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如何走出粮食“三量齐增”困局

网友投稿  2015-08-26  互联网

 

  我国粮食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怪象,不但造成国产粮食的严重滞销,而且在进口廉价粮食冲击下,国家粮食库存居高不下。短期内使国内粮食流通受阻,财政支出压力增大,长期来看将势必造成粮食收购难、库存难、财政负担难,最终会致使粮食生产萎缩,农民利益受损,未来农业生产堪忧,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破解“三量齐增”困局,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走现代化生产道路

  农业生产方式如何,直接决定一国农业现代化水平。

  处于温饱水平之下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追求的是生产的数量。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摆脱温饱水平的我国,如今包括粮食在内的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裕。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从追求数量,转变到更多地追求质量上。

  社会变迁的重大变化,决定了农业生产方式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要从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型转变。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

  我国目前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效率比较低、效益也比较低。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十一年增产丰收,今年夏粮又获得十二连丰。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达到创纪录的水平,但是,仔细分析我国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并不高。国产优质小麦供不应求,每年都需要从国际市场购买;优质稻米占比很小,过多的普通稻米不但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而且不受消费者欢迎;诸如大豆、油菜籽等油脂油料,近年来因出油率低和市场价格高等问题,不仅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而且进口量不断上升。我国现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曾经是玉米出口国的我国,当今成为为数不多的玉米净进口大国之一。

  虽然我国对重要农产品,如小麦、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但是,由于农民种植粮食的效率低下,效益也很低。平均起来,种植一亩粮食一年两季的收入仅在1000元左右。不及2014年全国农民工月平均工资2864元的一半。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种植收入,在注重总量平衡和质量安全的同时,要特别注重结构优化。

  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例如重要的粮食品种小麦、稻谷今后一段时间仍然执行最低收购价。要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就要调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变现在对同一粮食品种,不分优劣实行一样收购价格的办法。按照市场需求,切实做到优质优价,劣质劣价。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粮食品种。既适应市场需求,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又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减少资源浪费。

  人多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为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耕地面积将还有减少的趋势,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异常艰难。在此情况下,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资源消耗方式必须尽快改变。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过去我国的农产品生产,主要是靠拼资源、拼消耗。为了促进农产品增产,我国化肥的使用量越来越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2013年我国化肥生产量7037万吨(折纯,下同),农用化肥施用量5912万吨。当前我国化肥施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亩均施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施肥不均衡现象突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城市郊区施肥量偏高,蔬菜、果树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园艺作物过量施肥比较普遍;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有机肥资源总养分约7000多万吨,实际利用不足40%。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化肥撒施、表施现象比较普遍,机械施肥仅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过量施肥、盲目施肥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也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

  我国水资源消耗越来越大,地下水超量开采,水井越打越深。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2013年全国总用水量6183.4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占12.1%;工业用水占22.8%;农业用水占63.4%;生态环境补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占1.7%。

  掠夺性的耕地经营方式,使耕地质量越来越差。据农业部统计,全国因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渍化、酸化导致耕地退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以上。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显示,南方14省(区、市)土壤PH值小于6.5的比例由30年前的52%扩大到65%,土壤PH值小于5.5的比例由20%扩大到40%,土壤PH值小于4.5的比例由1%扩大到4%。西北地区耕地盐渍化面积3亿亩,占全国的60%。其中,耕地次生盐渍化面积2100万亩,占全国的70%。据有关农业专家介绍,欧美国家粮食产量70%—80%靠基础地力,20%—30%靠水肥投入,而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仅为50%,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低20—30个百分点。

  重金属、大气等污染,使相当部分农产品不能食用,人们越来越受到食品安全的威胁。来自环境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耕地面积的10%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受矿区污染耕地3000万亩,石油污染耕地约750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染约75万亩,“工业三废”污染近1.5亿亩,污灌农田近5000万亩。

  有调查显示,珠三角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遭重金属污染,且其中10%属严重超标。农田“白色污染”也逐渐加剧,每年有50万吨农膜残留在耕地里,在15—20厘米的土层形成不透水、不透气的难降解层,对耕地质量构成巨大威胁。

