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机化导报记者孙红梅
2015年8月11日,《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意见》(简称《意见》)出台,《意见》指出,力争在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其中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到80%以上,机械化防治、机械化综合秸秆处理和机械化烘干处理水平有大幅度提升。2016年3月17日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在全国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目标,并将其纳入“十三五”期间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规划,从而揭开了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的序幕。随着2019年1月3日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的公布,三年共有302个县(市、区)基本实现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的部署推动下,各省以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创建为引导,以突破薄弱环节为切入点,以发展全程机械化装备为支撑,以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为途径,大力开展了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不断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要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就需要一个作物一个作物地抓,针对每个作物的实际机械化水平,找短板,有重点,出措施,实现精准发力。2016年,各省(市、区)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了一些基础好、有意向的县(市)展开了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创建,之后两年又以成功创建的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为榜样,交流推进经验,学习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找短板,聚难点,精准发力,掀起了示范县创建高潮。
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
各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的创建,有明确的时间表、任务图及保障措施。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将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为中心任务来抓,责任分工,落实到人,全力以赴,推动了创建工作的精准高效实施。山东、黑龙江、河南、江苏等全国绝大部分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示范创建县都成立了由政府一把手或分管领导为组长,以农机、财政、农业、国土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使涉农项目、农机、农艺、农资、资金、土地等整合在一起,通过建立多部门配合、多学科协作的工作机制,为推进全程机械化创建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山东高密市高度重视全程机械化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供销、农机、农业等13个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印发了《高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动员会、推进会,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农机局则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小组,从组织上、技术上为示范县(市)的创建提供了保障。山东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还将新闻单位纳入创建领导小组,通过新闻媒体强化宣传推广,搭建了农机推广服务平台、农机公共服务平台、农机教育培训服务平台、农机社会化服务平台、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共“五大服务平台”,以全面提升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山西怀仁市瞄准先进实用的新机具、新技术,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导向,以国家和省级农机化项目为抓手,在组织上保障,在政策上优先,在项目上支持,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农机、财政等有关部门和项目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组,连续5年以政府文件出台玉米丰产方机收秸秆还田作业补贴项目《实施方案》,为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辽宁法库县在成立领导小组的同时,还成立了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小组,研究制定《法库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有详细的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技术模式及工艺路线和进度时间表,把创建工作列入重点任务,进行专项督导,常抓不懈。
不仅组织上保障,各地还从资金上予以扶持。湖南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对示范片的1.78万亩作业面积机械化育秧、机械化植保给予补贴,向示范片三家承接作业服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放作业补贴资金16万元,还将惠众农机专业合作社纳入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强化了对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服务组织的支持,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深松作业补助、农业技术示范等资金和项目,向全程机械化重点区域倾斜。把各项资金集中在示范区,建立了整乡推进全程机械化试点村,为实现全程机械化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
提升了机具装备水平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
三年来,各争创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聚焦机械化耕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六个主要环节,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油菜、大豆、花生、甘蔗等九大粮棉油糖作物,通过强化行政推动、模式引领、农机农艺融合、装备制造使用结合,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及高质、高效机械化发展。
针对目前机械化水平较高的主要粮食作物,各地充分运用购机补贴政策,重点采取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来解决薄弱环节的机械化,大型、复式、智能化、信息化的高质、高效农机装备成为主流,也使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向高质量方向推进。河南杞县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高大新农机具的补贴力度,重点补贴大马力高性能拖拉机、玉米免耕施肥高速精量播种机、高效植保机、玉米籽粒收获机、节能环保高品质烘干机等高端农机设备,目前,该县的农机装备动力机械由小马力向大马力、由两驱向四驱,作业机具由单项作业向复合作业实现了较大转变。河北顺平县为了实现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的高质高效,针对精准作业、籽粒收获、粮食烘干储藏等薄弱环节,鼓励合作社购置精量播种机、大型低温烘干机和玉米籽粒收获机,配合烘干仓储设备,解决了小麦、玉米晾晒和储存问题。为提升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该县鼓励农机合作社购置大型高地隙植保机械,彻底解决了施药过程中重喷、漏喷、施药不均问题。江苏沛县加快小麦玉米轮作区烘干中心布局,共建成了60吨以上的烘干中心6个,在两种轮作区结合部建成烘干中心4个,批烘干能力达到1009吨。
