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盘锦绣”强美富——辽宁省盘锦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网友投稿  2015-09-21  互联网

“一盘锦绣”强美富

——辽宁省盘锦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 2015年09月21日  02 版)

    纪实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明确了明晰的路径。

    近年来,辽宁省盘锦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主线,坚持打生态牌,走特色路,实施品牌战略,走出一条具有盘锦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为我国农业转变发展方式树了个样板。

    本报记者于险峰张仁军

    金秋九月,正值辽宁盘锦稻香蟹肥、滩红苇绿之时,到处呈现出湿地之美、丰收之美、乡村之美。

    盘锦农业已经到了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这已经成为全市非常紧迫而重要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盘锦市委书记孙国相说:“农业是盘锦农业转型发展的稳定器,也是一张亮丽的名片,我们将打磨好这把利剑,在水田、苇田上做文章,在绿色高效上下功夫,在改革上要潜力,在流通体系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切实用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持续推进盘锦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美丽。”

    在全国“2015消费者最喜爱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选”活动中,盘锦大米、河蟹、河豚鱼均获得消费者最喜爱的农产品品牌称号。盘锦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所获取成果如盛满地域珍品的“一盘锦绣”,在环渤海圈中光彩夺目。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前提是要保证粮食生产。盘锦是北方粳稻主产区,土地资源有限,他们探索出了一条土地集约利用、高产高效的新模式

    富农——“一地四收”增加农民收入

    秋风吹,稻浪翻。在盘山县太平镇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里,万亩稻田一望无际。走在田梗上,记者发现田梗下暗藏玄机,原来下面是一条暗渠灌水道。

    “去年秋天开始在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暗灌明排的管道,灌水效率明显提高,原来灌一次水需要一天一夜以上,现在只要一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还能节水。”种了5000亩水稻的农场主郗向军向记者介绍说。

    在稻田的四周有防护网,一看就是稻田养蟹,但今年不同的是又增加了泥鳅鱼,实现在稻田里鱼蟹混养,大大增加了种田效益。郗向军向记者算了一亩稻田的效益账:“水稻亩产能达1500斤,亩效益在1200元左右,养蟹50斤纯利润又有800元,养泥鳅能得500元左右,再加上埝埂豆能有30多斤又得100元,综合算起来,一亩稻田收入在2500元以上。”

    在过去稻田养蟹的基础上,盘锦在全市推广稻、蟹、泥鳅鱼、埝埂豆“一水三养”、“一地四用”、“一季四收”立体生态高效种养模式,今年新发展6.3万亩。泥鳅鱼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15年全市完成泥鳅鱼养殖面积7.1万亩,泥鳅是盘锦市在打造大米与河蟹后的第三个农业品牌,盘锦市已经建设成为“中国泥鳅鱼产业第一市”。

    今年初,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意见,盘锦加快建设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在盘山、大洼两县各规划建设了一条现代农业示范带,总面积超过8万亩。

    现代农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农业机械化率,盘锦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率达93%,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凯地与长财两个农机合作社省级水稻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新建高标准温室1万平方米。

    盘锦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2723元,由全省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增速10.8%,居全省第一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595元,增速9%,总量全省第一。

    盘锦市市长高科说,按照中央和省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站在“互联网+”的时代前沿,盘锦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较早在全国提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理念,通过认养的方式经营以盘锦“蟹田大米”为主的系列农产品,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强农——“互联网+”增强品牌效益

    2015年4月20日,阿里巴巴建立的淘宝特色中国大洼馆正式开馆,这是由大洼县政府与淘宝网特色中国频道联手打造的O2O电商平台。大洼县是阿里巴巴农特产品溯源全国首家试点县,特色中国大洼馆是中国北方第一家县级馆,是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对接地方产业的重要电商平台,获得阿里巴巴集团的充分认可和全力支持。      

    淘宝特色中国“大洼馆”上线第一天,销售额就已突破120万元,成功刷新淘宝县级馆全国首日最高销售额,这个记录至今仍独领风骚。其中,作为首发单品出现的碱地柿子一天销售更是超7000件。

