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做到“三好”

零零社区网友  2019-04-01  互联网

    郭庆峰

    近年来,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行优质良种繁育和强筋小麦品种改良,全区30万亩耕地,计划建设15万亩种子繁育田和15万亩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基地,积极推进小麦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不断释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

    一是发展精致农业,做到“种得好”。兖州区以首期10万亩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打造产能稳固的优质高效粮食生产基地。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实施高产优质品牌创建项目,推广小麦玉米一体化绿色增产模式等措施夯实粮食生产基础。该区加快科技转化,实现标准化种植由点到面的普及。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高标准建设了42个农业试验示范点,示范点建设以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试验示范推广为重点,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区农业转型升级,加快了全区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步伐,现代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是树立品牌意识,做到“销得好”。牢固树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打造鲁西南小麦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以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全区拥有种子企业3家,种子繁育基地面积20万亩,拥有济南17等优良品种10个,年产优质小麦良种20万吨,农民增加收入4000万元。加强品牌培育,打造和培育农产品品牌。截至目前,兖州区种植业“三品一标”有效认证产品40个,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日益扩大。

    三是拉长产业链条,做到“融得好”。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重点,优化产业体系。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发展,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更好满足社会对农业的多样化需求。该区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大力支持主产区发展精深加工,加快消化粮食尤其是玉米库存。大力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形成了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形成了以“兖州麦”、优质玉米为主的农业产业链条,目前全区年加工转化小麦80万吨、玉米60万吨、蔬菜6万吨。

    调研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科学合理的供给侧改革发展规划。粮食价格低位徘徊,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投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热情不高。

    分散经营,规模效益还没有体现出来。兖州虽然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了6万亩,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虽然取得好的态势,但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经营粗放。兖州粮食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不算太高,农产品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供给不足,而低端“高产”的粮食往往供过于求。

    品牌意识差,市场竞争力不强。单纯追求数量而忽视粮食生产质量的问题依然存在,还没有形成“兖州麦”独特的品牌优势,成为当前制约兖州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

    兖州区应如何突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瓶颈?土地问题是解决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此要创新方式加快土地流转,一是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步伐,稳定农民土地预期,规避土地权属纠纷,让农民可以放心流转土地;二是探索由农户将承包地统一向村委集中再统一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机制;三是设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

    粮食产业化生产要紧盯需求变化,走产量、质量并重的道路,根据区域特点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为此,下一步要做到市场有需要,产供有衔接,从追求粮食连续增产向提高粮食产能、品质上转变,只要市场有需要,就可以“产”得出,“供”得上。培育“兖州麦”品牌,让订单闯天下。既要生产老百姓和企业都能增效的产品,不需要的少生产,还要树立品牌意识,实行品种品牌化,注册商标,提高产品质量,在品种、质量、包装、市场销路上下功夫。在打造鲁西南小麦优质良种繁育基地的基础上,抓好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打造和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坚持品牌战略和创新驱动,把农业规模化经营成果与市场挂钩,加大订单农业的比例,减少种粮大户销售粮食的盲目性,逐渐形成全区优质粮食品牌效应。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农业农村局)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4-01/93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