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广春
走进沪郊金山区朱泾镇新泾村,“一农5组”的5幢农家房屋白墙黛瓦,植物小景点缀一新。这些农宅里的闲置房间,已被租赁并改造成田园民宿,形成“田园+乐园+家园”的乡村休闲生活社区。
如今,农宅闲置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有的村民为了方便孩子上学,在城镇购买了商品房,有的长年外出打工,只有春节才回一次家……因各种原因,一些农村地区的住宅成为闲置农宅。
这些闲置农宅能否成为“资产性收入”呢?一段时期,社会公众对“资产性收入”的话题津津乐道,产生极大兴趣。但作为农村村民,普遍认为这是富人的事、城里人的事。农村村民的收入,大多是劳动性收入,靠出卖劳动力获得相应报酬,支撑家庭开支。资产性收入,是相对于劳动收入而言的。即从已有财富中获得收入,如房租、地租、存款利息、股票分红的收入等。普通村民资产性收入占比极少,一是亟待开拓农村市场,二是需要放宽市场准入,让农村闲置资产加速变现增值。
上海郊区激活闲置农宅,就是让村民增加资产性收入。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倾注了相关方面很多的心血。他们制订打造具有特色风情的民宿与康养社区,翻新村民空置的住房,探索“田园+乐园+家园”乡村休闲旅游新路,加大对农业农村用地政策的顶层设计,步步相系,环环相扣,每一步都很重要,每一环都要靠得住,需要有长远眼光,还需要有落地能力。
上海郊区激活闲置农宅,与乡村振兴战略不谋而合,与农民增收和美丽乡村建设志同道合。激活闲置农宅,需要对村民闲置农宅进行翻新,在装修风格上更加接近或统一。经过改造,农宅变得更漂亮、更宜居,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村民获得资产性收入,闲置资产找到了增值路径。这种有利于村民、有利于地方、有利于乡村振兴的事情,多多益善。
上海郊区激活闲置农宅,值得学习和借鉴,但不可盲目照搬。改造闲置农宅,用较少的钱,获更多的利,让闲置农宅发挥更大作用,体现其应有价值,但这与新建农宅用于租赁不是一回事,各地在借鉴的时候不可偷换概念。另外,激活闲置农宅是个新鲜事,农村广大地区在脱贫攻坚、帮助村民致富、实现乡村振兴中,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长计议,科学把握,但要防止因闲置农宅改造而加重村民负担,或者在改造后因为旅游开发不力,难以收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