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炜文洪瑛邓保群
中国的地理方志蕴藏无穷奥秘,“安吉”与“吉安”,同样的字眼,同样的寓意,一个在浙江,一个在江西,千百年来无人考证两地的关联,如今却因为“美丽乡村建设”一同走进人们的视野。
站在吉安大地,遥望700多公里之外的浙江安吉,让吉安人艳羡不已的,不仅那里是“两山理论”的诞生地,是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是首个国家生态县,更是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县。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为了绘就江南望郡金庐陵的美好画卷,自2006年吉安市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扩面提质,十几年来,吉安追寻着安吉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点亮“大美吉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陆续收入囊中。
最新最美的图画在于山水之间,画笔如椽,考验的是执笔者的底蕴与功力。“要围绕‘清净整洁是基础、形态有序是支柱、色块和谐是格局、主次协调是魂骨’的美学架构和‘和谐有序、富有生机、精益求精、高雅之气’的美学要义来理解美、把握美。”在2017年吉安市农村工作会暨新农村建设推进会上,市委书记胡世忠表达了他对“美”的独到见解。
十年磨剑,学赶安吉!在十多倍于安吉县的版图面积上瞭望吉安,“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一个个独具庐陵风韵的村落宛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在赣江中游两岸的青山绿水间,美不胜收。
顶着寒冬里的细雨霏霏,记者走进吉安,去领略“红色摇篮、文化庐陵、山水福地”这块烫金名片如何越擦越亮,新时期的吉安之美如何落地生根。
巍巍城郭阔,庐陵半苏州。拥有先天自然优势的吉安,树立系统化思维,点面结合,抬高标杆——
环境整治中的美学手笔
吉安森林覆盖率67.6%,水质和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类标准以上,自然生态之美看似与生俱来,但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美中不足”一直是决策者牵挂的民生“短板”。
一幅大美的图画,谋篇布局是成败之关键。2018年春,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场会在浙江湖州召开之际,《吉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同期启动。
这是赣江生态带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行动”。吉安从2006年全面开启新农村建设以来,吉安在抓实抓好美丽乡村建设上颇有心得: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十多年来,伴随着一批又一批秀美村庄的脱颖而出,“五美模式”(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八不八多”(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不等靠要、不占用农田建房、不沿马路搞建设、村庄不搞宽马路、民居门前屋后不过度硬化;多依山就势、多因地制宜、多搞庐陵风格的坡屋顶、多搞庭院绿化、多搞村庄绿化、多发展产业、多保留古迹、多发动群众)一度成为“吉安经验”广为传播。
说起这些做法经验,吉安市副市长王大胜脸上透露着几分自豪。他介绍道,就在乡村振兴元年,吉安搭建了乡村振兴“1+6”(1个领导小组、6个专责小组)组织框架体系,建立了专责小组联络员制度,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县级层面参照市里搭建的体系,有效落实末位乡镇管理机制,扎实推进4065个新农村点建设,13个县(市区)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推动农村环境升级。
走进“中国樟树之乡”——安福县各个村镇,樟香扑鼻。岗口村的古樟林遮天蔽日;王家堂村2000多年历史的“八爪樟”仍生机勃发;柘湖村的“蟠龙樟”滚动翻腾,威风凛凛……
“樟树抗二氧化硫、烟尘污染能力强,民间也有爱樟护樟的传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寮塘乡党委书记陈东方告诉记者,县内有400年以上古樟1万多棵,千年以上古樟200多棵,百亩以上樟树林50余处。
自然禀赋要坚守,人居环境要改善。安福县通过“一控、二改、三拆、四清、五治”(即控城乡建房;改立面和屋顶;拆违建房、危旧土坯房和蓝皮屋;清理裸露土、广告店招、菜园围栏和房前屋后杂物;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养殖场、非煤矿山和路边砂场等),清净整洁处处彰显。
村口一排引人注目的石狮把记者带入官田村江荫塘组。村子不大,但布局精巧,小景点多,乡土味浓厚,一些闲置老宅被改造为旅游设施。
“尊重村民意愿,让其主动参与,工作开展起来会很顺利。”陈东方说,村口的石狮就是老党员刘长开动员儿子捐赠的,还有的村民无偿让地、免费提供石料。
移步吉水县龙田村,穿梭于竹林栈道,路径清幽,五步一景,十步一画。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1公里水系景观带上,古石、古溪、古桥、古井、水车……好一派田园风光。
“我们能在水上做文章,得益于前期采取的垃圾清理、收集、转运一体化的第三方治理模式。”吉水县委书记袁守旺介绍,该模式将农村生活垃圾,以及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区、各乡镇圩垸、道路和县域内河流、山塘、水库的垃圾治理整体外包给专业化治理公司,垃圾治理全域覆盖。
“既环保,又省钱。我今天拿矿泉水瓶换了两袋盐。”在车头村垃圾兑换商店里,张大妈笑着对记者说,“大家养成了主动捡拾垃圾的习惯,村里变得很干净。”
近年来,新干县建成垃圾兑换商店102个,有机垃圾沤肥窖449个,从源头上给垃圾减量。车头村的太阳能垃圾沤肥窖刚投入使用,全村的厨余垃圾、瓜皮果壳统一运到这里沤肥,该举措可减少生活垃圾60%以上,每吨垃圾可产生有机肥200公斤以上。垃圾变废为宝,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漫步于吉安的村镇,视觉上最明显的冲击就是新旧房子区别不明显,和谐地融入了整体环境。打量细处,又总能被别出心裁的设计而暗暗赞叹。“我们在规划中很注意细节,连窗户的护栏都会考虑进去。凡20户以上自然村都纳入规划编制,并对规划执行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陪同采访的吉安市委农工部副部长刘小毛说。
