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望西藏》
本报记者余瑶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几乎不敢想象,上世纪80年代,珞巴族人还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
珞巴族是世居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之一。千百年来,他们生息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念青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藏东南广袤土地上,始终保持着与门巴族、藏族、汉族等多个民族的相处、交融。
西藏民主改革前,珞巴族长期生活在深山丛林地带,以狩猎为生,半饥半饱。民主改革后,在国家的关心和帮助下,他们从山上搬到平坝地区,修建了新村,并于1988年6月正式成立南伊珞巴民族乡,步入现代文明的新生活。
近日,记者来到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南伊乡,见证了大山民族的生活变迁。
今年43岁的达娘,从小跟随父母生活在深山老林里,兽皮裹身,居无定所。达娘告诉记者,他跟着父亲在山里打猎时,每到一个地方就搭建一个简陋的竹棚藏身。有时候三四天猎不到猎物,只能饿着肚子;运气好时能猎到獐子、熊、豹子等,他们就把兽皮拿下山和藏族人换盐巴和粮食。
1984年,在当地政府的劝说下,8岁的达娘跟着父母下了山来到琼林村。他们分到了土地,向藏族人学习种青稞、小麦,虽然那时候产量不高,但每天再也不用饿着肚子。
南伊乡琼林村、才召村都是珞巴族聚居村,自2008年起,依托当地南伊沟景区的开发运营,两个村子再次有了新变化。
“刚开始搞旅游时只有几百块钱收入,去年我家分了一万五。”才召村78岁的亚保老人告诉记者。
达娘当了5年护林员,现在也有不错的收入。每年政府给的边防补贴、旅游补贴和护林员补贴加起来能有7万多元,再加上在景区卖虫草、土特产的收入,一年能有10万元。
“我们全村都是护林员,平时主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向老百姓宣传不能乱砍树。”达娘告诉我,他每天要把南伊乡3个村子全走一遍,登记检查防火情况。无论是出于对深山的感情,还是目前相对不错的收入,达娘对护林员的工作都很满意。
珞巴族也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据统计大约有3000人左右,而且珞巴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民族语言会不会失去传承?
对此,达娘比较乐观:“南伊乡小学有专门教珞巴语的老师,我们平时在家里也都有意识地多跟孩子说珞巴语。”
达娘告诉记者,珞巴族人去世以后,所有用过的衣物都要陪葬。基于这样的风俗习惯,珞巴族人的传统民族服装很少有保留下来的。饰物中的海贝等,又多产自尼泊尔,一般珞巴家庭也买不到、承担不起,如何传承保护民族服饰曾一度困扰着珞巴族人。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这一难题已经解决,珞巴族的服饰全由当地政府提供,他们随时随地都能穿上本民族传统服装。
据南伊乡乡长达娃多吉介绍,珞巴族服饰、珞巴始祖传说都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考虑到文化传承保护,南伊乡在南伊沟景区的发展设计中,也融入了珞巴织布、竹编和刀舞等民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