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剂防治枣农“裂枣之痛”的良方
——乐陵市试验探索金丝小枣防裂果操作方案
( 2015年12月10日 07 版) 裂果霉变后
2015年喷施试验数据结果图
优质果
施用棒肥后根系下扎
2015年10月,李荣(左)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张福锁(中)介绍能调控根系健康的棒肥产品。
编者按歪瓜裂枣,原指农作物结实总会出现极少量的歪裂果实。因其卖相不好,不耐贮运,农家会给自己找个借口,说是“歪瓜裂枣更香甜”留下自食。然而,当裂枣大面积出现,这个借口最终难掩枣农心头之痛。今天,本版介绍山东乐陵市从土壤健康等综合措施着手,采取根本举措救治枣农“裂枣之痛”,望对生产者有所启发。
田晓红李建丽
山东乐陵市是金丝小枣的发源地和主产区,目前全市枣树种植面积为30万亩。2014年5月通过对乐陵地区枣农以及资深枣树专家的调研发现,目前困扰枣农最大的生产问题就是裂果烂果,由裂果造成的产量损失高达80%,同时,优质枣与烂枣间巨大的价格差异也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裂果成为枣农心头之痛。据了解,大面积裂枣现象不为乐陵市独有。我国2300万亩枣园,近10年裂枣现象呈现越来越严重趋势。
“枣农将裂枣的原因归结为9月份枣成熟期(上糖期)连续阴雨。”但是与枣农深谈后,农业部挂职乐陵市副市长、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处长李荣告诉笔者,枣农说过去也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枣没有裂得这么厉害。据悉,新疆一般没有降雨,但是有些建园较早的枣树现在也开始出现裂枣。为什么?
带着疑问,李荣带领团队开始探索。从2014年开始部署了多种试验,一是叶面喷施营养液,包括多种中微量元素肥料;二是根施土壤改良剂;三是套袋;四是搭雨棚防雨淋;五是掰枣芽推迟成熟期,躲过雨期等;六是检测枣园土壤理化性状等。
乐陵市农业局副局长梁军告诉笔者,他们从2014年6月开始在典型的枣粮间作地区部署了大量的防裂果试验,包括叶面喷施含钙类物质处理的防裂试验,多果套袋技术在金丝小枣上的应用,以及秋施基肥改善果树的营养状况。
2014年10月收获季节,他们从这些试验中观察到了几个效果较好的试验点,在2014年全市大面积严重裂果的情况下,试验组的裂果率在30%以内,试验效果得到了农民的一致认可。
2015年他们继续对防裂机理进行验证,同时还增加了错季节开甲(环割)试验,有机肥试验,棒肥试验以及喷施不同中微量元素的印证性试验。试验最佳处理的裂果率为15%左右,而对照处理为42%。通过对这些试验土壤样品以及枣果和叶片样品的采集测定,找到了金丝小枣裂果的内因和外因。
经过试验,他们有了突破性发现——裂果内因是土壤养分失衡,造成枣树生理性缺钙镁等中微量元素。长期大量施用高浓度三元复合肥,土壤中磷钾富集,磷多造成土壤有效钙降低,钾多造成根系钾与钙镁拮抗,植株叶片和果实中钙含量少。而外因,则是下层土壤板结,根系浮于0~20厘米表层,枣树不耐旱耐涝。若红枣成熟前期干旱,成熟期遇到雨水、露水则极易产生裂枣。裂枣在树上只要几天时间即霉变为烂枣。
梁军解释说,内因一是根系。枣树根系过浅,枣园土壤20厘米以下严重板结,根系对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空间小,利用率低。二是土壤。土壤养分失衡,土壤中K+、Ca、Mg等阳离子拮抗作用,以及磷对Ca的固定作用,使树上部无法吸收足够多的Ca,造成枣树钙营养不足,另外还缺硼、镁、锰等微量元素。外因一是树体。超负荷过载,影响林间通风、透光。二是气候。日灼、雨淋、露水等,也会引起果皮开裂。
找到了裂枣原因,他们摸索而成了一套金丝小枣的防裂果操作方案。梁军介绍说,一是施肥时期提倡秋施肥,适当施用花期肥。二是施肥方法以基肥适当深施(棒肥),目的引导枣树根系下扎。三是叶面补充营养肥,特别是钙、镁、硼、锰等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的肥料品种选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含钙肥料或提高钙活性的土壤调理剂等。四是枣树管理适当推迟开甲时间,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灌溉保持土壤含水量、降低除草剂的使用频率、采用套袋等防雨水措施。套袋虽然成本高,却是一种治标措施。
据笔者了解,因为裂枣烂果,乐陵市一批千年枣林曾有被伐之虞。而今,因为对裂果探因及防裂方案均见实效,这批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将重焕生机。乐陵下一步将在全市进行大面积应用推广,以解枣农心头之痛,让农民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