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衔接服务商精细服务
“临安馆”带动区域特产“以销促产”
( 2015年08月25日 06 版) 本报记者朱海洋
驱车行驶在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镇和龙岗镇间的102省道上,一村口巨大的“淘”二维码总能引来无数目光。进入村庄,就连橙色的垃圾桶也印着天猫商城的标志,这一切都提醒来客:此村与电商关系“不凡”。
这个被誉为“坚果淘宝第一村”的白牛村,因山核桃而“发迹”,仅551户人家的小村,开了56家网店,去年全村电商销量破2亿元。
在剖析“为何淘宝网‘特色中国’临安馆人气持续火爆”前,白牛村的案例已给出答案——临安农产品电商“两园多点”式的空间布局支撑。“多点”即沿临安沿杭徽高速、各省道布局培育的各个电子商务专业村;“两园”则是产业基础——临安电子商务产业园和龙岗坚果炒货食品园,前者集电商服务、培训交流、物流配送等于一体,后者作为山核桃等坚果炒货的收购、加工、仓储和物流集聚区。
2005年,依托传统的山核桃产业,一批嗅觉敏锐的个体商贩最先“触网”,并带动周边人群开始在网上淘金。临安的山核桃本来就名声在外,加上其具备的保质期长、耐储存、不易碎等天然优势,网销市场一下子就被打开。
受此感染,2009年后,临安的传统企业也纷纷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同期,一大批诸如新农哥、谷的福等知名网络品牌异军突起。到了2012年,纯电子商务企业、传统农企、个体网商等三类经营主体层次已十分鲜明,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
为提高产业集聚效应,2012年5月,临安启动“两园”建设,同时组建行业协会。一年后,政府引入杭州闻远科技作为临安馆、产业带运营商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商。
闻远科技总经理余斌告诉记者,作为服务商,在促成政府政策、项目落地的同时,针对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从店铺设计、图片拍摄、营销策划、客服管理等多角度、精细化的服务,综合提升其运营能力。
在这种分工协作、配套发展的格局下,临安六成以上的山核桃走网销渠道,其他农产品品类也逐步跟上,导引着临安农业迈向“以销促产”。数据显示,仅依靠临安地方馆,去年农产品成交量在8000万元,整个市的农产品网销额则达到18亿元,位列全国县市区前列。
通过策划营销,各类农产品在网络中迅速引爆,为地方馆的整体推广带来流量。如2013年7月,由闻远科技策划的“天目小香薯”专题大促活动中,5天时间共售出临安天目小香薯10万余斤,相当于当时全市小香薯半年的总产量。
“要说经验,基于大数据分析对市场的预判,最终成就线上销售的连续大丰收。一些有远见的农民开始有计划地增加种植面积,以应对下次的销售浪潮,以销促产的机制开始出现。”余斌说。
在浙江大学CARD农村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曲江看来,地方馆惊人业绩的背后,更重要的是临安电商化逐步演进带来的成果。她将2005年到2013年的发展阶段概括为从“一品”到“一带”。“品”既是品牌,又是品类,从临安山核桃的地标特色产品,到区域公用品牌的建立和影响力打造,临安逐步将山核桃产业全面电商化,并拓展到坚果炒货品类;“带”顾名思义,即是从种植、加工、销售、运营到营销等分工明晰的产业带,并形成地域分工布局。
“2013年后,临安开启了另一个阶段,我认为是电子商务生态体系的打造。从以电商园区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到服务商的引入,从牵头成立行业协会,到电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及各项扶持优惠政策的出台,这中间,政府、服务商、行业协会和各类经营主体形成了有机互动。”曲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