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久锋
“水城春早春茶,喝着喝着,春天就来了。”去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市长李刚的一句早春茶广告火了。“于不可为处有为。”“荒山荒坡也能变千顷良田。”3月7日,李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又给大家带来了农村产业革命的好消息。
六盘水的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海拔高、耕地少,土地破碎、土层瘠薄,97%的耕地“挂”在山上。“在这种地理地形条件下抓现代农业,不能采用老办法。”李刚认为,必须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把低效籽粒玉米种植面积调减下去,让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起来。
“真正动员农民放弃种植玉米,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李刚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农民只会种玉米,不会种别的东西,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二是当前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种玉米、土豆之外的作物,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农民投不起。
“虽然有困难,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李刚说,如果农民祖祖辈辈种玉米的传统不改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永远不可能破题,农民群众也永远不可能实现脱贫,“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不种玉米了,但也不是什么产业都抓,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去搏别人的长处。”李刚说,如果什么都弄一点,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生产的都是礼品,但没有商品,农民就难以富起来。“产业发展有舍才有得,要在众多产业中选择合适的产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
去年,六盘水市在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大力发展猕猴桃、刺梨、茶叶和软籽石榴等特色产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据李刚介绍,2018年全市共调减玉米种植140万余亩,特色经济作物增加到397万亩,目前已有187万亩产生效益,“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土地亩产值达到3169元,相较以往种植玉米,每亩产值多出了2480元。”
2018年3月30日,全国第一批认定的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六盘水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排在20个园区的第5位。这是贵州省第一个得到国家认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标志着六盘水市的现代农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猕猴桃是我们农业结构调整的一张名片。2018年,六盘水540吨‘弥你红’红心猕猴桃搭上了‘黔货出山’的快车,远销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小小猕猴桃行销世界水果进口第三大国的俄罗斯,成为了多彩贵州出口俄罗斯的‘贵州红’。”李刚说,今年春节前,水城春早春茶产量达到120斤,价格达到4800元/斤;3月6日也就是惊蛰之前,水城春早春茶产量将达到2000斤,销路非常好,订单不断,蛰前的早春茶产值能够达到7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