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颗稻谷的“中国贡献”——袁隆平的追梦路

零零社区网友  2018-12-20  互联网

    □□

    周勉袁汝婷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常常说起自己的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81年,国务院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

    5年后,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但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

    经过9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它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1979年4月,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上,袁隆平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中国第一次将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经验传递给世界。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的追求和梦想。”袁隆平说。

    据新华社长沙12月19日电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8-12-20/80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