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吕珂昕
12月寒冬,不同于北方的严酷萧瑟,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普洱仍是一派山清水秀、花朵艳丽的景象。思茅昌盛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家昌家里的30亩咖啡园更是一片红红火火:今年光景好,咖啡结果多,一米高的咖啡树挤满了红色的咖啡果,也点亮了他心里的喜悦。
“我们合作社在2015年认证了公平贸易咖啡种植合作社。现在,社员们都卯着劲儿要把咖啡种好。咖啡质量好,未来被公平贸易商家选中的机会就大。一旦作为公平贸易产品出售,不但社员收益可观,销售商返还款还可以用于社区的公益事业。”邓家昌告诉记者。
邓家昌所说的公平贸易是什么?好奇之下,记者查阅了相关材料。从字面来看,公平贸易即是国际公平贸易组织倡导的“FairTrade”。根据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农研中心”)和公平贸易亚太地区联盟共同编写的《公平贸易50问》,公平贸易是一种建立在对话、透明及相互尊重基础上的贸易关系,旨在使贸易变得更加公平,使贫困农户获得更多价值链盈余。最终目标是让生产者在按照公平贸易条件和标准出售产品时,能得到更好的交易条件,包括价格、融资和付款条件,从而能够有机会改善自己的生活,更好地规划未来。同时,公平贸易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渠道,倡导他们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负责任的消费,以更合理的价钱购买优质的农产品,帮助农户减轻贫困。
公平贸易缘何产生?它能够给中国小农户带来什么?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调研。
公平贸易由消费者发起带动农户减贫增收
“公司90%的咖啡都是走出口,远销到欧美市场。2014年,一位欧洲采购商问我们是否具备公平贸易的资质,那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公平贸易。”云南思茅北归咖啡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家录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公平贸易的缘起,“公平贸易是由国际上一些有情怀的消费者群体发起,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发展中国家小农户的好产品,从而帮助小农户脱贫、支持小农户发展。这与我们带动小农减贫增收的理念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主动加入进来。”
原来,早在2013年,为帮助种植咖啡的小农户脱贫增收,在普洱市政府的支持下,当地11家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北归公司共同组成合作联社,通过公司龙头带动的方式拉动当地咖农的咖啡销售。2015年,北归公司正式成为公平贸易的认证出口商,在北归的带领下,5家合作社通过了公平贸易认证,开始向欧美消费者供应带着公平贸易标签的中国咖啡。3年来,合作联社的公平贸易交易量由最初的20吨增加到330吨,不仅参与的咖农人均每年增收千元以上,还为当地乡村建设、咖农自身发展赢得了百万元的贸易返还款。
“公平贸易认为,帮助贫困农户的最佳方式并不是直接向他们捐款捐物,而是购买他们生产的、符合标准的高质量产品,并通过帮他们的产品融入到全球商品体系中,使他们能够实现有尊严地增加收入、积累财富、最终摆脱贫困。”公平贸易亚太地区联盟中国高级顾问赵钧博士介绍,由小农户组成的合作社等组织进入公平贸易体系后,将通过两种方式获得收入,一种是产品销售设有最低保护价。在市场价格低迷的时候,最低保护价将保障小农户的生产成本不受损害;一种是来自销售商的贸易返款。一笔根据贸易数量返还小农户的款项,小农户组织经过民主协商后,可自行决定使用这笔钱改善当地道路、学校、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小农户的生产、生活、经济和环境条件。
地处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的北京老栗树聚源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有900户栗农,2010年取得了外贸出口权,2017年取得了公平贸易认证。老栗树的年轻掌门人、1995年出生的青年农人李思鹏说:“加入公平贸易将为栗农增收再创一条新路。当前,国内板栗的收购价并不稳定,忽高忽低。合作社成立后,不仅栗农收入有了一定保障,我们还不断提升板栗质量、打造品牌。现在加入公平贸易,除了想增加订单、为栗农创收外,我们还想将中国板栗品牌擦亮打响,让优质的燕山板栗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多认可。”
公平贸易能促进小农户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思茅昌盛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64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8户。合作社在加入了国际公平贸易体系后,公平贸易产品出口额逐年增长,贸易返还款也越来越多。2017-2018年度,合作社卖出138.6吨公平贸易咖啡豆,共获得了约26万元的返还款。