针对机械化水平较低的其他作物,则着重解决适宜的机具不足问题,通过“机器换人”来提升机械化水平。黑龙江林甸县有针对性地扶持免耕播种、深松整地、秸秆打包等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机械,从而全面提升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河南鹿邑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补贴打捆机,每台县财政补贴1万元,针对四个示范基地的短板机具烘干机,在国补的基础上累加了省补资金,对创建示范县相对短缺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大马力拖拉机和高效植保等,进行了国补。民乐县是甘肃省马铃薯主食化加工原料生产基地,为提升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该县从马铃薯种植、管理、收获等关键环节入手,坚持边引进边开发,边试验边选型,边示范边推广,先后引进省内外8家生产企业的16种产品。同时,鼓励农机科技人员带职、带薪、带项目参与农机企业马铃薯生产机具的改进研发,并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和省列专项扶持资金,对购置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机具实行累加补贴和专项补贴,进一步推动马铃薯农机装备升级换代,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机具为主、小型机具为补充的马铃薯农机具体系,马铃薯产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鼓励土地规模经营夯实全程机械化基础
土地权属分散、流转困难,制约着农机作业规模化、标准化,也不利于科技含量高、能耗低、高效率、大功率、多功能农机具的大量应用,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影响着全程机械化的进程,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各地在推进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过程中,因地制宜,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
在湖南湘乡市,土地流转和“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同时推进,而且在实践中他们总结出,在目前阶段,“土地托管”具有很广泛的实践推广意义。通过土地托管,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和不流转土地的情况下,由合作社“土地托管”,取代“自耕自种”,将相对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品种、统一作业、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政策的落实,实现了合作社和农户的“双赢”,特别是农机经营者为提高种植环节效率,势必要提高种植机械化作业程度;为保证稳产、高产,提高病虫害防控能力,势必提高高效植保能力;为保证谷物品质,势必采用机械烘干技术。因此,湘乡市2016年至2018年,种植机械、高效植保机械、烘干机械快速增长,使用量成倍增加。
在广西,为了促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政府也鼓励农户将土地流转或托管给农业生产企业或合作社,农民一方面获得土地流转费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优先在企业或合作社里打工,获得土地的农业企业或合作社,将土地联片经营,实行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甘蔗亩产量由农户自种的四五吨增加到了六七吨。
在山西岚县,为了克服过去摊子多、规模小,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农机效益得不到充分显现等问题,政府充分发挥统筹功能,整合水利、农综开发、治汾、国土整治、农机推广、扶贫等各类涉农资金项目,五指成拳,捆绑使用,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整理、节水灌溉工程,多元投入建设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示范区1万亩。
在重庆,则对土地进行宜机化改造。自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推广,2017年,重庆市财政安排4000万元,带动业主投资7500万元,对10万余亩山地进行了宜机化改造;2018年重庆市通过农发资金启动近60个项目,计划改造7万余亩土地。截至目前,重庆共有26个区县的100余个项目进行耕地宜机化改造,累计建设宜机化地块10万余亩,打通了中大型农机装备立地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宜机化田块整治后,重庆的小田变成了大田,村民口中“馒头山”下的巴掌田、鸡窝地不复存在,而土地的宜机化改造不仅解决了大中型农机的立地问题,还增加了耕地面积。据重庆市农委介绍,耕地宜机化改造后,耕地面积增加了3%~5%,极个别地方达到了10%。大中型农机代替以往的人工或中小型农机,一亩旱地一年节约成本500元以上。
合作社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成为推动机艺融合重要载体
装备有了,土地条件具备了,推进全程机械化有了坚实的基础。各地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主力军作用,特别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有装备、有意愿、有能力承担这一任务。
在山东,威海市文登区通过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激发合作社活力;围绕主要产业打造示范点,形成推动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合作社集群;以农机培训的方式,实现建设一处合作社就是一处产业带动点的目标。全区5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中,国家级示范社3个,省级示范社2个,区级三星合作社3个,二星合作社10个,为农户更好地提供了“耕、播、管、收、运”全程机械化服务。
在山西,芮城县发展了38家农机合作社,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3个、机械化家庭农场32个、农机科技示范户148个,实现了十个乡镇农机合作社、机械化家庭农场、农机科技示范户全覆盖。
在河南,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态势明显,服务领域从主要农作物向特色作物、养殖业领域拓展;从耕种收为主向专业化植保、秸秆处理、产地烘干等全过程延伸。2018年,省部两级共计投入600万元开展全程机械示范项目,投入1.78亿元开展深松补助项目,还有其他农机化试验示范项目,均主要依托农机合作社实施。
在江苏,2017年和2018年分别从农机化产业发展资金中切块安排1500万元和1280万元,用以扶持建设省级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两年共扶持240个,这些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发挥了服务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盐城市亭湖区在创建过程中,每个镇建有1个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千亩示范片和1个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目前拥有各类农机经营服务主体166个,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覆盖面积达157万亩。辖区内5个涉农镇分两个年度、两个梯次完成了示范创建任务,85个村(居)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村(居)达79个,占比达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