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旅游扶贫这张牌
( 2015年10月28日 03 版) 张伟宾
据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消息,推进扶贫开发将成为“十三五”规划十个目标任务之一。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如何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在2016—2020年内实现70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是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也是突出短板。日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容,中组部、统战部、铁路总公司等9个单位“入列”,表明国家将投入更多的政策、资源支持扶贫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国际极端贫困标准,我国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0%降到了2015年的4%。政府部门采取的开发式扶贫举措丰富而系统,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移民搬迁、以工代赈、金融扶贫、科技扶贫、整村推进……这些措施为推进我国扶贫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所有扶贫开发措施中,旅游扶贫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发挥着作用。昔日老少边穷,今朝富美家园。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全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人以上。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中,至少一半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村又可以带动70%的贫困户脱贫。越来越多的贫困乡村和群众,通过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
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和收入分配结构并不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参与市场、获得发展机会,因而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减贫的方式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剩下的贫困人群多为因病致贫以及丧失劳动力,很难从根本改变他们的状况,同时剩余贫困人口多处于发展条件差的地区,导致整个贫困深度大、脱贫难度大,政府的开发性扶贫政策和项目也需要加码升级。在这种背景下,既需要通过改革促进有利于减贫的经济结构调整,也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和更有力度的政府扶贫政策,而旅游扶贫则很好结合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旅游扶贫是“亲贫困”的经济增长方式,未来扶贫开发工作需要旅游扶贫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对于其他扶贫方式,旅游扶贫具有独特的优势。旅游扶贫是用市场机制来做扶贫开发,不存在“拉郎配”的概念。旅游扶贫效率高,通过旅游扶贫实现脱贫和发展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返贫率低,是“造血式”扶贫。此外,旅游扶贫门槛低,带动性强,开农家乐、在景区上班、卖土特产、以土地或宅基地入股,农户可以以各种形式参与进来。有专家表示,如果一地开展旅游扶贫,可以带动当地80%的人参与进来。综合拉动性强、扶助功能大、投入成本低、受益面宽等特点让旅游成为不少地区政府工作的重要抓手,很多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在经济上,在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面貌上,旅游扶贫也有独特的优势。开展旅游扶贫,贫困农户通过自由、平等的方式参与到市场中,能够开阔贫困农户的眼界,培育市场意识和参与市场的能力。相比于“给钱”“给物”的扶贫方式,旅游扶贫是让老百姓自己发展起来,不会存在“要施舍”的心理障碍,是物质和精神的“双脱贫”。无论是资源开发、产品设计与生产、市场营销与推广、企业管理与对客服务等,也无论是大企业的高管、还是自主经营的小业主,都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门技能。旅游业发展对于提高当地人的受教育程度、文化修养和专门技能等,有一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旅游扶贫还能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据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估计,“十三五”时期,全国通过发展旅游将带动17%,约1200万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预计2015年到2020年,在全国将形成15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受益农民5000万人,每年带动200万贫困农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旅游扶贫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但是旅游扶贫的这种作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和规划,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人力培训、标准制定和示范奖励等方面,为乡村旅游发展扫除障碍、创造条件,为旅游扶贫开发制定“路线图”“时间表”;社会和企业要抓好具体旅游项目开发,创新开发方式,“互联网+”、众筹旅游、旅游+养老、旅游+农业……为贫困地区引入更适合当地发展的旅游项目,在“发现美”的同时让更多人能更可持续地看到“美”;贫困地区也要在旅游扶贫人才队伍建设、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规范行业秩序和打造区域品牌上做好服务。政府、社会、企业,都来添一把手,共同把旅游扶贫“这张牌”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