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给农机一个安稳的“家” 缺钱缺地难题仍待破解

网友投稿  2015-08-21  互联网

 

  人均耕地全国最少的福建,有农机专业合作社约500家,合作社人员1.4万人,年作业服务面积265万亩,服务农户数达210万户。近几年,农机合作社迅速发展,已拥有农机具2.5万台(套),服务规模不断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数量占全省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人数的约七成,年经营收入达5亿元。

  “近年来,全省农机合作社的家底越来越厚实,机库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省农业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调研员杨斌说。为了提高农机入库率,延长农机使用寿命,节省财政资金,2012年起,福建开始推进农机库棚建设,有效缓解了“机具停放难、农机维修难”的突出问题。

  “无家”农机破损率居高不下

  敢闯会拼的陆宜钱是福建沙县宜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受农机补贴政策激励,合作社陆续购买了40多台(套)农机,以水稻为主,服务着周边一万多亩水田。正当他想着“大干一场”时,一个难题却让他越来越纠结:“这些价值200多万元的机具,应该放在哪儿才好呢?”

  “实在没办法了,只得找块临时性空地,盖上油布,一季度换一次;有的干脆就露天堆放着。”看着“无家可归”的机具风吹日晒雨淋,折旧率、破损率居高不下,陆宜钱心里愈发着急:“那可都是社员的‘心肝宝贝’啊。”

  “老陆的纠结不是个别现象。”杨斌说,近几年合作社购机热情较高,购买几台、几十台、甚至大几百台(套)的越来越多,因为入库率低,成批成批的农机具“早年夭折”、“英年早逝”,使用寿命远远低于正常值。

  “从某种角度来看,加快机库建设,福建比其它省份显得更为迫切。”杨斌认为,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丘陵山地多,台风暴雨频发,每当台风、暴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农户搭建的简易机库棚塌毁,农机受损等并非个案,而对那些露天存放的农机而言,“受伤率”更是居高不下。

  补贴激发“建房”热情

  伤的是机具,痛的是社员。为解决合作社“机具停放难”,提升合作社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2012年起,福建开始尝试对合作社机库建设予以补助,当年共24家农机合作社获得财政补助,每家约8万元,总计192万元。

  机库建设项目得到了合作社的积极响应,积累了初步经验后,2014年,福建省农业厅和财政厅按照“强扶持打基础、抓规范促发展”的思路,用足省委、省政府“扶持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政策,正式印发通知,加强农机机库建设,通过“先建后补”的方式,鼓励合作社建造农机库棚。

  项目建设要求库棚使用钢或混凝土结构,配齐机库、维修间、配件库、粮食烘干房等基本设施。将机库按面积分成三类,800平方米以上为一类,500~800平方米为二类,300~500平方米为三类,财政分别给予25万元、20万元、15万元补贴。经过逐级申报、层层筛选、严格审核,又有9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获得了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共2060万元。

  “政府25万元补助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及时雨,让我们的农机有了自己的家。”陆宜钱说。在机库建设政策的推动下,宜钰合作社以年租金8000元的价格,从村里租了约6亩地,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机库。40多台(套)农机放进风不吹、日不晒、雨不淋的机库后,合作社组织社员对机具加大维修,加强保养,将大大提高农机的使用寿命。

  缺钱缺地难题仍待破解

  “一缺资金,二缺地,客观地说,机库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虽然福建的农机合作社机库建设在全国做得很有特色,谈起感受,省农业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副调研员兰亨庭却有着自己的判断。

  许多合作社规模小,底子薄,资金紧张,凭自身力量,无力在机库建设上加大投入。晋江现时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有20多台(套)农机,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中小型合作社,在财政资金的补助下,去年下狠心花了几十万元建起了混凝土结构的标准机库棚。理事长林和杰对记者说:“虽然每年都挣钱,效益不错,但挣的钱都投入到购买新机具中去了,如果没有资金补助,很难有钱去盖机库棚。”

  “千难万难还是找地难。”在浦城县奔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子旺看来,机库建设最难的就是用地难解决。说起找地,他一肚子苦水,“县市领导都关心过,但最终也没能很好地解决。”走投无路的他最后通过租用的方式租到了一块5亩多的山坡地,租期70年,首期建起了1200平方米机库。

  “机库是建起来了,但也是只是阶段性的,从长远来看,面积还远远不够。”王子旺的新苦恼,也是陆宜钱、林和杰等合作社带头人的新焦虑,“等有了钱,有了地,马上就得扩建库棚,靠合作社自身力量,困难还很多,我们希望政府能继续给予支持。” (本报记者 蔡茂楷)

