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科学看猪瘟放心吃猪肉

零零社区网友  2019-01-25  互联网

    编者按:我国历来有“猪粮安天下”的说法,猪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可见一般。自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后,猪肉是否可以放心食用,扑杀病猪是否会影响猪肉供给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此,本版邀请权威部门为广大读者答疑解惑。

    传播

    非洲猪瘟传播途径多种多样

    猪是如何感染上非洲猪瘟的?

    非洲猪瘟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血液侵入生猪体内。发病猪的各种组织器官、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都含有非洲猪瘟病毒,并可污染其接触到的圈舍、器具、垫料、饲料和车辆等。其他生猪接触到感染猪或其污染物,采食污染的饲料、饮水或餐厨剩余物时,都可能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另外,带毒的钝缘软蜱、蚊子叮咬也可以传播非洲猪瘟病毒。

    感染非洲猪瘟的猪会出现哪些症状?

    根据非洲猪瘟病毒毒力强弱,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4种。最急性型通常表现为无症状突然死亡;急性型典型症状包括高热(40.5-42℃),皮肤发红发紫、有出血点,呕吐、口鼻出血、便血,母猪流产;亚急性型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是症状较轻,死亡率低,病程持续数周至数月;慢性型呈现消瘦,体温偶尔升高,局部皮肤出现红斑溃疡,耳部、腹部、大腿内侧可能出现坏死,有的病猪可临床康复,但持续带毒排毒。

    非洲猪瘟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哪些非洲猪瘟跨境传播的途径主要有四类:一是生猪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和走私,二是国际旅客携带的猪肉及其产品,三是国际运输工具上的餐厨剩余物,四是野猪迁徙。

    在我国,生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生猪运输车辆和贩运人员携带病毒,是造成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市场

    扑杀有补助,消费端供应量充足,养殖户消费者都可放心

    非洲猪瘟会影响老百姓的“菜篮子”吗?

    我国生猪养殖量约占全球半数,居民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的60%以上,故有“猪粮安天下”的说法。非洲猪瘟对感染猪的致死率可达100%,且无有效疫苗和药物防治,对中国养猪业乃至肉类供给的威胁不言而喻。为此,国家一手抓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一手抓猪肉市场供应和生猪产能稳定。截至目前,各地在疫情控制过程中共扑杀生猪约95万头,约占全国生猪年出栏量的0.14%,全国猪肉市场供应总体上仍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没有出现因为非洲猪瘟引起市场猪肉断档的情况。

    针对猪被扑杀的养殖户国家的补助政策是怎样的?

    为了确保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弥补养殖户的损失,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就非洲猪瘟扑杀问题进行了研究,决定将非洲猪瘟纳入强制扑杀补助范围,暂定扑杀补助标准为1200元/头。各地可以根据猪的大小、品种等因素细化标准,也就是说大猪可以多一些,小猪可以少一些。国际上扑杀补助标准的通行做法一般为市场价格的50%—100%,我国现在的扑杀补助标准达到了市场价格的75%。

    2019年生猪价格行情怎么样?现在不少养猪场户想增加补栏,怎么看?

    下半年猪价看好,养殖场户应适时补栏。据监测,2018年12月份,全国生猪存栏同比下降4.8%;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8.3%,连续3个月跌幅超过5%的预警线,意味着今年下半年生猪上市量偏少,猪价上涨的可能性较大。1月份第2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每公斤22.22元,同比下跌27.4%,处于价格波动周期的底部。建议广大养殖场户在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养殖结构,增加补栏。我部也将督促各地进一步落实保障生产供给、畅通种猪和仔猪调运的相关政策,尽量保障肥猪正常出栏,补得了、卖得出,解决广大养殖场户增养补栏后顾之忧。

    防控

    非洲猪瘟防控是“持久战”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效

    为什么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难度大?

    非洲猪瘟病毒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我国特定的生猪产业发展现状相叠加,导致该病防控难度极大。

    一是非洲猪瘟潜伏期长,生猪感染后3周可能不表现临床症状,但病毒在这期间可通过多途径扩散,再加上全球尚未研发出安全有效疫苗,疫情预防难度大。

    二是我国生猪养殖方式总体还比较落后,全国2600万生猪养殖场户中,年出栏500头以下的中小散养户占99%以上,这些养殖户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不强、管理水平不高,部分养殖户习惯于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疫情控制难度大。

    三是我国老百姓普遍喜食热鲜肉,加之生猪的主产区和主销区分离,造成了大量生猪长途调运,而车辆消毒等措施没有跟上,切断疫情传播途径难度大。

    四是境外非洲猪瘟疫情频发,我国与疫区国家的人员和交往频繁,生猪及其产品走私活动屡打不绝,边境地区野猪种群密度和活动范围加大,导致疫情再次传入风险长期存在,根除疫情难度大。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叠加,决定了我国非洲猪瘟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为此,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各项准备,通过细化防控措施、巩固群防群控局面,逐步根除非洲猪瘟。

    为什么非洲猪瘟没有疫苗?

    目前,国内外之所以没有研制出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主要由非洲猪瘟病毒的病原生物学特性决定的。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庞大,基因型众多,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多样,可逃避宿主免疫细胞的清除,导致非洲猪瘟疫苗研发难度极大。

    现阶段已研制的一些非洲猪瘟疫苗,有些免疫效力不理想,有些存在安全隐患,尚不能临床应用。由于疫苗研发困难,基于国际非洲猪瘟防控经验,当前首要任务依然是完善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措施,同时强化新型疫苗研究的联合攻关。

    我国目前针对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措施

    2018年8月3日辽宁省沈北新区发现首起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我国针对非洲猪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一是强化应急处置措施,通过扑杀病猪及风险猪群,及时消灭传染源。

    二是禁止疫区生猪及其产品外调,限制生猪及其产品从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关闭活畜禽运输绿色通道,关闭高风险区生猪交易市场,加强生猪运输车辆管理,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三是禁止餐厨剩余物喂猪,加强规模猪场和种猪场防控,提升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保护生猪免受病毒侵害。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

    非洲猪瘟不感染人,为啥还要将猪扑杀并无害化处理?

    我们都知道,被感染的生猪是非洲猪瘟疫情传播的源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导致其他健康猪感染发病。为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危及更多的生猪养殖场户,保护生猪产业发展,我们不仅对感染发病的生猪进行了扑杀,还对疫点内的生猪和疫区内监测阳性的生猪进行扑杀,并通过化制、深埋等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对生猪饲养圈舍、运输车辆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对其他养殖废弃物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疫病不扩散,不传播。

    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应急指挥部信息宣传组供稿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1-25/84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