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方能擦干所有悲伤的“泪”
( 2015年08月12日 03 版) 朱波
“爸爸四年前死了……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我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我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近日,四川大凉山小学生木苦依五木一篇不足四百字的作文《泪》,传遍网络。字里行间流露的悲伤与无奈,令人唏嘘,让人动容,也再次唤起了公众对于贫困问题的关注。
据悉,凉山州在2300元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从2010年底的107.67万减少到2014年末的50.6万,这意味着,4年来,凉山贫困人口减少近半,逾57万人摘掉了“贫困帽”。然而,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当下,“最悲伤作文”依然揭示出了扶贫工作对个别个体救济的乏力,值得警醒。
一个时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仅出台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阶段性)纲要”,还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变“输血”为“造血”,尽快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迷宫。
这些年来,各地在扶贫开发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很多贫困人群实现了脱贫致富。但仍有少数低质低效的扶贫工作着实令人咋舌:扶贫人口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干部“毛估估”,扶贫资金轻洒“杨柳水”,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舍不得脱“贫困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金;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上反映出来的还是干部群众观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实事办得“实不实”,关键看精准扶贫“准不准”。各地不妨采取“拉网式”全面摸底排查分析,夯实扶贫基数,挤干扶贫水分,尤其针对那些无劳动能力、主观脱贫意识不强和原帮扶政策未覆盖的三类重点人群,进行政策再聚焦、服务“吃小灶”,力戒“大呼隆”、大跃进式的扶贫,同时,将单一向多元转变、扶贫资金使用由“大水漫灌”向“滴灌”转变,真正产生“扶一户富一户、扶一庄富一村、扶一乡富一县”的“蝴蝶效应”。
“最悲伤作文”最大警示在于,怎样把习近平总书记“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落到实处,尽快擦去大凉山乃至全国贫困地区的“悲伤泪”、摘去大凉山乃至全国贫困地区的落后帽子。“最悲伤作文”需要精准扶贫,带着感情“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唯有如此,才能擦干所有木苦依五木一样的贫苦孩子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