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干群共圆“小康梦”

网友投稿  2015-08-31  互联网

干群共圆“小康梦”

——贵州十五万干部驻村帮扶纪实

( 2015年08月31日  01 版)

    郭乾本报记者刘久锋

    “发展农村、富裕农民、锻炼干部。”这是贵州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最大目标。

    2013年以来,贵州省委着眼于农村扶贫攻坚,深化拓展“四帮四促”活动,在全省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至今已选派3批近15万干部,按照每组5人的标准,成队建制组成工作组蹲点帮扶,实现全省所有贫困村全覆盖,吹响决战决胜同步小康的冲锋号。

    他们自带行李、自带炊具,从机关奔赴边远山区、贫困村寨、广阔田野,一身土、两脚泥,和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老百姓说,懂乡音、解乡情、亲乡邻的干部越来越多了,我们的“小康梦”就离圆梦的日子越来越近。

    帮建一个好支部,留下一支工作队

    “城里来的驻村干部也会用苗语给我们讲新农合报销、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我们都听得懂。”雷山县丹江镇乌东村杨光敏老人笑呵呵地说。

    广大驻村干部深入村组庭院、田埂地头,“百姓龙门阵”、“夜访群众”、“院坝会”……大力推进“党的声音进万家”等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支农强农政策等,向基层群众传递着党的“好声音”。

    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归根结底要靠坚强有力的农村党组织去发动、推进和落实。基于此,各驻村工作组结合全省第九届村“两委”换届,配合县乡党委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着力配强村级班子。对今年排查出的946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贵州直接明确驻村工作组组长担任村“第一书记”,帮助理顺村“两委”关系、规范村级运转、推进场所建设、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基层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转化晋级。

    黔西县红瓦房村驻村干部董霞,针对村里以前矛盾纠纷多、没有办公场所等问题,多方争取,筹集帮扶资金共计28万元,建成便民服务站、群众工作站、农家书屋等,配齐了相关办公设备等基础设施。同时,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入手,着力增强村级班子战斗力、凝聚力,促使该村由“软组织”变为“硬队伍”。

    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是根本,不少驻村干部着手抓党建强基层。贞丰县大碑村驻村干部曾祥伟,协助村“两委”修改完善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村财务监督管理等制度,实现制度建设与时俱进。

    通过整顿班子,狠抓管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上来了,村民的心情舒畅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也开始增强。群众高兴地说,村里有了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播下致富金种子,托起农村小康梦

    “帮促者的责任,不在于一时轰轰烈烈,而是要掐断贫困地区的穷根,发展和培养老百姓致富的活水源头。”这是道真县浣溪村驻村干部郑华在帮扶中的深刻感悟。

    “这个老邱着实厉害,以前大家都看不起眼的红薯,如今却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宝贝,大坝村也终于有了自己的企业啦!”看到村里红薯粉加工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开阳县大坝村支书李太恒提起驻村干部邱国才,满是赞许。

    开阳县工信局驻村干部邱国才,依托大坝村盛产红薯的优势,多方协调筹集资金,帮助大坝村成功创办起第一个经济实体,每年可望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0余万元,让“烂红薯”变成了“金疙瘩”。

    威宁县新闻信息中心驻村干部沈光勇,指导迤那镇五星村村民陈杰创办利民生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让村里闲置劳动力到基地务工,学习中药材种植技术。目前,中药材种植从16个品种增加到30余个品种,辐射带动迤那镇7个村38个组1047户。

    帮助协调项目资金360余万元,完成河道治理、村庄绿化、街道亮化、阳光工程培训、肉鸡专项技术培训、成立种养植专业合作社……这是西秀区山京村驻村干部娄秀伟晒出的“成绩单”。

    “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各驻村工作组坚持走村入户访民意,调研开会定思路,会同村“两委”班子定规划,引导群众围绕市场调结构,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指导村民开发当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德江县铁坑村驻村干部杨波邀请有关人士现场座谈,问计问策、指点迷津。

    “我们村成立了果蔬专业合作社。”铁坑村支书张月清介绍,“上半年种植的反季节蔬菜虽然没有赚钱,但我们积累了经验。”目前,铁坑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常年种植蔬菜近300亩,空心李270亩、水蜜桃100亩,即将发展黑木耳3万棒……

