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让青山绿草共作证

网友投稿  2015-12-25  互联网

让青山绿草共作证

—看青海省脱贫攻坚如何“先行一步”

( 2015年12月25日  01 版)

    三年间,青海整合来自各个渠道的资金超过40亿元投入国家级贫困县同德,构建“大扶贫”格局,全方位的帮扶让同德发生了质变。

    本报记者孙林宁启文郜晋亮赵经平李飞

    青海省祁连县青阳沟村村民张富德这辈子辛辛苦苦盖了三次房子,但因为贫穷,盖起来的都是简陋的土坯房。

    如今老张年纪大了,眼瞅着没力气再盖房子了,反倒住进了砖瓦房。寒冬时节,阳光透过玻璃暖廊洒进来,满屋子都暖洋洋的。

    张富德的温暖,来自于省里的扶贫开发项目。近10万元的新房,各项扶贫资金补贴下来,村民自己只要掏几千块钱就可以乔迁新居了。现在,全村人都已经告别了阴冷。

    从青阳沟村出发,进入连绵群山之间、茫茫草原之上,从祁连山下,到河湟谷地,再到青南高原,及至柴达木盆地,全省39个贫困区县,处处可以感受到脱贫攻坚的温度。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人口需要这样的温暖。11月27-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5年时间,全部脱贫,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作为一个集西部欠发达地区、高原地区、民族地区和特困地区于一身的省份,青海任务尤其艰巨,同时却也底气十足。省委今年7月底召开全体会议,明确提出要在脱贫进程上“先行一步”,提前一至两年实现整体脱贫。

    青海的底气,来自于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来自于过去几年间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打下的坚实基础和累积的经验。“十二五”期间,全省扶贫开发一步一个脚印,取得显著成效,不仅使贫困人口从138.6万人大幅减少到了2014年底的53.97万人,并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扶贫开发之路。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这里,听各级干部谈思路谈工作,和农牧民们聊生活聊变化,了解这片土地上的群山草原之间,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扶贫故事,从中探寻脱贫攻坚的“青海经验”。

    靶向治疗让每户困难群众如期脱贫不掉队

    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了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而青海面临的,则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实现减贫任务,难度大,意义更大;要力度,更要精度

    浩瀚西北,大美青海。这里是一片美丽的土地,这里也是一片艰难的土地。

    我国扶贫开发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在实现6亿多人脱贫的同时,也进入了啃“硬骨头”的阶段,减贫的难度越来越大。而青海所面临的,则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

    虽然由于全省人口基数不大,青海贫困人口绝对数量并不算多,但是贫困发生率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倍。2011年,全省贫困发生率高达36.6%,相当于不到三户里,就有一个贫困户!46个县(市、区、行委)中,戴贫困县“帽子”的多达39个。

    针对扶贫的“硬骨头”,国家划定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而青海有40个县市位于六盘山和青海藏区的片区当中。许多干旱牧区和高寒山区或者资源匮乏,或者山大沟深,贫困程度极深,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区域整体贫困与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并存、经济建设落后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人口素质偏低与公共服务滞后并存,“三重矛盾”制约下,青海扶贫攻坚难度极大——

    资源富省、经济“穷省”的现实,决定了青海扶贫开发必须在有限的条件下精准施策;地域辽阔,但群山阻隔,地形破碎,位置偏远,干同样的事,在青海往往需要付出十倍于人的成本和努力;江河之源,万山之宗,青海的生态环境美丽而脆弱,发展的同时,必须守护好国家的生态屏障,不能为了生存而破坏生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多民族聚居造成的文化差异,考验着扶贫工作的智慧和耐心。

    这样的“硬骨头”怎么啃?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指出,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要研究采取更有力、更有效的过硬举措,多渠道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瓶颈制约,为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难度大,但意义更大。“全面小康”的列车,不能让贫困群众落下,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愿景更敦促着青海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分量和难度,青海有着充分的认识。在其他省份,扶贫可能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在青海,扶贫则是主要工作。

    “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事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青海的成功实践,事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青海坚持和拓展好。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奋斗目标,是向全省各族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各级党组织必须肩负的重大任务,也是对我们的意志、能力和作风的重大考验。”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强调。

    人一之,我十之!在这样的认识引领下,青海采取了超常规举措、举全省之力加快推进扶贫开发。今年7月28日,青海省委召开全会,专题部署扶贫攻坚工作。9月1日,《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开发条例》正式施行,扶贫进入依法推进的新阶段。

    这样一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从2011年到2015年,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由2265万元增加到8.5亿元,年均增幅54.9%。2014年,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人均投资230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4倍。在编制今年财政预算时,青海更是明确要求,其他资金预算可以按照去年规划制定,只有扶贫资金例外,必须高于去年。  

    有真金白银的投入,也有动真碰硬的考核。在青海省39个贫困区县一把手的政绩考核体系中,扶贫工作一项占了62.5%的权重。也就是说,扶贫工作缺位,政绩肯定不及格!

