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出了《关于2015年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外界多方猜测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予以了明确。《通知》指出:经国务院批准,2015年国家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1元/斤,相邻等级之间差价按每市斤0.02元掌握”。这可能是我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年。从明年起,玉米将会与棉花、大豆一样进入目标价格改革的行业。
自2004年起始的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政策,虽然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过渡性政策,其历史性作用似乎已经释放殆尽。我国目前面临的粮食“高收购量、高库存量、高进口量”,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由于政策性粮食主导市场,导致收购价不但大大高于市场价格,也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在国家财政背上沉重包袱的同时,种粮农民的增收难度也在不断增大。
从2014年开始,我国对新疆棉花、东北及内蒙古大豆纳入目标价格改革首批试点范围。这是对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具体表现。
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实行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后,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大豆。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放补贴。
从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试点情况看,推行农产品目标价格是大势所趋。应对目标价格改革,粮食生产应做到“五化”。
政策透明化
实行粮食目标价格后,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调动和保护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要透明化。
粮食生产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耕地资源。耕地资源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粮食产量和质量的高低,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制定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时,要将保护耕地地力作为重中之重。有关部门已初步明确,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进行调整,作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
适当规模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提高粮食生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要在支持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上有突破。有关部门初步明确的政策,将2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按照全国统一调整完善政策的要求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体现“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
在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时,要彻底改变对粮食生产的“特惠制”政策用于“普惠制”的弊端,切实提高补贴的精准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补贴资金要与耕地面积或播种面积挂钩,并严格掌握补贴政策界限。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再给予补贴。同时,要调动农民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意识,主动保护地力,鼓励秸秆还田,不露天焚烧。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补贴资金直接现金补贴到户。要采取公开、公示等办法,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对肆意妄为,违反补贴政策的行为,严厉查处。
品种优质化
失去了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格政策保护的粮食,要在市场上畅通无阻,就要在适应消费者需求上做文章。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对粮食消费的选择性越来越强。优质的粮食产品,无疑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产品。
当今我国小麦库存处于高位,但是,优质小麦却供不应求。加拿大、美国等优质小麦在中国市场成为“抢手货”。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进口数据显示,2015年9月中国进口小麦21万吨,8月进口34万吨,环比下降38.24%,同比上涨57.19%。1-9月进口小麦共计224.93万吨;在大量政策性稻谷出不了库的同时,国内优质稻谷,国家一级稻谷比如东北优质粳稻、南方黄花粘、丝苗稻谷等等,却不愁销路;普通玉米产量低,今年在安徽省太和县张槐村徐淙祥种植的抗病抗虫、增产潜力高的优质玉米品种庐玉9105高产创建示范田亩产2099.8斤,创出了安徽省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
“不怕货识货,就怕货比货”。滞销的粮食产品,大都是质量不优,不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只要适应消费者需求,就不愁没有销路。
优质粮食品种的培育,不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还需要高科技的支撑。为了避免一家一户实力不足、分散力量弱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各级农业部门,要在育种政策上支持,高度重视优质粮食品种的培育、选育、推广,惠及更多的农户。
在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的同时,还要着重注意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粮食产品的生产,一方面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种植规模化
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除了其它因素之外,生产规模过小,是一个重要问题。
全国平均计算,农户户均只有7.5亩耕地。按照现在的生产水平,在风调雨顺年景,年种粮收入也只不过7500多元。
在外出打工收入大大高于种粮收入的情况下,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外出。不胜体力劳动的农村妇女、老人,或者只种“口粮田”,或者粗放种田,或者弃荒。耕地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已经不是个别地方的问题;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问题,已经成为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提高粮食生产率,持续保持国内口粮自给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以上诸多问题,发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是有效路径。
粮食生产规模经营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将分散农户的耕地流转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解放了分散农户的生产力。
粮食生产规模经营解决了粮食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以现代农业为前提的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劳动生产力,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粮食生产规模经营解决了粮食品质的问题。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可以实现统一耕种、统一种子、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等标准化生产,改变了生产不标准,种子不统一,田间管理不规范,收获不得当等问题,使粮食的品质得到提高。
粮食生产的规模经营解决了农民增收的问题。一方面,农户通过流转耕地,既可以外出打工获得收入,又可以通过流转耕地得到地租收入;另一方面,规模经营者通过规模经营,不仅得到直接种植收入,还可以得到国家农业支持政策补贴收入。
从近些年的实践看,在发展规模经营中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耕地流转的强制性。有些地方采取下达指标,作为硬任务的办法,违背农民“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强制性流转农民的耕地,导致新的社会矛盾。二是流转耕地种植的随意性。国家鼓励耕地流转,旨在规模化发展粮食生产。而有些流转者在流转耕地后,根本不种植粮食作物,而是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有的甚至搞非农产业。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改进和禁止。
生产机械化
解决劳动力紧缺、劳动力价格日益上涨、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根本办法,就是大力推进机械化。
在当今我国工业企业,机械人换人已经日渐盛行。即将进入老龄社会的我国,发展粮食生产也必须依靠机械化。
近十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有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底,我国农机化发展史上第一部法律《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实施。此后农机化发展迎来了黄金十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10年累计投入超过1200亿元,补贴农机具超过3500万台(套)。农机化水平增幅超过法律实施之前35年的总和,农机工业总产值从854亿元增加到3571亿元。
2014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76亿千瓦,同比增长3.57%;农机化水平达到61%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全年累计完成深松整地作业面积1.5亿亩,超额完成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亿亩目标。
从粮食生产看,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结构尚不平衡。就地区而言,目前全国只有9个省份的机械化水平在70%以上,还有4个省份低于40%,贵州不到20%;就作物而言,三大主粮中小麦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双季稻地区机插秧水平机械化提高比较缓慢;烘干、高效植保、初加工环节机械化也刚起步。
适应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的需要,我国在农业生产机械化方面,要重点培育农民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让他们成为农机化应用新型主体。
对于广大农民而言,农业机械化要做到“三个落实”:
要落实好财政补贴政策,研制符合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先进农业机械,并确保农民买得起;
要落实好安全性,解决好农机使用的可靠性、适应性,让农民安全放心使用;
要落实好作业市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辅以燃油补贴和作业补贴,来提高使用者的经济效益。
产销一体化
实行粮食目标价格,其中的关键是生产粮食的销路和增值问题。
生产的粮食如果不能及时销售出去,劳动价值就不能得到实现,再生产就不能够继续进行。
生产的粮食如果仅仅能够卖出去,长期不能增值,农民也不可能持续增收。
解决粮食生产销路和增值问题,产销一体化是很好的办法。
利用互联网技术,常年跟踪、分析国内外粮食市场变化,根据消费者需要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和品种,按需生产。
与粮食加工、贸易等企业密切合作,运用订单生产的方式,确保粮食产的出,销得了。
运用物联网技术,发展电子商务平台,足不出门,就沟通产销,将粮食产品销往国内外。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提高粮食的附加值,进而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