翻身根据地,革命母胎盘。层林叠翠中,百处红色遗存熠熠生辉,民宿、旅游度假、生态种养等绿色产业蓬勃兴起,吉安大地——
红色故土上的绿色崛起
清晨,井冈山上大雾弥漫,黄洋界下的神山村静卧在绿色大幕下。白墙灰瓦的客家小楼错落有致,蜿蜒的水泥路干净整洁,潺潺流水一侧,农家菜馆正忙着打理生意,对面山头大面积的黄桃、茶叶等待着几个月后抽枝发芽。
昔日“麻雀飞过不落地,挑夫进村不伸手”的神山村如今成为旅游度假的“香饽饽”,年接待游客达25万多人次。品客家美食、编竹艺、打糍粑、赏桃花、摘黄桃、采茶叶等游玩项目办得日趋红火,村民收入从2013年之前不足3000元,到现在1.2万元,收入翻几番。
2016年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亲切看望慰问贫困群众,给予村民莫大鼓舞。短短两年多时间,神山村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把红色基因与绿色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了山区到景区的美丽蝶变,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2017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2018年来旅游的人比以前多,生意越来越好。”当上全国人大代表的村民左香云笑着说,自己的竹制品走深加工路线,附加值高,自酿的“神山竹酒”深受游客喜爱,已经注册商标。家门前,总书记曾与村民一起打过糍粑,很多游客慕名来体验,于是专设了打糍粑项目,客人打完可以带走,人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挣七八百元。
“政府给村民发了黄桃苗和茶叶苗,成立了产业合作社,大家都入了股,2017年还举办了黄桃节。”曾经的贫困户彭夏英一家现在不仅经营农家乐,还开起了土特产小卖部,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过去大部分青壮年村民都外出打工过活,如今大都回来入股创业了。
一面挂着27幅照片、照片中人人喜笑颜开的墙壁吸引记者驻足。“这是‘笑脸墙’,村民们脱贫后拍的。”村党支部书记彭展阳说。
据井冈山市委书记刘洪介绍,井冈山扶贫产业的发展思路是打造“231”富民工程,即打造20万亩茶叶、30万亩毛竹和10万亩果业种植加工基地,实现每个乡镇有一个产业示范基地,每个村有一个产业合作社,每户贫困户有一个增收项目。
开放式木栅栏,各式小盆栽,小清新民宿,欧式风情的建筑“苏莲托”……从头到尾的文艺范,这是大陇镇案山村给记者最直观的感受。
据了解,近年来大陇镇采用“1+8+48”(1家旅游公司联合8个村集体带动48户贫困户)抱团发展模式,搭建村民、政府、公司“三赢”的平台。该模式让村民获益良多,除了旅游收入,村民的荒地荒田、闲置房屋可用来出租,家禽和其他农产品还能通过电商进行销售。一些边、远、穷的村庄很快蜕变为魅力十足的绿色休闲新村。
以往,来井冈山的游客只知道“红色游”,现在,时尚风情的案山村也成了好去处。在这里,你可以到广阔莲塘旁漫步摄影、采摘莲蓬,去“光辉岁月”乡村俱乐部一展歌喉,坐在“苏莲托”里品手磨咖啡,入住“陇门客栈”放松身心……
“案山村的旅游发展路线弥补了井冈山单一的红色游,以及夏季游客爆满订不上房,冬天却萧条的缺点。”井冈山陇上行红墟坊乡村旅游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杨喜华告诉记者,公司就是依据当地政府“民俗、宜居、生态、养生”的发展理念来对案山村进行开发的。
“绿色产业不仅要追求美,还要实现富。”吉水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克龙说,吉水围绕“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定位,实施以稻虾共作为主,稻蛙、稻鳅、莲虾等为辅的稻渔综合生态种养模式,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全县共培育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42家,建成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面积1.26万亩。
在绿色产业富民的道路上,各区县大刀阔斧、各出妙招。泰和县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内,苏溪“田园乡村”、马市“蜀口生态岛”、武垦“乌鸡特色小镇”、禾市“槎滩陂水利风景区”、螺溪片“古村部落”的建设如火如荼;青原区投入5亿元,启动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项目;万安县实施新兴主导产业(中药材、柑橘类水果、有机茶叶)进田和富硒产业发展“两大计划”,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半亩园林数尺堂,凡花疏竹小池塘。保护利用好丰厚的历史文化名村资源,拓展乡村旅游业态,全景吉安——人文古村落遗珠放彩
走过一村又一村,一村更比一村美。
地因人传,人杰而地灵。素有“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写春秋”“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美名的人文故郡,让多少人驻足于此,流连忘返。
青砖黛瓦,悠长小巷,鹅卵石铺就的巷道蜿蜒曲折,在濛濛细雨中,闻着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樟树的香味,记者步入了800年历史的燕坊古村。
古燕坊人以仁义诚信经商文明于长江两岸,明清时代为赣商“江右帮”的主办,与徽商晋商三足鼎立于天下。
作为一个明清赣派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名村,村内102栋清代建筑、13座牌坊和8座宗祠规划整齐,布局合理。以姓氏区分的若干建筑群落、围合庭院,自然大方,风姿潇洒。每座牌坊或自成一体,或与院落布置搭配,不拘一格,造型各异。门楣的两侧有人物故事、名贵花鸟等雕花,栩栩如生。室内装饰工艺考究,字画满堂。村中10口水塘彼此相通,百余亩果树枝繁叶茂,一幅“村在园中、园在村中”的诗意美景。
2007年,燕坊古村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并先后获得国家4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特色景观名村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