  浙江为配套设施用地唱好“松箍咒”,新型经营主体表示——

  终于敢放胆投资扩规模了

  几个月前,省里一项政策的出台,让浙江江山市瑞丰家庭农场的场主缪昌盛喜上眉梢。按照该政策,他可获得最多7亩的配套设施用地,这一下解决了其多年来的心头之患。没多久,缪昌盛就专门跑到市农业局递交申请书。

  4年前,缪昌盛辞去税务事务所的工作,在峡口镇王村的500亩土地上开始种粮。四年打拼下来,流转的土地已增至1300多亩。可观的效益背后,机械化帮了大忙。这几年,缪昌盛先后投入300多万元,购置了烘干机、插秧机、植保机器等一大批农机设备,还建起了一座智能育秧房。

  “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农机设备越来越多,原先正常审批的3亩多设施用房完全不够用。向市里申请土地,又批不下来。”缪昌盛说,自己早就想扩大些规模,或再添置批农机,但设施用房捉襟见肘,也只能作罢。

  如今,老缪的困局终于破解在望。根据今年3月底,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农业厅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通知》,规模化粮食生产所需的配套设施用地,首次明确被纳入设施农用地范围,无需再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该政策规定:50亩到500亩的规模化种粮户,按种植面积的0.6%获得配套设施用地,最多可获3亩,超过500亩的,则最多获7亩。这意味着,缪昌盛的设施用地面积将比之前翻一番,晾晒场、烘干设备、粮库、大型农机等,也终于有了安身之地。

  而除了种粮大户为这一政策叫好外,不少专为粮食生产提供纯农机作业服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服务公司,也成为直接受益者。因为政策中提出:在配套种粮户设施用地规模的规定内,可保障农机服务组织的粮食烘干库房和农机库棚设施用地,用地规模可按实际农机具数量合理确定。

  “只有设施用地这个发展紧箍咒解决了,加大农业投资才有了定心丸。”尽管用地指标还未下达,缪昌盛仍喜出望外,他正盘算着,今后再适当添置些农机,并扩大智能育秧房。 (本报记者 朱海洋)

  配套设施用地可向工业园区闲置地挖潜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多地遭遇连续降雨,给不少地方夏粮收晒制造了不小的麻烦。按理说此时烘干机械应该派上大用场,但笔者日前在江苏等地走访时发现,不少新型经营主体反映农机购置补贴让他们买得起农机却没场地安置,粮食烘干设施以及粮食、农资、农机具存放场所的用地难题亟待解决。

  南通市通州区的天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附近几个镇的近6000亩粮食提供全程服务,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更是超过13800多亩。由于合作社农业机械种类多、数量大,特别是原有两台烘干机械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去年,合作社理事长孙洪箭准备利用南通市补贴建设粮食烘干中心的好政策多上4台烘干机械,可找到合适的配套设施用地却成了难题。

  老孙的烘干中心前后一共经过了7个多月的土地报批。“多亏了127号文”,老孙说,当地政府最终将附近一个工业园区原本是垃圾填埋场、后来规划为绿化用地的闲置地批给了合作社。现在,天泰合作社1440平方米的烘干中心已经建成投入使用,还有4230平方米的地等待建设农机库房、临时储粮库等设施。

  老孙口中的“127号文”正是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于2014年9月底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支持解决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须的配套设施用地问题,规定南方种植面积500亩、北方1000亩以内的,配套设施用地控制在3亩以内;超过上述种植面积规模的,配套设施用地可适当扩大,但最多不得超过10亩。

  虽然允许配套建设的政策有了,可设施建设用地从哪儿来?笔者认为,南通市通州区这种向工业园区的闲置用地挖潜的做法值得鼓励。

  长期以来,“工业园区用地激增,圈而不建浪费严重”等新闻常见于媒体报道,工业园区“挥霍”土地现象并非个例,其粗放低效的土地利用形势较为严峻,多地存在“多圈少建、圈而慢建、圈而不建”等现象。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等明文规定,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连续两年未使用的应无偿收回。在当前转方式、调结构的背景下,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应当对全国各地的各类工业园区进行一次高质量的“体检”,将那些低效利用的工业园区土地进行有效整合与盘活,清理出可利用土地。如此,不仅农业配套设施建设用地有了着落,不必要占用良田熟土,也能够复耕出不少珍贵土地。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8-21/6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