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一诺三十年
( 2015年08月10日 01 版) 本报记者白锋哲张振中乐明凯
“老贾,上次和您说的养兔子项目要不要得吗?”
“大哥,我这次来,把银行家和企业家都请过来了,就是要论证这件事可不可行。”
6月9日,湖南省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施成富口中的“老贾”,是农业部武陵山片区湘西恩施扶贫联络工作组组长贾广东。挂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副州长一年半来,他已是第12次进村。这次来的主题是,实地论证“兔蛇联养”产业扶贫模式在十八洞村是否实用靠谱。
如此较真地考证一个项目,正是贯彻中央精神的一个落点。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时强调“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农业部挂职干部将总书记的要求牢牢记在了心里、落实到了行动中。
真挂实下、真抓实干、真锤实炼,从1986年到2015年,农业部先后派出106名挂职干部到湘西州帮扶扶贫开发工作。“农民不脱贫,帮扶不脱钩”,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的这句庄严承诺道出了对武陵山片区贫困农民的真情实感。
一诺三十年!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挂职干部谋事、创业、做人处处求实,用实干践行着扶贫誓言。
真挂实下,以绿色发展为目标,真干实干,将扶贫帮困事业干到底
“2014年1月,贾广东和韩福军、唐治韶三名挂职干部来到湘西,围绕州委、州政府的思路,很快接过农业部扶贫工作组的接力棒,一张蓝图干到底。”中央候补委员、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认为挂职干部谋事扎实、富有实效。
谋事要实,对湘西来说,就要立足资源禀赋将农业产业做实,擦亮特色农业这张绿色名片。刚到湘西,在湘西州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贾广东就连用“四个落实”提出了他的谋事观。经过调研,扶贫工作组认为,要因地制宜发展茶叶产业,做强湘西黑猪产业。
湘西州副州长何益群介绍,茶叶是湘西州的传统绿色产业,也是农业部重点扶持发展的支柱产业,1986年农业部定向帮扶湘西州前全州只有3万亩,如今已发展到近30万亩。
但由于茶叶种类单一,市场竞争加剧,茶叶的品质和品牌堪忧。为此,贾广东深入茶叶之乡古丈县调研,扶持古丈茶叶进行品改。为提升品质,古丈县春秋茶叶专业合作社将茶树种到了离县城近百公里的高望山上,让茶树生长在“森山密林之中、悬崖峭壁之上”,致力于生产绿茶、青茶、红茶三款有机茶;为给茶农鼓劲,激发合作社种有机茶,扶贫工作组争取中央财政投资300万元发展“茶叶绿色防控千亩示范项目”;为营造最佳生态环境,合作社请当地贫困农民管护茶园,在茶园周边农田禁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公司以3倍价格收购他们的农副产品。这些举措既调动了村民管护生态的积极性,又保障了村民收入倍增,茶叶种植的核心基地岩坳村如今已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湘西老百姓实打实,我们挂职干部更要付出一腔实实在在的情,做些实实在在的事。”第九批扶贫工作组干部、时任湘西州政府副秘书长吴晗认为,做实事就是要带领老百姓做会干能干的事。湘西农民历来喜欢养殖黑猪,农业部因势利导,从2006年起批准“湘西黑猪原种场建设项目”,将其从传统农业项目发展成为有市场潜力的富民产业。
2013年,吴晗牵头组织调研,向州委提交调研报告,认为“湘西黑猪是挂在武陵山区的一颗黑珍珠”,并积极促成北京资源亿家集团与湘西州合作发展湘西黑猪产业。2013年底饲料厂建立,吴晗等挂职干部才结束挂职放心回京。
帮扶湘西黑猪产业的重任落到了第十批挂职干部身上。贾广东认为,既要适度规模发展黑猪,又要严控养殖污染保护生态。通过积极沟通衔接,促使北京资源亿家集团坚定了“236”湘西黑猪代养模式的构建,即贫困农户家庭夫妻2人,年养殖300头湘西黑猪,年纯收入达6万元以上。
真抓实干,以创新型创业为动力,助推“定制、定养、定贷”扶贫新模式
“湘西贫困人口多、土地少、生态好,湘西的实情决定要走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之路,只有这样农业才会有增值空间,贫困农民才有增收潜力。”湘西州委副书记刘晓明认为,农业部挂职干部带来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新观念、新尝试。
湘西州目前还有73万人未脱贫,如何让他们如期脱贫致富奔小康?在贾广东看来,扶贫不能走单一“给业”的旧路子,而要走“创业”的新路子,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创新新模式、发展新业态,才能更好地示范带动农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保靖黄金茶是湘西的品牌农业产业,但由于地少产量低,靠传统的销售模式附加值低、农民收益不高。因此,贾广东积极引进中房联合集团、吉品控股集团,成立了“保靖百泰黄金茶公司”,打造白云山黄金茶万亩示范基地。
