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限时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网友投稿  2015-12-23  互联网

限时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重庆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 2015年12月23日  01 版)

    图为渝东北城口县岚天乡大洪坝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

    本报记者唐园结邓俐黄朝武简承渊

    隆冬时节,地处武陵、秦巴深山的渝东南、渝东北地区云雾缭绕、白雪皑皑。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将此境地描绘成一片美丽和谐的世外桃源。

    然而,现实中“桃花源”所在的武陵山区,与秦巴山区一样,高山林立、沟壑纵横,地理条件复杂,人居环境恶劣,耕地、水源等资源性矛盾突出,千百年来与贫困相伴,“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民谚“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山高路陡土地薄,又缺吃来又缺喝”等,反映的便是重庆这片高寒山区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不易。

    面对祖祖辈辈挥之不去的贫困,性格火爆而坚韧的重庆人奋发图强,决意扭转命运。在全国扶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重庆从上到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五大功能区战略定位和自身贫困特点,誓以决绝恒心和坚定毅力“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日前,记者深入重庆山区探寻脱贫攻坚壮举,目睹了山里山外的新变化新气象,感受到了干群凝心聚力、合力攻坚的豪迈气势。

    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

    精准发力,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专项扶贫、专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脱贫攻坚只赶前不延后,要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出门就是山,土地在山间。点的是灯灯角,睡的是苞谷壳……”重庆贫困山区,绵延大山如同道道栅栏,贫困出不去、富裕进不来。

    重庆农村大、山区广,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38个区县版图中,有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4个市级贫困区县,贫困面之大、脱贫任务之重在直辖市中绝无仅有。扶贫开发是直辖之初中央交办重庆的“四件大事”之一。

    这是一次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把扶贫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不断加大扶贫力度,确保如期完成“2017年基本脱贫,2018年打扫战场”的攻坚目标,即18个贫困区县全部“摘帽”、1919个贫困村整村脱贫、165.9万贫困人口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

    “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说,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庆每一名干部都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加快推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要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只能赶前、不能延后。”重庆目标明确、意志坚定。

    方向已明,冲锋号已响,刻不容缓。重庆各区县形成了共识:贫困人口是重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扶贫攻坚是“底线性”工作,这块“硬骨头”无论多硬都必须啃下,这场硬仗无论多难都必须限时打赢。

    这是一盘庞大的民生棋局。

    “啃硬骨头就要瞄准贫困,找准穷根,集中力量,精准下药。”重庆市副市长刘强说,根据区县功能区战略定位,市里制定了“1+1+13”的扶贫攻坚政策体系,即《关于集中力量开展扶贫攻坚的意见》、《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以及13个方面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科学安排脱贫时序,把任务分解到每个部门,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区县,将年度目标细化到村户,决不落下一名贫困群众。    

    

    脱贫攻坚是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关键是要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戈新说,我们的着力点是抓住“精准”,精准识别哪些人需要扶,精准明确哪些部门去帮扶,精准配套系列政策举措,在生态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转移就业、教育医疗、低保“兜底”、金融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专项扶贫、专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这是一份厚重的责任担当。

    扶贫政策到不到位、工作落不落实,要看干部作风实不实、严不严。重庆着力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从政策支持、考核评价、绩效挂钩等方面,调动和增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对脱贫人口多、脱贫效果好的区县,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各显神通”抓扶贫,做到干部群众用对劲,贫困群众真脱贫。

    “脱贫摘帽必须实事求是,成熟一个摘一个,决不允许揠苗助长。”重庆要求当地纪检、监察、督查部门共同跟进,对目标任务落实不力的,对项目资金严重不落实、“跑冒滴漏”的,对“造盆景”、讲大话搞“政绩工程”的,对“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的,进行严肃问责和查处,让各级干部真正把贫困地区群众放在心上,把扶贫脱贫的责任扛在肩上。

    搬下山既要富口袋又要富生态

    因时因地整合政策,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重大决策在群众期盼中呼之而出,实现了山区贫困群众就近就地搬迁,从根本上斩断“穷根”

    巍巍青山,悠悠碧水。地处长江中上游的重庆,肩负着保护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国家战略。

    而这些保护区多处于高寒边远山区、深山峡谷和石漠化地带,有些地方甚至根本不适宜居住,破坏性耕作给生态保护带来直接威胁。

    既要使山区群众如期脱贫,又要保护两岸青山和一江清水,这考验着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重庆直辖以来,紧抓扶贫工作不放,通过异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方式,使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

    这些年,容易搬的和好搬的已经搬完了,剩下的是最难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硬骨头”。这部分人贫困程度普遍较深,乡土情结重,不愿意搬迁到离家远的地方。如果他们继续留在山上,仅靠那点山地,要实现同步小康根本没可能。