  改变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的“拼”字国情,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化肥投入。改变化肥的过量投入,发展有机农业是有效途径。根据目前我国化肥过量投入的现状,应坚决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是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措施,也是促进节本增效、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有机肥料的使用。除了大力鼓励农民施用农家肥之外,尤其要重视资源广泛的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发展节水农业,减少水资源浪费。我国的淡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衡,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减少水资源浪费,既要研发节水农产品,又要因地制宜,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发展旱作农产品,还要大力发展喷灌、滴灌等新的灌溉技术。

  发展循环农业,保护耕地资源。一季连一季,年复一年的生产,势必造成耕地资源“疲劳”。改变耕地资源“掠夺性”生产方式,发展循环农业无疑是好的选项。

  在现行循环农业生产技术中,“共生共养”技术值得推广。以湖北江汉平原为代表的“稻虾共养”、“稻鱼共养”、“稻鳖共养”等,不但改善地力,不施用化肥、农药,还为农民增产增收找到新的出路。

  对于常年种植同样农产品的地区,可以采取间作套种,或者轮茬的方式,促进地力的改善。

  当今不少地方农作物秸秆漏天焚烧,已经成为大气污染新的渊源和社会安全的重大隐患。其实农作物秸秆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宝贵资源。利用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生产有机肥,可以减少化肥的投入;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不但增加农村清洁能源,还增加优质的沼液肥料;利用农作物秸秆喂养牲畜,不但减少粮食消费,增加动物蛋白来源,还增加有机肥料。

  发展科技农业,维护食品安全。科技作为“双刃剑”,既促进了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又为农产品生产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与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毒大米”、“毒面粉”“毒食用油”充斥市场,一定程度上是社会上利欲熏心的人利用科技造成的恶果。

  保证食品安全,就要利用科技农业的正能量。要实行严格的食品生产标准,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危害人身健康的添加剂。

  要采取严格的矿产资源开发法律法规,尤其是有色金属的开采和加工。凡是开采不达标、污染治理不力的企业,坚决予以关闭,并给予重罚。

  对于已经遭到污染的耕地,国家和地方政府要不遗余力地彻底治理。在没有达到安全标准之前,出于对人民安全的责任,一律不得种植供人民食用的农产品,改种其它工业用途的作物,或者林木等。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建立起从生产源头到餐桌的可追溯制度,确保人民食用农产品安全。

  在当今技术水平下,虽然不能改变“靠天吃饭”的大格局,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规律,依靠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来最低限度地减少损失。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

  在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要求高的情况下,发展农业机械化尤为重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耕地由一家一户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耕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不仅可以大大减轻农业劳动强度,还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率和产出率。新型农业装备的使用,还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计算机、手机等自动控制。农民在外,或者不出门,就可以请教农业专家、科技能人,实现资源共享。

  我国气象卫星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实现较长时期的农业气象监测预报。农民只要注意观察气象预报,就可以提前做好预防,减少灾害损失。

  脸朝黄土背朝天,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沿袭几千年的传统生产方式,注定要被新时代淘汰。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

  培养新型农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农民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充分利用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教育机构,国家免费招收农民子女,进行专业教育,培育新一代知识农民;各级财政、农业部门,要舍得投入,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举办农民急需的各种职业培训;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培训特色化、专业化,有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系统内对农民开展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人社部门要将农民职业技术职称纳入职称评定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培育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

  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增强我国农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资源有限,但世界范围广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为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东南亚国家,农产品生产水平不高,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而我国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明显。近年来,我国的杂交稻已经在这些地区成功种植,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土地广袤,人烟稀少,当地政府欢迎外国农业投资。我国农业投资者种植的农作物,已经顺利销往国内。

  广大的非洲地区,适宜多种农产品的种植,目前大片大片的耕地等待开垦者。

  我国的农业企业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政策机遇,一方面通过技术输出,为相关国家提供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当地农产品生产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劳动力输出,运用合作、租赁等办法,种植我们所需要的农产品,缓解我国耕地不足的矛盾。同时,通过多方贸易方式,以货易货,共谋发展。

  在利用“一带一路”政策、农业走出国门时,既要大胆,又要细心。最为重要的,是要认真研究投资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由于国体不同,民族特点各异,不了解当地国情,盲目投资,就得不偿失,甚至血本无归。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8-26/7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