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西蜀粮仓”为何不愁种粮人?

网友投稿  2015-11-17  互联网

“西蜀粮仓”为何不愁种粮人?

——解码四川省崇州市农业“共营制”

( 2015年11月17日  05 版)

    本报记者张艳玲

    漂亮时尚的女大学生、吃公家饭的人民教师、开着越野车的退伍军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有“西蜀粮仓”之称的四川省崇州市,这些人突然与农业挂上勾了,各种有意思的新农人故事不断抢占当地媒体版面,引起社会热议。

    在工业化城镇化浪潮下,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在面临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普遍难题下,为何在四川省崇州市,不仅各种老把式种粮热情不减,还引得各类新农人加入“角逐”?

    答案就在崇州近年来探索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农户为核心主体,农业职业经理人、土地股份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新型经营体系之中。这其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基层智慧?引得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农业转方式会议代表也纷纷前往取经,记者走进崇州,为您解码“共营制”。

    1谁来经营?

    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共建共营”

    在崇州市梁景土地股份合作社办公室的墙上,有两幅详细绘制的梁景村地图,村里人能从地图上轻易找出自家的地块。梁景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故事就从这鱼鳞图说起。

    2011年,梁景土地股份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这两幅简易而细致的耕地鱼鳞图也就跟着上了墙。为了使入社土地一目了然,合作社将其涂上了醒目的红色。

    从一开始的不到百亩,短短几年时间,红斑呈几何级扩散,很快便突破千亩。

    梁景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迅速成长并非个案。在工业化城镇化浪潮下,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崇州依然受到冲击,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面临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难题。改变传统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模式,培养职业农民,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是唯一出路。但规模经营要如何推进?是引进工商资本还是培育种植大户?崇州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入股,工商注册率先在全国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推进土地股份合作经营,解决农业“谁来经营”问题。

    从2010年5月,隆兴镇黎坝村15组的30户农民自愿以确权颁证后的101.27亩土地承包地经营权入股,发起成立了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到现在,崇州已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225个,入社面积31.0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9.57%;入社农户9.09万户,占全市农户的59.14%。

    然而,与土地流转租金的普遍行情相比,将土地入股合作社的收益并不高。为何农民入社积极性却很高呢?“账可不是这么算的!”崇州市农发局党组成员刘波介绍,近几年,也有一些企业、个人到崇州来流转土地,主要用于种植苗木、草坪等,给出的土地流转费在千元以上,但随着苗木草坪行情的下跌,出现过老板“跑路”的事儿。这时农民发现,不仅流转费成了空,而且种过苗木、草坪的耕地已经完全被破坏,无法恢复之前的生产能力。

    2谁来种地?

    培育职业农民竞聘上岗“共营共享”

    以农户为主体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找到了一条低成本快速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路径。然而,由谁来经营集中的土地?崇州的办法是:借鉴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构建以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民CEO)为生产管理核心的“理事会+职业经理人+监事会”的运行机制。

    赵国喜是通过公开竞聘走上崇州农业职业经理人岗位的第一人。“还好我临时调整策略,最后可是全票通过!”直到现在,聊起当年那场竞聘,赵国喜仍然眉飞色舞。

    哪些人可以成为农业职业经理人呢?根据成都市出台的相关意见,农业职业经理人主要从大中专毕业生、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管理技能的种田能手、青壮年农民、有意投身农业事业的返乡农民工、城镇居民、复员转业军人和熟悉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其他人员中培养,需经过120个学时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学分达300分以上,拿到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值得一提的是,农业职业经理人还可以通过不断进修,从初级向中级、高级晋升。目前,崇州全市评定初级、中级、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分别达228人、62人、16人。

    在实践中,农业职业经理人与社员已经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共营共享”机制。一方面,地里要种什么并不是职业经理人一个人说了算,而要征求合作社社员意见。在利益分配上,则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共享模式:一是以杨柳合作社为代表的除本按比例分红模式,在扣除生产成本后,按纯收入1∶2∶7比例分配(10%作公积金、风险金和工作经费,20%为职业经理人佣金,70%社员分红);二是以千丰合作社为代表的保底二次分红,职业经理人按一年500元/亩付给社员保底收入,再按一定比例进行二次分红;三是以江源邓辕合作社为代表的佣金+超奖短赔,职业经理人按每亩50元标准领取年薪,田产目标实行“超奖短赔”。

    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中来,成都市进一步细化扶持粮食规模经营、设施农业建设、农机具购置、农民合作社等政策,倾斜支持农业职业经理人;初级、中级、高级农业职业经理分别还可信用贷款10万元、20万元、30万元,政府给予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50%补贴;为了解决后顾之忧,成都市还对农业职业经理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进行补贴。

    3谁来服务?

    构建四大服务体系实现“共营多赢”

    水稻收获后,农业职业经理人们又将进入繁忙的小春生产,梁景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牟崇伦打算种上麦子和油菜,而隆兴镇青桥村桥贵合作社想种植食用菌,桥康合作社计划继续尝试种冬草莓。

    随着专业的职业农民在农业生产要素的集聚与配置中发挥作用,政府开始退出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转而将更多精力投向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有发展潜力的、符合宏观发展导向的主体和领域,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品牌服务和农村金融服务等四大服务体系,以解决“谁来服务”的问题。

    尤其是在农业科技服务和社会化服务领域,崇州依托“一校两院”,建成了农业专家大院,还构建起了专家团队、科技推广团队与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上下互通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根据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原则,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组建综合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依托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以片区建立农业服务超市,崇州已经搭建起了农业技术咨询、农业劳务、机械化、田间运输、粮食代烘代贮、粮食银行等“一站式”全程农业生产服务平台。目前,全市建成农业服务超市10个、粮食烘储中心11个,农机化率达70%,服务面积20余万亩……

    比起传统针对千家万户的财政项目资金支持,以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为焦点的资金绩效显然更加有效。“因为在规模化生产条件下,农业职业经理人已经具有了经济人的属性,将更加愿意尝试新方法、新技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刘波说,一旦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引导,职业经理人将马上作出反应,测土配方肥的推广使用就是典型例子。

    统计显示,与农户家庭经营相比,由职业经理人经营的水稻种植平均每亩增产10%约110斤以上,生产资料投入与机耕机收成本下降15%约90元。

    “从微观层面看,农业共营制保证了各个参与主体的权益,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从宏观层面看,农业共营制使耕地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使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农民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晓鸣表示,“农业共营制”兼顾农户、专业组织、集体与国家等各方面的利益,实现了微观主体经营目标与国家宏观政策目标的“激励相容”与“多赢”局面。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1-17/74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