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技中传承多彩民族文化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精彩看点及启示
( 2015年08月22日 05 版) 西藏代表团的《响箭》。
浙江代表团的《畲寨嬉锅》。
台湾代表团的《抛陀螺》。
本报记者蒋培玲文/图
8月9日~17日,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在9天的比赛中,各族运动员不仅为全国人民奉献了技艺高超、令人拍手叫绝的激烈比赛,更奉献了一场又一场内涵丰富、地域文化浓厚的精彩表演。作为一个特殊载体,民族运动会既诠释了“平等、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更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民族体育文化的基因库
北方草原的“蒙古式摔跤”搏克、西北回乡的“平民曲棍球”木球、西南壮乡的“中国式橄榄球”花炮……本届运动会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以及台湾地区的34个代表团、56个民族、6240名运动员,参加17个竞赛项目和178个表演项目的角逐。
和其他运动会不同的是,民族运动会的表演项目远远多于竞赛项目。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表演项目,颜值高、趣味强,成为民族运动会这个大舞台观者如潮的重要原因。
中国56个民族拥有几百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数量巨大,内涵丰富,流传地域广阔,参与人数众多。但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正是少数民族运动会的举办,这些项目才得以被发掘传承。
“没有民族运动会这个平台,‘赶牛’将面临失传的困境。”赶牛是宁夏西海固地区放牛娃发明,流传于宁夏泾源县回族群众中的一种草根运动。宁夏代表团赶牛项目的教练李光辉说,现在生活方式改变了,继承这项体育运动的人越来越少,民族运动会的举办,使得这个项目得到发掘传承。
1953年,在天津举行的首届民运会,参赛运动员仅有来自13个民族的395人,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分别只有5个和3个。经过60年的发展,2011年在贵州举办的第九届民运会,参赛运动员有55个民族的6773人,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分别达到16个和188个。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丹珠昂奔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是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背后承载着的历史和文化,对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民族运动会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人类体育文化基因库。
民族特色文化的传习所
不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起源于民间的生产生活方式。比如流行于湖南、湖北等地的高脚竞速,原本是土家族、苗族人民在地面积水的雨季涉水过浅河的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过河已经不再需要高脚了,但是这种过河的方式却保留了下来,成为现在的一个体育竞技项目。
目前,不少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像高脚一样,面临“被遗忘”或者“消亡”的命运。民族运动会的举办,让这些具有较高观赏性和竞技性的项目得以保存,并代代传承。
来自湖北利川市的刘守红是湖北省肉连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带着自己的团队在民族运动会上做了表演项目《肉连响》。肉连响是一种源自湖北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演员用手掌击打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得名。肉连响节奏明快,表演滑稽、诙谐,娱乐性强,深受群众欢迎,并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比传统的“博物馆式”静态传承,在民族运动会现场表演,是一种更好的活态传承方式。“民族运动会上的表演者和观众有很多年轻人,这样的表演对于传承和推广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刘守红说,他们队伍的成员来自于各行各业,有工人、农民、剧院演员,还有部分专业运动员,大家因为对这个项目的喜爱而聚在一起,希望能够共同把这项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本届民族运动会新晋项目民族健身操,则融合了20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介绍,民族健身操的推出正是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全民健身的号召,同时以朝气蓬勃的形式将传统民族文化普及开来。
体育成吸引游客“致富树”
很多项目,如独竹漂、秋千、板鞋竞速等,在作为运动会比赛项目后广为人知,成为当地响当当的文化品牌。随着旅游市场的扩大,这些独具特色的运动项目更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树。
“在我的家乡,响箭运动非常流行,因为这项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特别强,我的农家乐吸引了大量客人,年收入能够达到30万元。”来自西藏贡布南依沟琼林村的珞巴族小伙儿林东告诉记者。林东是本届西藏代表团表演项目《响箭》的运动员。响箭,是藏族的一种传统射箭运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当举办响箭比赛时,同村的男女老少会身穿节日服装,备好各种佳肴和青稞美酒,来到比赛现场观看,并组成歌舞队,为自己的箭手歌舞助兴。
发源于贵州赤水河流域的独竹漂,原是当地百姓的渡河方式。在上届民族运动会上成为竞赛项目后,独竹漂的名气更大了,本届民族运动会上,很多年轻人看后都想学学一试身手。据介绍,在遵义,独竹漂艺术表演已成为独特的文化指纹,也已经成为吸引中外游客前去旅游的重要原因,是当地许多农民的致富手段之一。
作为东道主,鄂尔多斯土生土长的表演团队双骏马术俱乐部在本届运动会上的马术表演惊艳全场,夺得表演项目一等奖。通过和他的发起人、“80后”蒙族小伙儿乌宁嘎日迪聊天,记者了解到,比起民运会成绩,他在带动当地牧民致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成绩更惊艳。原是一名马头琴演员的乌宁嘎日迪说,因为家族世代喜欢马,也为了传承蒙古族马背文化,2009年他和成吉思汗陵管委会合作,带头组建了双骏马术俱乐部。如今,俱乐部已多次参加省内外大型活动、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表演3000余场、接待人数高达几十万人次。
“俱乐部演员基本来自经济困难的牧民家庭,除了包吃住以外,每人年收入约4万元,是一项非常不错的收入。”乌宁嘎日迪说,他们的表演还走出国门,在泰国常年驻演,而那里的演员年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