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联合国12月9日电(记者 殷淼)联合国粮农组织9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发布《农产品市场状况》报告。报告认为,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管理条例应着眼于改善国家粮食安全和其他发展目标,有 必要在国家一级采取切实方法扩大食品贸易和协调农业与贸易政策以实现国家和全球粮食安全目标。
该组织发布这份最新一期的旗舰出版物旨在减少目前各方在农产品贸易问题上所持观点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人坚持认为,自由贸易可促进食物的供应和获取,而其他人则考虑到近期的粮价波动,认为应当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对待贸易问题,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各种保障措施。
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贸易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仅食品,特别是由水果、蔬菜、鱼类、肉类和乳制品驱动的贸易值便增长了两倍。此外,经济地理状况 亦发生变化。拉丁美洲已取代北美,成为最大的食品净出口国,从而展现出一幅新的南南贸易的政治地图。同时,区域贸易协定数量激增。虽然农产品进口分布于很 多国家,但出口则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国,如巴西的食糖或美国的粗粮,这使得更容易出现供应中断。
与此同时,贸易模式正在出现新的和更细微的动态变化,包括全球价值链在农产品产销领域内的兴起和纵向整合。就此类发展趋势而言,尽管参与价值链 也为小型农户提供了重要的创收机会,但与价格问题同等重要的市场力量和标准化均触及到竞争性市场假设和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传统做法。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的 “超市革命”也在不断改变着机遇与风险之间的平衡。一方面,零售连锁企业打破商品购买习惯,采用直接采购办法,如最大的三家多国香蕉贸易公司所占市场份额 迅速减半,从2002年的70%降至今天的37%。另一方面,虽然超市通常面向城市低收入消费群体,但生产者或因没有能力为满足数量、成本、质量和统一标 准的要求进行必要投资而受到影响。
《农产品市场状况》指出,全球农产品贸易的预期增长伴随着贸易格局的变化和全球供应方面的多重风险都将使贸易及其治理对世界各地粮食安全的程度 和性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政策制定者所面临的挑战已演变为确保农产品贸易的扩大“能对消除饥饿、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起到促进而非阻碍作用”。 报告的副标题为“更好地平衡国家重点与集体利益”。它强调了贸易的作用取决于国家特点的不同,例如,收入、经济和土地占有结构,以及农业发展阶段和农民在 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程度。鉴于国情如此不同,有关制定国家贸易政策的国际规则应支持为减轻影响粮食安全四个方面(可供性、获取、利用和稳定)的干扰所付出的 努力。
报告说,协调短期和长期目标日趋重要,因为各种干扰因素在性质上差异巨大,而且由地缘政治、天气和政策导致的不确定性引发的市场震荡会更加频 繁。原本用于干预和保护国内市场免受全球价格波动影响的努力可能最终反而导致国内价格波动加剧,而农业鼓励措施在促进农业生产和效率以及推动更广泛的经济 增长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报告认为,适当的政策通常有赖于国内市场的发展程度和竞争性,并为参与者提供工具来管理风险。在尚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地方,国内支持政策不应完全被排斥,将粮食安全纳入到贸易政策的决策过程是使贸易成为可持续发展“推动者”和消除饥饿的核心目标的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