    有力度,更要有精度。越是啃“硬骨头”,越需要精准施策,最怕“手榴弹炸跳蚤”。对此,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要进一步分析基本特征、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制定脱贫规划,确定帮扶措施,监测帮扶成效,出台贫困退出办法,建立扶贫开发大数据。”

    “要充分发挥县级政府的主体作用,‘一县一策’‘一户一式’,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青海省省长郝鹏强调,要因村制宜、因户施策,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有针对性,让每一户困难群众都能如期脱贫。

    “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还要看技能强不强,最后看有没有残疾重病躺在床”,青海各级干部深入贫困地区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贫困底数和分布状况,还总结出了一套对贫困户把脉问诊的“五看法”。

    2014年,青海与全国同步完成了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还为全省贫困人口的贫根病灶拍了一张“X光片”:缺发展资金的占30.78%,缺技术的占17.11%,缺劳动力的占12.34%……有了这张“X光片”,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变得更易操作。

    精准施策帮到“点”,整县推进扩到“面”

    扶贫开发,需要树立合力攻坚的理念。青海创新扶贫机制,各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大扶贫”格局,让扶贫工作实现了既精准到点,又全面开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百姓们对这句话再熟悉不过了。

    2010年,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地方,不仅没有因受灾导致贫困加重,反而实现了大踏步的发展。

    “在全社会的帮助下,玉树重建工作迅速展开,城区建设一下子跨越了30年,许多贫困农村也大变样了。”玉树州副州长尕桑告诉记者,新玉树州玉树市的城区面积由震前的7.2平方公里增长至14.23平方公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翻了番。

    玉树的发展变化,当然有其特殊性,但其中所体现的这种合力攻坚的办法和理念,在青海扶贫开发工作中值得普遍借鉴。事实上,对青海很多特殊贫困地区来说,其扶贫难度几乎不亚于玉树重建!这要求青海必须创新扶贫机制,各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大扶贫”格局。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的同德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2年以前,这里是青南藏区的“集大穷者”:人多草少、环境脆弱、灾害频发,其他县区有的穷根子,同德全有;吃不上水、通不上电,没房子、没牲畜,戴着穷帽子的县区不算少,就数同德人头上这一顶最沉!

    2012年11月1日,《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规划》正式出炉,一场扶贫攻坚战吹响号角。各级各部门包括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有的修路,有的引水,有的建房,有的搞培训。各部门既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又按照规划引领,形成合力;既对每一村每一户精准施策,帮扶到点,又要实现整县推进,全面开花。

    “‘点’上的帮扶和‘面’上的推进必须同时进行。如果没有‘面’的覆盖,没有大的外部环境的改善,即便帮哪一村哪一户搞了什么扶贫救助,也只是一时之策。”青海省委副书记王建军说,“面上的问题,不是单靠一个扶贫部门能解决的,必须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云多聚雨,人多聚力。3年间,青海整合来自各个渠道的资金超过40亿元投入同德,全方位的帮扶让同德实现了质变。3年规划期满,同德成为全省牧区第一个提前达到退出贫困县标准的县。

    不过,放眼到青海全省,同德也只是一个“点”。青海并不是单纯“砸钱”去垒同德这样一个“大户”,而是要把这种“大扶贫”的格局在全省全面推开。

    “当然,对于青海这样一个财政穷省来说,虽然扶贫资金每年即便咬着牙也要挤出来,但要全靠自己投入,也不现实。”青海省副省长严金海说,“因此,在中央财政对青海扶贫开发支持力度逐年增加的基础上,青海也在想方设法,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来撬动更大的社会资本投入扶贫。”

    从三江源头的同德县,来到青海湖边的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哈勒景村,记者了解到,这个村子现在可以享受到1500万元的贷款额度,使得很多贫困农牧民发展产业有了“第一桶金”,而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这个贷款额度从何而来?海晏县扶贫开发局局长苏子珍介绍说,2014年,青海省扶贫开发局下达海晏县产业扶贫示范村建设资金300万元,哈勒景村和金滩乡新泉村各分配到150万元,以此为质押担保,可为两村村民各放贷1500万元。

    300万元就这样“秒变”为3000万元,使得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作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相当于“一个青海扶贫,九个青海帮忙”。

    对金融机构来讲,贷款发放有了扶贫资金实打实的担保,而且一旦产生不良贷款,将由扶贫部门协助清收、扶贫风险防控资金先行代偿40%,相当于为一笔金融业务的安全性先后上了两道“密码锁”。

    哈勒景村牧民阿红卫告诉记者,他今年就享受到了这样的金融贷款。阿红卫虽然不是贫困户,但按照规定,只要他能够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就可以申请扶贫贷款。他贷了10万元,其中2万元借给了贫困的村民才布腾·达日杰,用来养牛,阿红卫帮着指导、销售。

    “要是没有这个扶贫贷款,我自己还要钱呢,哪有钱借给他呢。”阿红卫笑呵呵地说。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2-25/7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