    记者在各个线下体验店里看到,盘锦当地特产应有尽有。大洼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将作为淘宝网与辽宁省农特产品生产、经销企业的对接平台,帮助中小卖家成长,培育一批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优质涉农电商企业。同时为全省5万多家涉农卖家提供专业、优质、高效、针对性强的线上运营服务。

    大洼县适应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改革要求,成立了认养农业总部基地,采用“政府公益性参与和公司化管理”的运营模式,主要通过认养的方式经营以盘锦“蟹田大米”为主的系列农产品。

    认养农业用现代的生产经营理念和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顺应了城市居民消费的新需求,拓展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空间,是新常态下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途径。采取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发展认养农业的做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机械化。

    企业受益农民也受益,新立镇杨家村村民张洪安告诉记者:“我家今年十几亩土地流转的钱加上2亩多被认养菜园的钱,差不多能出七八万元,我自己腾出身子进城打工,一年少说还能赚个三四万元,这样全算下来能比过去多收入6万多元。”认养农业让农民既得到了土地流转的收益,又可以就地就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认养农业倒逼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在人们对农产品消费理念是生态、安全、优质,大路货在认养农业这没有市场。客户要求提供生态、安全、优质的产品,还要通过手机实时看到自己认养的土地生长情况,也就倒逼企业必须按照现代农业的标准来组织生产。

    盘锦过去是个老垦区,农场多,农业改革的担子重。今年在王家农场试点,积极探索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集团化发展道路。王家农场实施土地整体流转后,彻底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效地促进了群众增收。

    盘锦正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年底前完成确权颁证面积46万亩,在全省率先完成确权颁证工作。今年盘锦还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着力解决了制约这项改革的三个瓶颈问题: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银行政策支持、抵押登记部门等。今年以来已经投放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02笔,共2152万元。

    盘锦的农业现代化以坚实的基础,为盘锦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要求,盘锦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宜居乡村,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美农——“都市农业”催生美丽盘锦“小桥流水人家,碧树绿草鲜花,疑似江南周巷,却是大洼王家……”这是某媒体记者到大洼县王家村采访时触景生情、随感而发的诗句。现在走进盘锦任何一个乡村,都像走进一座大花园。就连村庄的道路边,长的也不是野草,都种上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令人赏心悦目。

    让农民群众深刻感受到变化的不仅是整洁的街道和繁茂的花丛,现如今,盘锦市每一个村都经营或建设着一个规范的超市、节能环保的燃气站、标准安全的卫生所、便民亲民的大众浴池,让乡村有更多城市的现代元素,让农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超市进村价廉物美实惠。为了满足村民消费需求,杜绝农村假货市场泛滥的现象,盘锦市推动“万村千乡”超市进村入屯,在全市农村每个村屯建设一个标准化连锁超市,方便农民生活。

    村村建澡堂洗出心情。通过建设大众浴池,可以引导农民改变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盘山县得胜村村民陆万长说:“以前洗个澡我们得去镇里,现在好了,洗澡不出村,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得胜村在环境整治中进行了“平改坡”工程,村民们高兴地对记者说:“宜居乡村建设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平改坡’冬暖夏凉,强似城里住楼房。”

    “要不是村里在进行环境整治,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哪有人到我们村里啊,我哪能在家开上农家乐,在自家院里就能挣钱,家里的果园做采摘后也能多卖钱。”大洼县大洼镇石庙子村的隋春霞很是开心。都市农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盘锦农民从传统的种植养殖业等一产业转变成经营都市休闲农业的三产业。

    认养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给农村带来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也带来了农村环境的变化。在进行都市农业建设的同时,也有效地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人来了,村民就要想办法让城里人从干农家活拓展到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就要想办法留住人,起码是不能让他们干完农活后,再返回城里吃饭,办好“开心农场”。

    盘锦市各县区、镇村抓住契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在横向拓展农业功能,在纵向延伸农业产业链、就业链和效益链。并充分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打造一批乡村休闲旅游村镇和产品。加快推动农业与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形成“接二连三”的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综合能力。

    盘锦市农委主任梁建柏说,建设美丽盘锦是推动城乡特别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一场革命。在宜居乡村建设的深入实践中,盘锦成功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央要求、切合盘锦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9-21/71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