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品质错季卖展链条
——探寻山西省吉县苹果品牌的产业之路
( 2015年08月15日 05 版) 本报记者马玉
7月初,山西吉县收获了一个好消息:吉县苹果上榜“2015中国十大苹果品牌”和“中国果业百强品牌”。加之之前的荣誉,这一小小的吉县苹果已经载誉20多个奖项。
得知这一消息后,吉县中垛乡南坪村的果农梁永忠第一时间电话告知了他的苹果客商。“又多了两块金子招牌,这还有啥不好卖的!”
收获荣誉与喜悦的背后,吉县用四个80%讲述着自己的实践与努力:苹果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1%、苹果专业村占总行政村的82.3%、果农占农民的82.1%、果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88.4%。一棵棵果树、一个个苹果,吉县是如何将这些打造成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呢?
借势旅游资源保证品牌品质
站在吉县的南垣上望去,一亩亩的果园布列在垣上垣下。柏山寺乡西石泉村果农冯大发的100亩果园就坐落其中。
“90年代初的时候,县里提出‘人均1亩果园、2亩旱涝保收田’的号召,我种了1亩地的苹果。之后随着县里对这个产业的重视,就陆陆续续承包了100亩。”冯大发向记者介绍。
1994年是吉县苹果产业的一道分水岭。综合考量自然优势后,吉县政府提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县、乡、村三级把苹果作为主导产业、富民产业来推动。目前,全县总面积达到30万亩,年产16万吨苹果。
“规模上去了,有了供应市场的能力,如何让吉县苹果在市场上叫响走俏,还是市场说了算,苹果的品质和品牌是关键。”吉县副县长白占奎说。
为提升苹果品质,吉县果业中心和果业科技研究所应运而设。前者在在苹果生产、加工、贮藏、流通及信息服务上为全县果农提供服务引导,后者负责果业新成果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研发,开展果树良种资源保护、新品种的自繁自育、优选、改良。
保证了苹果的品质,吉县为苹果赋名,打出了“壶口苹果”这一品牌,借着壶口瀑布旅游的资源优势,吉县苹果开始走俏市场。
季产年销与市场无缝对接
苹果规模上去了,意味着进入市场的数量增多。作为季节性生产的苹果不免遭遇成熟后集中上市所引发的低价格惜售、滞销等问题,吉县试图以改变销售方式来增加市场的竞争砝码,解决这一难题。
按季节分品种来种植是吉县果业科技研究所给苹果销售开出的一张药方,“让吉县果农放心的把苹果作为主要产业还得益于季产年销的经营方式,保证了大量苹果一年四季不间断向市场供应。”果业中心主任丁春耕说。
冯大发的果园里,占苹果产量20%的像红星、嘎啦属于早熟苹果,7、8月份即可供应市场。占到产量80%的红富士苹果,属于中晚熟品种,每年10月份陆续成熟采摘,其中一部分经过分级包装以后,以鲜果形式运到全国各大市场销售。
配合错季销售的经营模式,吉县布局建设了20多座冷藏库,冷藏储存能力达到15万吨,为果农解决了苹果储存的后顾之忧。保证了当地苹果可以从当年的10月份贮藏到来年的7月份,实现季产年销,与市场无缝对接。
看着果农将苹果入库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久前,吉县引进了山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西澳坤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起先进的苹果冷藏气调库,提升冷藏技术,延长苹果保鲜时间。
产业链延伸激活县域经济
从2013年开始,吉县提出有机苹果的生产种植,推进当地苹果产业升级。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3万亩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同时,按照“蓄-沼-果”生态模式,启动苹果有机转换生产试点工作,实施有机干鲜果畜禽循环产业开发,成功发展了有机转换果园2.5万亩。
产业兴带动农业兴,农民致富也有了劲头。顶吉食品、达明一派等一批苹果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吉县落户,围绕苹果产业,果汁饮料、干鲜果、美容产品、包装果袋等加工型产品走向市场。去年,吉县苹果加工转化能力达5万吨。
苹果产业链条延伸的同时吸引10万余人从业劳动,仅劳务费用超过1亿元,其他运输、食宿、信息中介等创收也在亿元以上。目前,吉县年产优质苹果16万吨,产值8亿元,果农人均果品收入6000元,围绕苹果产、贮、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
如今,在吉县,“八万人谋一果,七十二行受益多”。阵阵果香飘进了千家万户,也沁入了吉县农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