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未来会有更多人吃螃蟹

零零社区网友  2015-08-10  互联网

从科研院所跳槽到企业

未来会有更多人吃螃蟹

( 2015年08月10日  05 版)

    本报记者王澎

    随着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种业科研主体地位日趋明确,鼓励科研人员向企业流动的政策相继出台。但是,敢于从科研院所迈出这一步走向种子企业的科研人员却少之又少。原本“旱涝保收”的编制待遇、企业的经营风险、传统科研体系和商业化育种体系的格格不入等等诸多因素都在无形之中给科研人员向企业流造成了层层阻碍。从科研单位跳槽到种企,这虽然不是天方夜谭,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敢“吃”的“螃蟹”。

    原本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植保所担任所长工作的刘辉就是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曾获农业部、黑龙江省、黑龙江农垦总局多项科技进步奖的他,却辞去了科研所的职务,在2013年3月来到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任职工作。

    “国家对于种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科研人员搭建了一个宽广的舞台,我希望能为民族种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刘辉谈到选择垦丰种业的原因时说,“在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垦丰种业的影响力都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和简单和谐的企业文化深深吸引了我。”加入垦丰种业两年多的时间,刘辉先后担任了研发中心的副主任和主任,作为企业的科研管理人员,主要工作就是构建并完善垦丰种业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以及进行日常研发管理和对外交流等。

    随着国外种企的不断冲击、市场需求的转变,育种研发能力已经成为种企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两年来,垦丰种业表现出对于研发的极大重视及渴望。没有品种哪来市场?没有科研哪来品种?刘辉说:“垦丰种业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近年来大力构建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已见雏形,年研发投入已经过亿元,研发基地、实验设施、仪器设备等都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垦丰种业对于科研的重视之外,还得益于国家各部委、省政府、农垦总局、中国种子协会等在资金、政策、项目、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支持。”

    在企业与科研单位同样在进行研发工作,两者却大不相同。企业的科研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开展的,目的是不断开发完善有市场价值的新产品,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科研单位是以公益性、基础性研究为主。当问及两者不同之处时,刘辉答道:“企业的优势是科研人员待遇高、研发项目可持续性强,但工作稳定性不如科研院所。科研院所的最大优势是有事业编制,收入比企业稳定,但事业单位往往由于项目主持人的变化导致研究中断,可持续性弱。”

    研发目标、研究方向、科研体系都不同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二者都有着对方无法比拟的优势,也存在着不容小觑的劣势。如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科企合作成为必然。“投资主体也大不相同,企业主要是自己投资,而科研单位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刘辉说,“企业的难点是人才短缺,而事业单位的难点是如何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以及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

    充分认识到企业需求的刘辉,带着自己对与科研院所的了解和科技研发的理解来到了垦丰种业。近日垦丰种业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让刘辉这个“过来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除了像我一样辞职后到企业去,还可以到企业兼职兼薪,这样一来,科研成果可以迅速转化,科研人员的价值和收入会同时增加,而企业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作为垦丰种业科研主管的刘辉说,“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像我一样‘吃螃蟹的人’。”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8-10/69232.html