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央首提农产品去库存 明年拟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网友投稿  2015-12-28  互联网



玉米库存。资料图

  ◎每经记者 张雯

  “去库存”,这种更多用于工业领域的词语,首次出现在了25日落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会议强调,当前任务是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结构合理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而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不仅是粮食“去库存”,种植结构亦将发生明显调整。

  “与往年相比,今年会议主要体现了三个亮点。”一位农业部参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第一今年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更着重提出了‘可持续 发展’的问题,第二提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第三是‘千方百计’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就是补短板。值得注意的是,弱化了对粮食数量上的要求,而对质量提出 了更高要求”。

  而在12月26日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2016年将实现100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同时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强化农业供给侧改革

  粮食库存高企、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农民增产却难增收,当前农业发展瓶颈问题集中且交织,对此,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当前农业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归纳为: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会议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结构性调整,第一是要适合消费需要,加强中高端农产品、加工产品的供给,改变当前我国低端农产品过剩且生产效率不高的局面。”上述与会人士告 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第二从发展方式而言,要通过‘一控二减三基本’,对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达到针对、高效,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去库存,要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降成本,要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补短板,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所以从农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很重要的就是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农业 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十三五’规划中一条主线就是要加快农业方式的转变,这个转变也可以说带有革命性,一个中心就是要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发展,并且要 全面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水平,不必再追求连年数量的增长。”

  玉米去库存压力最大

  当前,储粮量已经逼近历史峰值,而庞大体量的粮食沉淀在国库之中,新粮难储、陈粮难出。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自2012年秋粮上市以来,由于连续3年的主粮供大于求,我国三大主粮政策性库存持续大幅度增加,到2015年9月

  底,2015/2016年度三大主粮政策性期末库存已达到2.3亿吨左右,其中玉米库存1.53亿吨,稻谷库存6900万吨,小麦库存也达到了1800多万吨。

  过高的粮食库存,不仅加大国家财政压力,更将导致整条粮食产业链的“政策失灵”与“市场失灵”:上游的农民增产难增收,下游的加工企业成本高企,而中段的收储环节却仓容紧张。

  而另一方面,沉淀在粮仓之中的陈粮损耗加重。11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公布了《农业法》执法实施检查,结果显示:当前政策性粮食库存积压比较严重,有10%左右的库存达到或超过正常储存年限。

  “库存压力最大的是玉米,所以去库存更多指的是去玉米库存,包括去老库存和新库存两种。”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国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在这个方面,明年将着重研究粮食去库存政策,以及调整种植结构以更适应当前消费形势。对于老库存而言,主要是刺激下游加工企业收购国储玉米,那么明年抛 储价格应会相应降低,并且很可能会出台补贴南方加工企业运费的政策;另一方面,当前进行调结构,减少玉米产能。”

  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去库存:要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

  降成本:要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补短板: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2-28/77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