2014年11月26日,一场特殊的“茶树定植”活动在白云山茶叶基地举行。在贾广东的牵线下,来自北京、上海等地企业老板和社会名流私人定制茶树500亩。这些客户交纳每亩2万元的“专享定制费”,就可以获得20斤高山有机绿红茶,并且还提供两人赴湘西3天旅游的吃住行服务。通过带动,许多农民以茶为核心,从事生态农业和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创业,增收50%以上,今年2000亩茶园大部分已被私人定制。
相对于茶叶等种植业,湘西黄牛等特色养殖业也是湘西的农业支柱产业。如何解决农民贷款难、自养风险大的难题,贾广东带领挂职干部到德农牧业多次调研,现成了“以德农牧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适度规模家庭牧场”的思路,即德农牧业为农民担保贷款50万元用作牛舍等养殖建设,并为农民提供30头母牛和养殖技术、统一销售等全程服务,农户只需根据公司订单进行“定养”,农民可以获得5000元一头牛的养殖收入。
拥有种植、养殖等6个分会的吉首市农民合作社联合会(以下简称农联会)刚成立就“撞”上了贷款难这个难题。一直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贾广东,积极推进“互惠贷”及“信用贷款”创新项目在湘西自治州落地,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存入邮储银行作为担保金,按照1∶10的放大比例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资金支持。这样的因需定贷项目给农联会带来了福音,农联会为288家合作社的申请贷款作担保,目前全州1575家合作社带动农户创业就业30多万人。
真锤实炼,以奔跑的干劲,一心一意为农民“跑腿”、为农村经济跑销路、为农业跑品牌
早上8时30分,与市委领导一起商定工作安排;上午10时30分,赶到吉首“边城醋业”了解产品销售情况;来不及午休,中午又急赴花垣县十八洞村召开项目论证会;下午4时,贾广东的身影又出现在永顺县兔产品深加工厂里,和挂职永顺县副县长的唐治韶一起实地解决引进企业的发展需求;晚上8时许,为了第二天一早赶赴省里汇报,就在企业的办公室里,他连夜修改汇报材料……
这是贾广东6月8日一天的工作行程,在挂职一年半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全州大部分乡镇,这样的行程成为常态。
“他总觉得两年挂职的时间太短,因此特别珍惜在湘西的每一天;他很少回北京,大部分时间都在县乡、农村跑。”在叶红专看来,贾广东正是“跑”到了百姓的身边,扶贫联络才成为蹲点帮扶;工作上正是与时间赛跑,协管起到了分管的作用。
在贾广东的带动下,3名挂职干部以“实”的作风,以“跑”的干劲,为农民“跑腿”、为农村经济跑销路、为农业跑品牌。
“唐县长跑到我们这穷乡僻壤来,我们最欢喜!”永顺县长官镇马石村村民曾又平对这位“不速之客”印象很深。2014年4月,唐治韶到长官镇调研时,听说还有一个村不通公路,便执意前往马石村,坐船1个小时,走山路两个多小时,终于跋涉到了马石村,当晚便借宿曾又平家。
马石村海拔800多米,山地多草场多。唐治韶因地制宜出实招:海拔高的地方养殖山羊和黄牛;海拔较低的地方种植猕猴桃;交通不便,便与交通部门反复衔接,助推州、县政府于今年5月动工修建了跨河大桥。靠着这样实干的作风,一年多来,他跑遍了全县17个不通公路的乡村。
古丈县默戎镇毛坪村虽然交通便捷,但茶叶等农产品销路不畅。为了解决茶叶销售渠道单一的难题,2014年4月,贾广东和挂职州农业局副局长的韩福军趁农业部举办定点扶贫地区干部培训班的契机,让该村牛角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龙献文“挤”进了培训班“触电”电商营销。而后,又带着龙献文到北京茶叶一条街推销茶叶,让茶叶成功在此代销。两个月后,合作社成功与天猫网签约,开通网店,专营“黛勾黛丫”品牌茶叶,如今600多农户加盟合作社。
“要想产品卖得畅,还得品牌过得硬、叫得响。”与其他挂职干部协管工作不同,韩福军分管“绿色食品”和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刚上任,便面对着“绿色食品”100分占6分绩效考核的压力,在压力的背后,更潜藏着对湘西农业品牌能否做大叫响的担忧。
湘西不少农业企业品牌意识不强,韩福军决定率先扶持有品牌意识、有社会责任、有带动能力的企业创建“三品一标”。永顺县鸿丰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猕猴桃切开后像一把扇子,故取名为“御扇果王”。好的名称、优的质量,可就是没去认证“绿色食品”。在“土样、水样、产品样”检测达标后,在韩福军的努力下,在2014年采摘销售前一个月终于拿到了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御扇果王”由原来每公斤4元提升到12元。更重要的是,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许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高了认证意识和质量意识,让湘西品牌农产品走俏全国。
“一回湘西人,一世湘西情!”贾广东说,对他们这一批扶贫工作组而言,这两年,是真情付出、收获饱满的难忘时光;对接棒帮扶湘西州发展的农业部挂职干部群体来说,这30年,是情牵贫困农民、助推湘西巨变的精彩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