这笔返还款怎么用?邓家昌告诉记者,按照公平贸易要求,返还款的使用必须按照民主程序,经过全体社员的讨论同意。每次拿到返还款,他们都要召开全体社员大会,共同商议返还款的用处。“一年至少开三次全体社员大会。社员都非常积极,几乎很少有人缺席。”邓家昌说,“经全体社员商定,我们把返还款的25%用于合作社生产,提高产品质量;75%用于社区公益事业,已经修了8.3公里的砂石路,陆续资助了一个大学生和四个小学生,还帮助贫困户购买了生产资料。”
返还款只是合作社参与公平贸易收获的显而易见的好处。事实上,还有更多的收获是隐形的、润物细无声的。
“参与公平贸易对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北京农研中心合作社指导服务处副处长魏杰介绍,2015年,北京农研中心在调研时发现,公平贸易非常注重对合作社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的规范和监督。为了确保合作社真正发挥带动作用,国际公平贸易组织不仅制定了严密的章程制度,规范合作社的贸易分红和贸易返还款使用;还设有与认证机构相独立的审计机构,执行严格的审查程序,如审计员必须实地走访小农户,同一个审计员不能连续审查同一家合作社等。
“这些要求和标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小农户的参与积极性,促进了合作社的规范化运转,进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魏杰说。
作为国内第一批认证国际公平贸易的小农户组织——江西婺源溪头茶农协会的会长,俞京红同时也担任了公平贸易中国小农户协会会长。她对国际公平贸易组织的审计制度深有体会:“公平贸易为小农户合作组织设立了6级标准。刚加入的时候,标准大概有3页,随着小农户能力建设的推进,标准会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比较人性化的一点是它允许犯错误,审计员发现问题之后,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但如果限期不改,将被暂停资格甚至取消资格。”
公平贸易未来在中国前景可期
根据国际公平贸易2017-2018年年度报告,全世界已有75个国家的1600万农民和工人、1600个认证生产者组织加入了公平贸易。而在2017年,3万种公平贸易产品总交易额达到了84.9亿欧元。
自2001年认证了第一批中国茶叶协会以来,公平贸易在中国认证的合作社(协会)数量一直稳定增长。截至目前,已有18家合作社或协会获得认证,产品涵盖咖啡、茶、蜂蜜、苹果、板栗等。
“公平贸易认证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整个价值链(生产者—加工者—出口商—进口商—制造者—分销商),一直到产品的最终包装都需要经过认证。只有在满足了这一条件的情况下,产品才可以被作为公平贸易产品购买和销售。”赵钧说,通过这种方式,公平贸易打造了特别的价值链,链条上的每一方都有一个特别的ID(身份证明),每完成一笔交易都要上传官网、进入公平贸易系统。“一方面保障小农户取得合理收益和贸易返还款,一方面消费者也可以据此追溯产品,并确保自己的公益消费确实落实在助农上。”
2016年,北京农研中心全国首家开展了“北京市发展公平贸易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试点工作”,并借鉴国际公平贸易的良好作法,根据我国《宪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由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发起成立“京合公平贸易联盟”,尝试推动这种消费者和生产者双赢的贸易方式。
“北京、上海、深圳这些经济发达地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理念都已达到较高水平,如果让他们参与公平贸易,帮助农民增收,我相信很多人会愿意多花点儿钱来做这件事,正如之前大家踊跃购买滞销农产品一样。但是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监管,也出现过伤害消费者的情况。”魏杰告诉记者,“公平贸易则不同,它有专门的组织和一套监管体系对小农户进行指导,帮助小农户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质量更好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平贸易不仅为小农户为主的合作社开创了一个助贫的细分市场,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购买更安全农产品的消费渠道。”
“公平贸易在中国是有前景的。”邓家录站在公司自有的咖啡种植园里,满山红果映红了他的脸庞,“我们常说农产品是‘粒粒皆辛苦’,消费者吃到好东西的前提是生产者的辛勤付出,但目前付出的人还没有得到相应回报。给予好产品真正的好价格,就是认可生产者的辛苦,对生产者的尊重。中国消费者正在崛起,消费观也在改变,随着公平贸易慢慢为大家熟知,我想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