    思虑再三,一场宏大的扶贫方式变革在群众的期盼中孕育而生。

    2013年,重庆在整合原有异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财政专项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基础上,作出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战略决策,并将此作为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的头等大事和25件民生实事之首,计划用3年时间搬迁50万人,从根本上斩断“穷根”,促进贫困人口走上自我发展、脱贫致富良性循环之路。

    安土重迁,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山里的贫困群众而言,搬迁绝非易事。

    “搬与不搬,充分尊重民意,由群众自己说了算。”搬迁原则十分明晰,一切以群众得实惠为根本前提,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不搞强迫和行政命令。

    搬迁工作正式开始前,重庆做过扎实的摸底调查,从对象认定、实施程序、安置方式、资金筹措、目标考核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强化“精准”理念,防止搬富不搬穷、搬近不搬远。

    摸底结果是“民心所向”,第一次对区县的摸底调查,愿意搬迁的贫困群众就达到141万人。

    “做梦都想搬离穷地方!”在重庆黔江区濯水镇甘家坝搬迁安置点,村民冯锦非常满意迁入的新居,“再不像以前住在山里,山高路远不通电,土坯房一下雨就漏水,种点苞谷还被野猪拱了,孩子上学,单趟就要两三个小时,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

    搬迁搬的是民生,暖的是人心。往哪里搬、钱哪里来、房子怎么建、政策如何配套……这是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重庆统筹“10个指头弹琴”,从搬迁补助、房屋建造、户口迁移、安置点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强化扶贫搬迁政策,建立部门领导分片联系制度,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督查,研究解决搬迁中的具体问题。

    各区县、乡镇编制具体的操作性实施方案,对搬迁农户逐户规划,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安置方式,制定可行的筹资办法,全市形成了市级有总规、区县有详规、乡镇有方案、农户有“明白卡”的规划实施体系。

    “农民在山里苦怕了、穷怕了。听说扶贫搬迁政策后,积极性都非常高,争相报名。”黔江区区委书记余长明说,扶贫搬迁就是要帮群众挪穷窝、斩穷根、治穷病。依据摸底情况,黔江计划建设集中搬迁安置点94个,目前已建成64个,安置贫困群众2.7万人,安置率超过七成。

    深度贫困户是贫困群体中最需要照顾的,也是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关系到整个脱贫进度。

    “对于农村低保户、建卡贫困户、危房户等特殊困难群体,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予以优先考虑,通过政策调控来兜底。”重庆市农委主任夏祖相说,市级专项资金采取差异化补助政策,将深度贫困户的搬迁补助从一般农户的每人8000元,提高到每人1万元,让他们搬得起、住得舒服。

    各区县在市级资金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也制定了差异化补助政策,提高对深度贫困户的补助标准,黔江、忠县、武隆、开县等区县,对特困户每户增加补助3-5万元。

    巫山县有6000多人的搬迁需要政府兜底,县财政给每户深度贫困家庭配套3万元搬迁资金,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每人5000元的搬迁补助。粗略计算,一个3口之家的贫困家庭,从市县两级可以获得7.5万元的搬迁补助款。以每人30平方米、每平方米800元建房标准计算,7.5万元足够支撑建房费用,而入住需要的装修、家电等花费,则由对口帮扶单位统筹解决。

    在实施差异化补助政策的同时,重庆探索小额贷款贴息、地票制度、干部结对帮扶、社会爱心救助等多种方式,降低搬迁门槛,帮助贫困户搬出大山。

    2013年以来,重庆市级以上专项补助资金达到45.09亿元,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51.63万人,占目标任务的103.26%。今后两年,重庆还将完成搬迁15万人,实现山区贫困人口宜搬尽搬。

    树挪死、人挪活,搬迁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

    刘光兵是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龙溪镇老桥村搬迁对象户。2014年搬迁以前,一家6口人挤在1间老木屋和2间平板房,10余亩地种着马铃薯、玉米、红薯和果蔬等,地越种越薄,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如今,他在龙溪镇扶贫搬迁安置点购买了120多平方米的楼房和30平方米的门面房,利用外出务工学到的技术,开始了家装创业,稳稳当当年收入10多万元。

    随着农民下山,许多过去开垦的山坡地,退耕还林种上了果树,生态得到了改善。

    有产业脱贫才有底气

    脱贫既要“输血”也要“造血”。要彻底摆脱贫困,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独木难撑的格局,瞄准市场,创新体制机制,壮大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幢幢别致的二层小洋楼已陆续入住,小河绕村而转,冬日午后的黔江区中坝村静谧而美丽。这里是一处典型的搬迁集中安置点,农民在附近园区打工,日子过得充实。

    “搬迁农民有了事情做,才能安稳过日子。”黔江区委农工委书记姚培林说。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逐步能致富。重庆市农委副主任高兴明说:“我们着力改变传统农业独木难支的格局,在特色产业选择上下功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贫困户增收找到支撑。”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2-23/7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