    不在田间地头干,就在村民家中谈。“有困难,就找杨书记”已成为铁坑村群众的口头禅。

    真蹲实驻在基层、真金白银投向基层。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驻村干部帮助群众谋思路出点子74.9万条,协调项目资金91.9亿元,办理好事实事79.1万件。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多亲

    为双目失明的杨仁菊争取了6500元的助残发展资金和6000元的危房改造资金;帮助失独家庭潘元芬夫妇申请建房资金3.5万元、困难补助资金6680元,募集医药费2000多元、购买化肥200斤、送鸡鸭苗50只……

    “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老乡们却赠予我6面锦旗,4次集体按红手印挽留我继续驻村,我受之有愧!”面对群众厚重的“礼物”,凯里市万潮镇荷花村驻村干部吴立有些“忐忑不安”。

    “是张阿姨让我们姐弟俩感受到久违的母爱。”因为母亲因病去世,家庭贫困,遵义县骊龙居委会的李婷婷与父亲、弟弟一家3人挤在一间不足12平方米的窝棚里。

    驻村干部张小飞经常为他们家带去衣物和生活、学习用品,并对小婷婷进行“心理辅导”,资助她生活费。如今,李婷婷已经就读省经济学校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

    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一件件群众期盼的事,驻村干部都当成大事来办。织金县喻家坝村驻村干部王家庆,就是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诠释着什么叫“驻村”。

    白泥乡喻家坝村是织金县最边远的村之一,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距县城86公里。驻村两年多时间里,王家庆义无反顾地当起义务代办员,现已帮助群众代办各类民生事项100余件。

    同样,在台江县排羊乡富强村,驻村干部欧明珍也倍受群众爱戴,被当地老乡们亲切地称为“欧姐姐”。

    “小欧是我们台江人,苗话她听得懂,她一来就来看望我。”70多岁的孤寡老人欧阳千没有子女,老伴前些年病逝。欧明珍经常帮他抬水、打扫卫生和收拾家什等,每月给老人送去200元的生活补助金。“小欧对我太好了,照顾我就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欧阳千逢人便夸。

    欧明珍今年已经是第三年驻村。两年多来,她不仅争资金、找项目,更关心广大群众特别是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日常生产生活困难,并想办法加以解决。

    “跟老百姓相处,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会跟你讲掏心窝的话。”欧明珍道出了与群众相处的秘诀。

    关键时刻站出来,急难关头冲上去

    在严峻考验面前,广大驻村干部关键时刻站出来,急难关头冲上去,以身作则,成为了群众的主心骨。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剑河县盘乐村驻村干部王玉柳在地震来临那一刻,想到的是村子里为数不多的砖房里的老百姓安危,立刻折回到刚走访过的杨武弟家,将久病卧床的杨武弟从刚建好的三层小砖房里抬到安全的空地上……

    “危急时刻,他们挺身而出。”7月15日早晨8点,松桃县木溪村驻村干部田舒文在划船帮助群众转移财物时,突然听到岸边一名妇女在大叫“快救人、快救人”。大家还没反应过来,就只听“扑通”一声,眼疾手快的田舒文连鞋都来不及脱,就直接从船上跳进水里,一把抓住落水的小孩往岸上送。

    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受灾群众最集中的地方、抗灾救灾困难最大的地方,总能看到驻村干部忙碌的身影,听到驻村干部焦急的声音,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

    千锤铸重器,百炼成精钢。几年来,一批表现优秀、群众满意的驻村干部也在基层一线磨砺锻炼中成长起来,得到提拔重用。越来越多的优秀年轻干部在同步小康驻村的“集结令”下,奔向广袤农村,在基层一线铸就功勋。

    “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锻炼,比我在学校十多年学到的东西还多,我一定好好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谈到驻村工作,织金县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余飞感受颇深。

    贴近泥土,才闻得到泥土的芬芳。驻村干部走进农村,与农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实践中长了见识,聚了民气,长了才气,壮了底气,实现了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的“双丰收”。许多驻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驻村这段宝贵的经历将会影响一生。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8-31/7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