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咬定目标使劲干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零零社区网友  2019-03-02  互联网

    本报记者高雅

    在2月26日至27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向大会报告常委会专题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其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

    据了解,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履职的第一年就将听取和审议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列入监督工作计划。2018年5月至12月,专题调研组分赴四川、青海、山西等16个省区开展实地调研。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各地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针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精准扶贫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整改,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各项工作,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2018年,全国有1386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预计有28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

    在分组审议中,委员们表示,这次常委会会议安排审议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是全国人大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一项工作,充分反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积极支持并认真监督国务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从“输血”到“造血”——下大力推广产业扶贫

    各省区普遍存在产业扶贫项目单一、同质化的现象,后续发展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如山西省大力发展的核桃、大枣产业,近两年市场价格已经大幅下降。调研组所到的贫困地区基本上仍以小农生产为主,产业发展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挥不够,联贫带贫能力弱。

    产业扶贫,是治本之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那顺孟和说,扶贫政策和低保政策最大界线是产业扶贫。扶贫政策是针对有劳动能力的人,让他有造血机能,要注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不能直接或变相给钱给物,要想脱贫致富还要靠自己的奋斗,靠自己辛勤劳动;而低保政策是无条件的,可以直接发钱发物,因此低保更多针对的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扶贫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确实很难。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孙其信表示,产业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因素,但是要让产业真正作为有效的脱贫经济收入来源,还涉及产业链条问题。不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壮大之日,就是局部区域形成农产品滞销或损失之时。所以,在布局产业的时候,就必须对配套产业都进行整体设计。解决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要避免产业盲目的无限扩张,还要避免不顾及产业本身发展带来的各种风险。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在调研中亲身感受到,许多少数民族群众世代聚居的深度贫困地区,正在告别封闭落后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等民生社会事业短板,在中央扶贫政策引领下,向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快步迈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他认为,发展产业是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根本之策,也是贫困地区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根本出路。

    创新扶贫方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报告指出,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激发和涵养各族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大力破除“等靠要”思想和简单依靠给钱给物扶贫的落后观念,激发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全国人大代表周善红说,扶贫还要先扶志,应当进一步完善退出贫困的激励机制。这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扶贫济困工作,加大精准扶贫力度,确保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个别国家级贫困县在脱贫之后不愿意“摘帽”,为利所“困”。他认为,应当进一步健全贫困县退出的激励机制和“后扶持”机制。

    脱贫攻坚,人才是关键。要把培养本地人才和吸引外出学习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作为第一要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邱勇说,中国当下还是有一批年轻人,他们愿意回到故乡去把家乡建设好。人才队伍建设还是第一位的,确实要极大地提高在贫困县和基层工作的干部待遇和人才待遇,需要有特殊政策,让干部、人才、年轻人安心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变化,扶贫也出现了很多创新的方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提出,其中利用电商进行扶贫就行之有效。他在报告中看到,电商扶贫面临物流费用高、人才缺乏等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网络经济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贫困地区滞销的产品销售给全国各地,让贫困人口更有尊严地脱贫。

    加强顶层设计——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中国家层面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周建军表示,过去农业发展同质化趋势特别严重,看一个地区赚钱的东西,另外一个地区也会抢着做。我国农业体量大,市场和生产之间相对滞后,仅靠地区或农民自己很难把握准运行周期。所以,现在不但应该强调农业发展,而且更应该重点强调不同地区、不同特点地方差异性发展。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刘振伟表示,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统筹考虑贫困地区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这就需要国家在产业布局、产业政策方面统筹考虑。我国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仍十分明显。将来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让一些好的企业尽可能在贫困地区布局,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虽然绝对贫困将消除,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说,要尽早研究2020年后的减贫政策。要立足于第二个百年目标,着手研究2020年后的减贫政策,进一步研究建立农村减贫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贫困治理体系。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3-02/8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