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江清水向东流

网友投稿  2015-10-09  互联网

一江清水向东流

——浙江全面推进“五水共治”纪实

( 2015年10月09日  04 版)

    本报记者朱海洋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但在发展中,也遭遇了诸多“水之困”:一方面,每到雨季,浙江洪水内涝时而发生;另一方面,浙江虽以水乡著称,但仍有不少地区面临或资源性、或水质性缺水;更为严峻的是,近年来由于污染严重,一些地区“黑臭河”频现,一波碧水成浊流横溢,百姓迫切呼唤“可游泳的河”。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2013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重大决策,并明确要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两年来,浙江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壮志和“壮士断腕”的豪迈斗志,全省上下众志成城、真抓实干,“五水共治”成破竹之势,河道水体大变样,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

    水乡之困

    2013年,“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水困余姚”等系列事件,让浙江的水频频置于风口浪尖,也将“水乡之困”暴露无遗。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时,浙江八大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有的甚至相当严重。

    污染表现在水里,根源却在岸上。剖析造成水环境污染的原因,“罪魁祸首”便在于低层次产业产生的工业污染。在浙江工业废水排放中,纺织、造纸、化工三大行业占了65%,但三者的工业增加值比例却仅占18.2%。正是这些产业背后众多的低小散乱企业,严重透支着环境。

    除“水脏”困境之外,浙江还面临“水少”与“水多”的矛盾。一方面,浙江虽为水乡,但人均水资源量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日益严重的污染,更是让水质性缺水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多雨时节,频发的洪涝灾害又成了浙江治水最大的心头之患。

    “这些由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根子在于经济传统粗放增长模式,而这也是浙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烦恼。”2013年,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多次就经济转型升级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下基层调研,回来后,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2013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重要部署,决定全面打响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主要内容的“五水共治”攻坚战。

    五水共治

    “‘五水共治’是项系统工程,好比五个手指头,既要能攥成一个拳头,集中力量、重拳出击,又要善于弹钢琴,统筹兼顾、分清主次。”夏宝龙形象地比喻道。他认为,“五水”中的治污水,是五指中的大拇指,属最紧迫的突出问题,最为百姓直接感观和深恶痛绝,也最能带动全局。

    在重拳治污水中,浙江首当其冲就是“清三河”,即治理黑河、臭河和垃圾河。在各地强势推进下,2014年浙江全面完成了垃圾河清理,截至今年8月,已累计完成5000多公里“黑臭河”的治理验收。

    浙江省治水办常务副主任方敏介绍说,除了“清三河”外,浙江治污的主要手段还有“两覆盖”和“两转型”,前者即城镇截污纳管基本覆盖,以及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基本覆盖;后者则是指抓工业转型和农业转型,加快高污染行业的淘汰落后和整治提升,以及推进种植养殖业的集聚化、规模化经营和污物排放的集中化、无害化处理,以达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目的。

    治污为先,浙江齐抓其他“四水”,实现协调并进。对防洪水,重点推进强库、固堤、扩排等三类工程建设,强化流域统筹、疏堵并举;排涝水,则重点强库堤、疏通道、攻强排,打通断头河,开辟新河道,着力消除易淹易涝片区;保供水方面,重点推进开源、引调、提升等三类工程建设;针对抓节水,重点改装器具、减少漏损、再生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示范。

    建设资金从哪里来?据介绍,目前浙江已建立了政府、市场、公众多元化的投资体系,省财政7年内将筹措600亿元资金用于治水,各地“三公”经费削减30%以上全部用于治水,同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项目投资。

    产业转型

    水晶被称为浦江县工业的“五朵金花”之一,该县产量占全国八成以上,加工户数多达2.2万家,全县有近半劳动力从事水晶或与之相关的产业,还吸引了2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水晶给浦江带来繁华的同时,更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因水晶加工时,需用大量清水冲洗和降温,而众多小作坊往往直接将废水排至溪流,沿岸居民为此上访不断。

    “水环境污染,表现在水里,问题在岸上,根子在产业。”浦江县委书记施振强介绍说,此前县里曾两度下决心整治水晶业,但都遇到强烈抵制,一些加工户甚至连续几日围困县政府,“因为牵涉的利益面太广,两次整治都不了了之。”

    转机出现在2013年。水环境污染最严重、矛盾最突出的浦江,首当其冲被列为浙江治水的重点和焦点,夏宝龙亲自督战浦阳江。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晶产业整治行动,迅速席卷浦江全境。

    两年间,浦江重拳整治,关闭两万多家水晶加工户,同时关停了300多家印染、造纸、化工等污染企业,以及600多个低小散畜禽养殖场。整治后,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浦江投资近20亿元建成水晶产业集聚区,今年年底前,1200多家水晶企业将全部搬迁入园。记者看到,在该集聚区内,产业层次、装备水平、环保设施等均有大幅提升。

    以治水为突破口,发挥倒逼作用,浙江一手抓重污染、“低小散乱”企业的整治打击,腾出环境容量,留出发展空间;另一手抓规模大、工艺先进企业的集聚发展,实行集中治污。这种疏堵结合的理念,成为浙江治水的“复方剂”,而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引进优质重点项目,则大大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河长”治水

    治水中,最难的就是“流域性”难题。许多跨行政区的河流,此前虽一直都有治理,但常深陷“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原因在于:上下游各扫门前雪,没有真正形成合力。这个问题不解决,治水恐难以奏效与持久,对此,浙江提出了“河长制”,以破解“多龙治水”之困。

    根据河道分级情况,浙江设置了不同级别的“河长”及责任单位。以钱塘江为例,其由副省长担任总河长,省环保厅为联系部门,流经的杭州等5个设区市、以及各县市区主要或分管负责人任河段长,同时明确与之相应的联系部门,以此类推向乡镇和村延伸。

    具体责任,省级河长主要负责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市级以下河长直接对相关分管河段负责,包括牵头水环境整治方案的制定、论证和实施,强化各级行政力量的协调和调度,各责任部门则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负责河道治理方案的具体落实。

    记者了解到,浙江对“河长制”考核十分严格,并与生态补偿、项目审批、政绩考核、经济奖惩等挂钩。从去年到今年,浙江已有567名干部因治水不力被问责。

    除了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行政资源,浙江还运用经济手段,逐步完善“谁污染谁治理”的生态补偿机制、“谁治理谁受益”的生态受益机制,去年浙江共查处环境行政处罚案件9916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036件,力度空前。同时,浙江还积极调动民间力量,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民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

    通过治水,浙江的河道基本清除了“黑、臭、脏”等感观污染,城乡环境得到大大改观。9月下旬,记者在浦江县后溪水库旁采访时,周边北站社区的居民楼月仙抱着孙女笑着说:“河水变干净,住在这里心情也好了。”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0-09/72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