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头雁好攻坚 农村新报讯 记者 方桐 通讯员 刘时义 孙东进
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后备力量匮乏,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进程。近年来,属深度贫困地区的咸丰县在忠堡镇板桥村公开优选村级后备干部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公开招考录用、分类锻炼培训、全域动态使用、统筹落实待遇”的村级后备干部管理新机制,全县11个乡镇(区)储备村级后备干部300余名,其中,35岁以下169名,中专及以上学历196名,成为咸丰建村强村、脱贫攻坚的有生力量。今年9月,中央组织部对该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公开优选村干部不再后继无人
清坪镇,下辖34个村,其中8个贫困村。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管理能力弱化现象较普遍,部分村的党支部书记换了一茬又一茬,面临无人可换的窘境。 “村支书是村‘两委’的领头雁,村‘两委’又是全村群众的领头雁,领头雁不优,会影响建村强村、脱贫攻坚的进程,选一批优秀的村级后备干部,显得非常迫切。”清坪镇党委组织委员李兵说。 该镇党委研究决定,借鉴板桥村经验,按照“因村定额+统一招录+严格考核”的模式,面向全镇公开招录村级后备干部。今年,40余人参加了招录考试,其中不乏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退伍军人和致富能人。 28岁的谭宽,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当被问到为何放弃高薪回乡报考村级后备干部时,他满怀激情地说,“独行快,众行远。一个人的高薪只能改善一个家庭的生活,一个村的发展却能改善全体乡亲的生活。我想用自己所学,领着村民早日摘掉‘穷帽子’。” 最终,11人成为清坪镇村级后备干部。他们到村后,认真学习新形势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党建和精准脱贫等业务知识,俯下身子向老村支书讨教在村工作经验,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岂止清坪镇。2016年以来,全县各乡镇纷纷公开优选村级后备干部,填补“离职书记”空缺27名,村干部“后继无人”等难题得到有效缓解。
三级培育后备干部学会“耕田”
今年2月,因家庭劳务压力大,忠堡镇铁厂溪村村支书邓启斌无奈辞职。他盼望着能来一位年纪轻、懂得多、会治村、能带富的村支书,带着村民建村强村。 邓启斌的“盼望”,在以前确实是难事。新招录的村级后备干部,大多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不懂农村业务。“不会下田,怎能耕田?”忠堡镇党委书记李成舟说。 为此,咸丰县搭建“县级集中培训+乡镇跟班学习+村级一线锻炼”的三级培育平台,着力解决后备干部“本领恐慌”问题。 赵寄凯,忠堡镇村级后备干部。接受三级培育期间,他可没少碰“钉子”。在镇党政办跟班学习时,一次,他通知一位村支书到镇里开会,语气生硬,结果被对方挂了电话。镇党政办主任宋剑锋提醒他说,“和群众打交道,要带着感情去交流,多用您、请、麻烦和谢谢。”一年后,赵寄凯变得很接地气,待人接物更有耐心、更加细致。 在接任铁厂溪村党支部书记后,赵寄凯结合村里实际,改进了县里集训时学到的“一推两议”工作法,建立了“老百姓有申请、小组有推荐,村委会审定、村民大会评定、公开公示确定”的“两有三定”机制。小河沟的组级路原本规划3米宽,不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经过“两有三定”后,公路被扩宽到5米,还改善了河堤环境,建成了公路沿线养生步道。 如今,该县县级培训528人次,乡镇“一对一”轮岗培养309人,派到村里一线锻炼263人,后备干部们的思想理论素养得到提升,社会事务管理、综治维稳、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大为增强。
好钢上刃村“两委”战力提升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咸丰县委书记郑东来多次要求,村级后备干部要选优用好,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 为此,该县及时将优秀的后备干部选派到村,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时,推选为村“两委”班子成员,有些则在届中通过组织任命、补选、聘用等方式,补充到村“两委”班子或定补干部队伍。 谭克勇是位“90后”,年纪虽不大,但已是“恩施州农业创业能手”。今年2月,他考上活龙坪乡村级后备干部,8月被任命为活龙坪乡马鞍山村党支部副书记。上任后,他以自己创建的富嘉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积极对接县里的农业产业政策,带领村民通过自种、土地入股、销售分红等形式发展脆红李500余亩,惠及140多户农民,其中75户是贫困户。“选好‘领头雁’不易,留住他们更难!”咸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宋爱军介绍,县里将定向使用、动态管理和激励保障三项结合起来,让后备干部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即根据乡镇考察、村级评议等情况,畅通后备干部“进出口”;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资水平的标准落实后备干部待遇,对副职定补干部“空职村”,推选后备干部任职,按主职干部80%的标准落实待遇;加大在村级后备干部中推选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推荐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力度,增强后备干部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目前,该县公开招录的村级后备干部中,有68人进入了村“两委”班子,成为所在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