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警惕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非农化”现象

零零社区网友  2015-08-31  互联网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8日对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情况的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但亟须警惕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非粮化”“非农化”现象。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出现了工商资本到农村大量圈地现象,导致‘非粮化’‘非农化’情况的出现。如果对这一问题不加以关注,便会给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带来威胁。国家应对工商资本到农村圈地高度关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陈达恒说。

  “土地确权后如何保证农地的稳定性?如何控制‘非农化’‘非粮化’土地的扩大?对这个问题,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应政策。否则什么挣钱我就种什么,将来如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郭凤莲委员说。

  许为钢委员则从成本角度提出了对土地流转中“非农化”和“非粮化”现象的担忧。他指出,目前全国流转土地平均费用为每亩1000元左右,在流转成本高企的情况下,土地承包得越多,种粮赔钱的可能性就越大,土地流转后农地“非粮化”的可能也就越大。

  此外,委员们还对土地流转中过于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倾向表示了担忧。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不尊重农民意愿,定任务、下指标、强迫流转的现象。流转土地是个经济问题,需要按规律办事,不能为追求数量而流转。流转规模要适度,不是越大越好。”刘振伟委员说。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陈达恒也指出,目前,全国土地流转速度在不断加快,但各地发生的土地纠纷也日益增加。在个别地方出现了盲目追求流转规模的现象。“对土地流转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要大跃进,不搞强迫命令。这一点要引起高度重视。”陈达恒说。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8-31/70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