施和化解时间;对于可能引发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生成预警信息,及时提交镇街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对于重大疑难问题,镇街一时解决不了的,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共同会商研判。

    自实施“平安周例会”制度以来,嘉祥县共收集研判各类矛盾纠纷809起,有效化解742起。“民转刑”案件大幅下降,全县无刑事案件村居(社区)468个,覆盖率80%以上。初信初访化解率95%以上,新增重复访案件同比下降95%,在深化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4-18/97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